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迷手工针织的六旬汉

2009-07-24 08:51王侨蜀
老同志之友 2009年11期
关键词:毛线毛衣针织

王侨蜀

飞针走线、编织毛衣一类的手工活一般都属于女人的“专利”,而在成都龙泉区洛带镇八角井街却有一位老大爷,痴迷手工针织毛线已有40余年历史。

67岁的曾克堂,平日里他几乎是线不离手,毛线编织已经成为他晚年生活的最大乐趣。目前,他正潜心研究“多元针织法”,最拿手的是针织立体图案和汉字。

笔者经过多方找寻,终于走进了曾克堂刚租的新家,只见沙发上、床上到处堆着花花绿绿的毛线球和一把把的棒针。满头白发的他坐在洒满阳光的院子里织着毛衣,两手灵巧地上下穿梭,非常娴熟自如……“这个是平针,这个是绞绞针。”曾克堂笑眯眯地从屋里拿出几件自己针织的背包、坎肩,如数家珍,“它们都是我精心创作的艺术品。”这些作品上“清一色”的立体图案,凹凸有致,色彩艳丽。“你看我穿的这件开衫,上面还有文字呢。”他指着身上一件白底蓝色花纹的衣服,只见左右襟上分别织着“江山多娇,风华正茂”八个笔力遒劲大字。可别小看这几个字,曾克堂说每织成一个字就要花五天时间。

44年前,他与毛线针织结缘,至今创作了多少针织服装,曾克堂都数不清了,大部分都送给了亲朋好友。现在,他自己全身上下的帽子、毛衣、手套、袜子,都是自己一针一线织出来的。

邻居们最初看到曾克堂在屋里织毛衣,都觉得很惊奇,但时间一长,他们对曾克堂痴迷手工针织习以为常了。曾克堂痴迷针织的程度非同一般,常常是“废寝忘食”,最高纪录是曾经两天足不出户,待在狭窄的出租屋内为解决创作难题—针织汉字而费神费力。简单的“一撇一捺”都要构思很久,因为毛衣毕竟不是白纸,可以轻易涂抹。“他真是比我们女人还心灵手巧。”附近茶馆老板娘说,曾大爷经常在茶馆里,泡一碗盖碗茶,一坐就是一下午,全神贯注地打毛线。为此,茶馆还专门给他留了固定位置。

曾克堂的故事引起了不少市民的关注,也有人想拜他为师学艺。他希望自己的手工针织技艺能得到有关方面的支持和重视,使其能为人们的生活增添色彩和乐趣。

猜你喜欢
毛线毛衣针织
毛线绕呀绕
可以听到你心跳的“毛衣”
优雅针织柔情秋意
你懂毛线的快乐
不要,不要穿这件毛衣
毛线大改造
会隐身的针织迷彩
针织与纱线
纱线与针织
第一件毛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