孙 海
春夏之交,气温变化较大,老年人适应能力较弱,容易生病或复发旧疾。因此,老年人平时保健需注意季节更迭,选择适宜的方式,以提高机体免疫力,延年益寿。
病例
有位患者一到夏季就皮肤瘙痒、全身起泡、流水,连衣服都无法穿。医生诊断为过敏性湿疹,过敏原就是患者使用的浴液。夏天洗澡次数增多,浴液刺激皮肤程度加重,使他浑身起水泡。
解读
许多疾病的发生与季节变化有关联,也就是说,在某个季节中某类疾病是多发的。夏季除了皮肤病以外,还常见肠胃方面的疾病,如便秘腹泻、消化不良等。
专家提醒
方和谦(北京市朝阳医院主任医师):夏季时,天暑地蒸,气温升高。从汗液的角度来说,人体容易丢失大量的水分,因此在夏季,人们往往汗出多虚,同时人体又需要大量水分,这就造成了胃肠负担过重。所以,夏季治病要照顾脾胃、元气和人的能量。古人说:“春伤于风,夏伤于泻”,意思是说疾病有一个潜伏的过程,当时可能不发病,但疾病会随着季节的转变而出现。
病例
一位老人平时身体非常健康,但一到季节转换的时候,就要闹场小病。比如在春夏交替的时候要感冒几天,秋冬换季时要拉几次肚子。虽然不甚严重,却也影响生活质量。
解读
立春前后,生物激素变化旺盛,血液循环加速,易于上火,过敏性疾病也增多。秋季早晚温差大,易引发鼻炎及哮喘。冬至到小寒、大寒是最寒冷的季节,心脏病和高血压病患者可加重病情。
专家提醒
方和谦(北京市朝阳医院主任医师):任何事物都会有突然的变化,身体强壮的人可能成为急诊疾病患者,体质虚弱的人若重视保健预防,也可健康长寿。老年人可在春夏气温合适时,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如习练太极拳等。动作柔和、舒展的太极拳对神经衰弱、心脏病、高血压、肺结核、气管炎等多种慢性病都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编者按]
太极拳要求“气沉丹田”,有意地运用腹式呼吸,加大呼吸深度,因而有利于改善呼吸机能和血液循环。长期坚持习练太极拳可使大脑功能得到恢复和改善,有助于延年益寿。下面介绍几项太极拳习练要诀及姿势要求。
太极拳习练要诀
静心用意,呼吸自然,即练拳要求思想安静集中,专心引导动作,呼吸平稳,深匀自然,不可勉强憋气;
中正安舒,柔和缓慢,即身体保持舒松自然,不偏不倚,动作如行云流水,轻柔匀缓;
动作弧形,圆活完整,即动作要呈弧形式螺旋形,转换圆活不滞,同时以腰作轴,上下相随,周身组成一个整体;
连贯协调,虚实分明,即动作要连绵不断,衔接和顺,处处分清虚实,重心保持稳定;
轻灵沉着,刚柔相济,即每一动作都要轻灵沉着,不浮不僵,外柔内刚,发劲要完整,富有弹性,不可使用拙力。
太极拳姿势要求
头——不可歪斜摇摆,眼自然平视,嘴轻闭,舌抵上颚;颈一自然竖直,转动灵活,不可紧张;
肩——平正松沉,不可上耸、前扣或后张;
肘——自然弯曲沉坠,防止僵直或上扬;
腕——下沉“塌腕”,劲力贯注,不可松软;
胸——舒松微含,不可外挺或故意内缩;
背——舒展伸拔,不可弓驼,称为“拔背”;
腰——向下松沉,旋转灵活,不可前弓或后挺;
脊——中正竖直,保持身型端正自然;
臀——向内微敛,不可外突,称为“敛臀”;
胯——松正含缩,使劲力贯注下肢,不可歪扭、前挺;
腿——弯曲合度,移动平稳,膝部松活自然,脚掌虚实分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