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新政教育改革与中国教育近代化

2009-07-24 01:47
考试周刊 2009年23期

张 舫

摘 要: 1901年清政府推行新政教育改革是清政府以国家法令的形式在全国自上而下地推行,并首次得到实施的学校教育制度改革。至此,中国教育在形式与内容上的近代形态得以确立。

关键词: 清末新政教育改革 癸卯学制 近代教育

晚清中国社会转型,就中国变化发展的实际来看其主要原因来自于外来因素的催化。在社会变异和转型过程中,最深刻影响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的变动,应数国际政治地位的改变,新社会阶层的出现,经济领域新质的产生,以及社会风俗、思想观念的变化等。所有这些都从不同层面、不同领域不同程度地向教育提出了种种新的时代要求,中国教育必须相应同步地进行一种全方位的改革。义和团运动失败后,清政府面临着内外交困的形势,为更好地推行新政,1901年,清政府下诏实行教育改革,中国教育向近代化迈进了一大步。清末新政教育改革涉及教育改革的方方面面,如废除科举制度,建立近代学制,普及全民教育,改革教育行政机构等,勾画出了近代教育的轮廓,满足了社会各方面各层次对教育的需求。这次教育改革最终导致中国传统教育的解体,近代教育在形态上确立。

一、改造各级官学,废除科举制度,改革书院,扫除了中国在教育近代化道路上的最大障碍,加快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步伐。

官学、书院、科举取士是中国传统教育体制的核心,对它们的改造就意味着中国传统教育体制的解体。科举取士制度渊源于隋唐,作为封建教育体制最重要的部分,千余年来广泛影响了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学术,以及民风、士风、社会风俗等各个方面,特别是对我国封建教育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产生了巨大作用。这样一种对中国各个方面都造成深远影响的制度的废除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对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具有重要意义。身临其境的严复曾高瞻远瞩地指出:“此事乃吾国数千年中莫大之举动,言其重要直无异古之废封建,开阡陌。”无独有偶,时任天津北洋大学堂总教习的美国传教士丁家立亦把此举称为“一项革命性的法令”。科举制度的废除具体有如下重要意义:

1.推动了新式学堂的发展。从19世纪60年代新式学堂产生以来,科举制度的存在始终是新式学堂发展的障碍。1904年,清廷停科举之诏发布前一年,全国学堂总数为4222所;1906年,停科举之诏发布后一年,学堂总数猛增至19830所。当然,导致学堂数增加的原因有很多,但科举制度的废除无疑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2.促进了留学潮流的高涨。科举制度的废除,一方面驱使大批士子涌入学堂,另一方面成为一部分士子走出国门的动力。1901年以后以日本为指向的留学潮逐次兴起,出现了19世纪70年代以来规模最为壮观的留学热潮。1901年留日学生人数是280人左右,1902年增至500人,1903年是1300人,至1905、1906年间人数猛增至8000人。

3.加速了传统教育观念、人才观念、价值观念的转变。几千年的封建教育,国家以代圣贤立言者为人才标准,士子以夺取仕官为择业趋向。科举取士制度恰恰是将读书教育与做官二者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桥梁。现在桥断路绝,士子们在涌入学堂、负笈海外的同时,旧的观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留日学生曾在一封公开信中写道:“吾国两千年来,无普通之教育,冠儒冠者,唯以考取功名为心,所治者科举之业;主讲习者或为辞章,或为考据,能言不能行,知古不知今,于立国自强之道,修身自治之法,忽焉不讲,名为老师宿儒,其学问程度,曾外国童稚之不若。”字里行间体现了价值观的转变。

二、癸卯学制是中国近代由中央颁布,首次得到实行的全国法定学制系统,它的制定使新式学堂有了统一的教育体系,标志着中国近代意义上的学校教育制度正式建立,在近代中国教育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清末学制的订立构成了纵向初等、中等、高等三级相衔接,横向普通、师范、实业三足鼎立的整体格局和框架。从此,我国近代学校教育步入了制度化和系统化时期。学制对各级各类人才都提出了质量规格的总要求,这体现了教育的本质。人才的培养既受制于社会发展状况,又受制于教育者身心发展状况,这是教育的客观规律。学制在人才的培养上分初等、中等、高等三级,并根据不同的级别分门别类地提出不同程度、不同方面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育的规律。比如,对从小学堂到儒学院培养普通人才和研究人才的不同程度的要求,对各类实业学堂、师范学堂培养农工商实用人才和学校教员不同方面的要求。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教育体制,不正是在这种学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吗?教育的目的不是把每个人都培养成高等研究人才,而是要让各种人才各得其所,适合社会各个层次、各个行业的需要。这样的社会才是一个安定、和谐的社会,这样的教育体制才是中国所需要的现代化教育体制。

另外,学制在各个阶段特别是初等教育阶段,教育目标上确立了德智体三方面协调发展的“三育”模式;规划了义务教育(强迫教育)的目标,反映了教育普遍性和平等性的要求;设立了众多事业学堂,以适应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将分科课堂规划、班级授课制作为基本教学管理和教学组织模式等,这些都体现了近代教育的特征。

三、奖游学,培养了一大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和思想人才,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社会转型和教育近代化。

留学生的派遣对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留学生在清末废科举、兴学堂这场有重大意义的大变革中站在时代的前列,积极引进西方的教育制度、教育理论、教育学说,为中国近代教育制度的初步确立、近代教育理论的初步构建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如罗振玉、严修等;他们热情投身各级各类学校的创办,为中国近代教育体系的初步建立,特别是初等教育体系、中等教育体系、师范教育、实业教育、军事教育、法治教育体系的初步建立奠定了基础。通过上述实践活动的锻炼,广大留学生中产生了中国第一代近代教育家群体,如长期主持浙江省教育会的金亨顿,中国公学的创办者、爱国志士姚宏业,江苏教育界的骨干人物杨月如、侯鸿鉴、贾丰臻,著名教育家、明德学堂的创办者胡元锬,对近代师范教育作出重要贡献的陈宝泉,等等。总之,留学生的派遣加速了正在走向衰亡的封建教育体制的解体,以空前的规模和深度引进了近代西方教育体制、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使近代教育理论、教育学说、教育观念第二次得到了较为广泛的传播,培养和造就了中国最早一批具有近代意识的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

总之,清末新政教育改革对社会各方面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它不仅是中国教育近代化道路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而且大大促进了中国社会由传统向近代的转型。我们在充分肯定清末新政教育改革重要历史功绩的同时,也应该看到:传统教育在形式上虽已崩溃,但封建教育的精神仍然寄生于新的教育形式中。这说明教育近代化是一项长期、艰巨、流动发展的社会系统工程,绝非轻而易举,一蹴而就就可以达成的。

参考文献:

[1]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实藤惠.中国人留学日本史[M].北京:三联书店,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