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国际车名的汉译方法

2009-07-24 01:47江晓宇
考试周刊 2009年23期

江晓宇

摘 要: 本文以等效原则为理论基础,探讨了国际车名汉译的几种方法,并提出了翻译必须遵循译入语国家的文化与消费习惯,以帮助产品最大限度地占领译入语国家市场为目的。

关键词: 国际车名 汉译方法 等效原则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加入WTO,中国汽车市场发展蓬勃,竞争激烈,国外汽车厂商要在中国汽车市场占有一席之地,除了本身产品的质量、性能、外观、售后服务等因素外,车名的汉语翻译也至关重要。车名翻译得好,可以帮助汽车厂商树立响当当的品牌,而且可以带来丰厚的利润;而翻译得不好,不但影响汽车品牌的塑造,还可能使汽车厂商蒙受巨大的损失。

一、车名汉译的宗旨与标准

语言符号的功能有五种类型,信息功能、表达功能、引导功能、美学功能和社交功能[1]。同属语言符号的车名同样具有并且应该执行这五种功能,才能达到宣传的效果和广告效应,因此车名汉译的宗旨,应该且必须引起人们的Attention(注意),Interest(兴趣),Desire(愿望),Memory(记忆)和Action(行动),这可用缩写的AIDMA表示[2]。从这个角度看车名汉译的宗旨可以概括为:传达文化内涵,树立品牌形象,留下美好印象,刺激消费欲望并且最终引起购买行动。因此车名的汉译必须简洁、明确、形象生动、个性鲜明,朗朗上口,还须具备一定的思想性、象征意义。不但要保留汽车原来的文化内涵,还要符合消费者的文化接受程度及消费心理,让消费者在较短的时间内得以不断重复,强化记忆,最终接受、认同、喜爱这一品牌。

基于上述宗旨,尤金·奈达的动态对等说即等效原则(Principle of Equivalence)最适用于车名汉译。尤金·奈达在《翻译科学探索》(1964)一书中明确地指出,“在动态对等翻译中,译者所关注的并不是源语信息和译语信息的一一对应关系,而是一种动态关系,即译语接受者和译语信息之间的关系应该与源语接受者和原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基本相同”。在《翻译理论与实践》(1969)一书中,奈达又进一步定义“动态对等”为:“译语中的信息接受者对译文信息的反应应该与源语接受者对原文的反应程度基本相同[3]。”可见,奈达的翻译理论强调的是接受者的感受,认为译文对译文接受者所起的作用应与原文对原文接受者所起作用大体对等,这正好与车名汉译要求的效果相一致。按照等效原则的理论观点,汽车的译名必须具备两个条件[4]:(1)译名本身应具有牌名的形式;(2)译名必须能够产生与原牌名一样或近似的功能;也就是说,译名在语言上应该好读、好听、好看,做到音、形、义的完美统一;与此同时,还要跨越译入语的文化障碍,符合人们的审美情趣和心理,便于在消费者心中定位。

二、车名汉译的技巧

1.音译法

音译法,就是把英文车名按照国际音标的读音用与其读音相同或相近的汉语来代替。它的优点是能够较好地保留原车名的音美,带有异国情调,令人向往,同时能够很好地传达外国车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像是一些以外国人名、地名、运动、传奇故事、自然现象命名的很多名车都可以采用音译法。德国大众生产的“Passat”(帕萨特轿车)的名字来源于季风,“Santana”(桑塔纳轿车)是美国峡谷的一种飓风的名称,他们希望这两种车能够像它的名字那样在竞争激烈的世界汽车市场上刮起旋风,用音译就能很好地传达汽车本身的一种良好愿望;“Polo”(波罗)是一项在英格兰非常有名的体育活动,称为“马球”,Polo运动在欧洲非常有名,与高尔夫一样是社会高层人物的运动。音译“波罗”能体现出汽车活力运动与高品质的特点。以人名命名的外国汽车音译的成功例子更是数不胜数。如“Lincon”高档轿车就是以赫赫有名的美国总统Lincon命名的。他为解放美国黑人奴隶、维护美国统一作出过巨大的贡献,他出生于贫苦的铁匠家庭,通过自身努力而一跃成为受人景仰的总统,他象征着不懈的努力和无限的尊贵,他的名字在中国一样响亮,把“Lincon”高档轿车直接音译“林肯”无疑是最好的选择。类似成功的音译还有英国工程师Henry Rolls和另一英国贵族、汽车销售能手Strat Royce创办的贵族品牌“Rolls Royce”音译为“劳斯·莱斯”,是地位和身份的象征;“Cadillac”凯迪拉克轿车一向被公认为是充分演绎美国精神和领袖风格的豪华轿车典范,是各国政要和华显家族出入重要场所的首选座驾之一,汽车的命名是为了缅怀美国汽车城——底特律城的创始人安东尼·门斯·凯迪拉克(Le Sieur Antoine de la Nothe Cadillac)。Ferrari跑车以法拉利的缔造者——“赛车之父”恩佐·法拉利命名,代表着旋风般的速度。

2.直译法

汉语和英语词语所包含的指称概念和意思常常相同,反映客观世界的同一物体或同一现象,体现相同的语言功能[5]。在这种源语言在目的语中有对应语的情况下,直译就是在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以及不引起错误联想或误解前提下,把源语言按照字面意思直接翻译成目的语。直译法能够原汁原味地传达原汽车名包含的信息与文化内涵。此法适用于那些含义美好、寓意深刻并且同时在源语言和目的语都具有正面文化含义的原汽车名。比如Toyota丰田出品的轿车“Crown”译为“皇冠”,因为皇冠在东西方文化都体现了王者风范;又如高尔夫在全球都代表着一种时尚、尊贵的生活方式,因此德国大众的“Golf”家庭轿车直译为“高尔夫”。这两者都在文化上符合等效原则,当然也就取得了销售成功。再如Nissan(日产)生产的Blue Bird译为“蓝鸟”。蓝鸟在西方和中国都代表速度,给人一种风驰电掣的感觉,文化含义相似,而且发音明快响亮,是个好翻译。但是“蓝鸟”读音在中国闽、粤及台湾方言的污言秽语同音,而且有“破烂货”的含义,不为当地人所接受,销售业绩可想而知[6]。

3.意音结合法

所谓意音结合法,就是不宜或不能使用汉语文字将汽车英文名字所包涵的英文意思直接进行翻译,而采取的一种择其意义美好、与原名发音相似的汉语、既能表达其英文含义,又不拘泥于其形式的一种方法[7]。如“Accord”,直译法是“符合”、“一致”,这样译即不悦耳动听,也没有良好的意义,无法达到满意的广告效果。而不局限于它的原意,用发音相近、具有优美意境的汉语“雅阁”代之,则效果完全不一样,从容、优雅、高贵的汽车形象即刻跃然眼前。这种翻译方法既能较好地保留原来商标的发音又能较好地保留原来商标的文化形象[8]。成功应用意音结合法的例子还有许多,像福特汽车“Focus”(意为“焦点”),中文名为“福克斯”,寓意“幸福美满”;本田汽车“Fit”(意为“合适的、健康的”),中文名为“飞度”,寓意“活泼、轻快”,传达了汽车省油、环保的概念;“Coupe”汽车(意为“双门小轿车”),中文名为“酷派”,令人想起充满活力、追求时尚、创意无限的年轻新一代。

4.重新取名法

重新取名法是一种创新译法,即在商标翻译时抛开意义的束缚,开拓新思路,译出商标神韵[9]。这种译法适用于音译,同时原车名不具备任何汉语意义,或没有良好的汉语意义的情况。如德国大众的“Citroen”,它本身没有中文意义,译者巧妙地按照它的读音赋予它非凡的汉语意义——“雪铁龙”。“雪”洁白无暇,“铁”刚强无比,“龙”在中国象征着无所不能的权利与至高无上的地位,“雪铁龙”不但朗朗上口,而且完全符合中国人的消费心理,因此很快占领了中国市场,成为了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汽车品牌。从“雪铁龙”的成功例子不难看出,重新取名法要求音意兼备,做到音似神具,这要求译者具备高超的择音取意技术。德国BMW轿车驰名世界,其中文译名为“宝马”,它只选择了商标“BMW”前面两个字母“B”和“M”,取意“宝贵的良驹”,摈弃了“W”,只取“宝马”这无疑比毫无选择地译成“宝马王”要简洁,既标志该公司在发动机技术上的领先地位,也巧妙地与轿车的商品特征相结合,显示其超凡操控与平稳安逸的个性风采。还有“Benz”轿车,在香港译为“平治”,台湾译“宾士”,中国大陆译为“奔驰”,三者都做到了音似,单从意义的角度上看,“奔驰”更能体现汽车的无可匹敌的性能。另外“VOLVO”的汉译,“富豪”要优于“沃尔沃”;“LEXUS”的现译名“雷克萨斯”不如原译名“凌志”更能突出凌云壮志的豪迈气概。但是在择意方面,必须考虑译入国的文化因素和民众接受程度。日本丰田越野车“霸道”来源于其英文名“Prado”,无论从它独具王者之风的外形或是功能考虑,“霸道”这个译名与它配合得天衣无缝,但是译者却忽略了日本曾侵略过中国这一点,加之“霸道”的广告带有明显的轻蔑与挑衅,这些都伤害了中国民众的感情,因此遭到中国媒体和大众的抵制。

三、结语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汽车会逐渐成为人民生活的一部分,国际汽车会不断地进入中国市场,成为中外广泛交流的一种商品。汽车名的汉译不仅具有经济层面上的意义,还传递着东西方文化信息,紧密联系着企业、产品与消费者。它涉及产品的形象和商机,译名的优劣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它在中国市场的命运。汽车名的翻译工作决不简单,除了要遵循等效原则,还要求译者不断创新,根据人们不断改变的文化消费心理,力求使译名能帮助企业成功打入市场,树立品牌形象,最终为公司带来利润。

参考文献:

[1]Leech,G.N.Semantics[M].Penguin Gooks,1974:47.

[2]植条则夫.广告文稿策略[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442.

[3]Nida,Eugene A.Towards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M].Leiden:E.J.Brill,1964:156-255.

[4]肖辉,陶玉康.等效原则视角下的商标翻译与文化联想[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11):51.

[5]陈宏薇.汉英翻译基础[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84.

[6]梁志坚.中文商标英译探微[J].宁夏大学学报,2001,(5):126.

[7]陈全明.论进口商标翻译的方法与技巧[J].中国科技翻译,1996,(1):12-13.

[8]孔令翠.品牌商标翻译策略[J].商场现代化,2005,(10):79.

[9]李淑春.商品包装上的商标的翻译的探讨[J].包装工程,2004,(3):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