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德国特约记者 青 木 本报记者 李洁斯
对“中国间谍”的炒作越来越没谱了。德国一名反间谍专家日前竟公开宣称,中国雇佣了上百万间谍,并毫无根据地指责中国使用互联网等手段从德国政府和企业窃取商业与技术机密,每年给德国造成几百亿欧元的损失。“这种夸张的说法不仅让中国人听得害怕,连西方人恐怕也不敢相信。”一名分析人士这样对《环球时报》记者说。
据德国《世界报》等媒体报道,德国巴登-符腾堡州宪法保卫局反间谍专家瓦尔特·奥费曼21日表示,中国正在采取一系列改良的间谍手段以及传统的刺探和电话窃听等方式,窃取德国的产业机密。奥费曼甚至称,中国雇佣了100万情报人员,有能力对德国的整个基础设施造成破坏,比如德国的电力网。他警告说:“这不仅对德国造成威胁,还给全世界的基础设施带来危险。”奥费曼还表示,俄罗斯也是利用网络间谍等窃取德国重要技术的主要国家之一,但相比于中国的上百万情报人员,俄罗斯只有“几十万”。
至于中国对德国进行所谓间谍活动的原因,奥费曼说:“中国希望在2020年前成为世界领先的经济强国,为达到这个目的,他们需要快速传递大量高科技信息,那些科技可以在发达工业国家得到,只要你能进去捞一把。”他称,德国的汽车制造、可再生能源、机械、军火等行业都受到很大冲击,德国公司每年因为产业间谍活动损失约500亿欧元和3万个工作岗位。
奥费曼称,来自中国的网络间谍活动增加最为明显,比如针对几千家公司的定期“大量木马邮件攻击”,但传统间谍手段依然盛行,如电话窃听、偷窃笔记本电脑、派间谍渗入德国公司等。他还煞有介事地说:“我不能具体点名,但我们已经处理了好几起在德国工作的中国公民窃取德国公司重要信息的案件。”他还说,尽管问题“十分严峻”,但人们却不大讨论这些,“因为公司不愿承认自己的弱点、失去顾客,也不愿破坏自己在中国的商机,因此我们只看到冰山一角”。
对于奥费曼的说法,一些在德华人认为纯属信口开河。德中经济联合会巴符州地区工作小组主任李航23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平时在与德国企业交流中,他从来没听到过有什么“中国间谍”的事情。其实,获得一些竞争对手的资料,在西方国家之间是司空见惯的。中国民间可能确实有一些违反知识产权的事情,但这被德国媒体和专家无限夸大了。德国媒体和专家阐述此类事情时都有政治倾向,因为他们把中国视做竞争对手。如果中国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比如远远超越欧洲,那就不会再有这样的炒作了。
事实上,以德国、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近年频频炮制各种有关“中国间谍”的消息。2007年,德国《明镜》周刊曾侮辱在德华人是“黄色间谍”,结果引起华人众怒,将它告上法庭。然而《明镜》周刊依然不知悔改,本月早些时候又爆料称,有20到50名中国间谍在德国秘密活动。本月18日,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引用所谓专家的话称,“在美国有3500人为中国充当间谍,他们的唯一任务就是为中国窃取机密”。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所所长冯仲平23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西方对于中国间谍案的炒作越来越离谱,实质上是为了迎合西方部分民众的“中国威胁论”心理。近年来,由于中国迅速崛起,西方社会尤其是欧洲国家非常担心被中国超越。一些所谓的专家为迎合这种心理,千方百计“妖魔化”中国。那名德国专家所谓的“中国为了在2020年成为世界领先的经济强国频频发动间谍活动”等言论,实际上也是利用民众心理,给中国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抹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