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泰国特派记者 任建民 本报记者 黄培昭 本报特约记者 赫 晓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22日在泰国的一个电视访谈节目中称,若伊朗拥有核武器,美国将武装伊朗邻国,并扩大对该地区的“防务保护伞”来对抗伊朗。希拉里的讲话引起各方解读。英国《金融时报》援引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美国官员的话称,“希拉里的讲话应该被看作一个公开的辩论,而不应被解读为美国对解决伊朗核问题的前景失去希望,这只能说明美国还是希望伊朗放弃核计划,让伊朗明白为什么不应该发展核武。”“美国之音”22日援引希拉里随行官员的话称,“希拉里的话恰恰反映了美国的政策与态度,美国一直认为伊朗核计划可能激发周围国家的武装动作。”海湾阿拉伯国家官方目前还没有反应,以色列情报高官则批评美国的“核保护伞”涵盖海湾国家想法是“错误的”,将加剧中东的紧张局势。
希拉里在曼谷说:“我们将继续敞开(与伊朗对话的)大门,但也要重申,我们将采取有力行动。如果美国扩大对该地区的防务保护伞,扶持海湾地区国家的军事力量,伊朗可能不会变得更强大更安全,因为即使伊朗拥有了核武器,也无法威胁并控制他国。”她指出,拥有核武器并不能让伊朗更安全。
希拉里的这一表态引起海湾国家的重视,但海湾国家没有清晰而明确的表态,只有阿联酋防空部队领导人穆罕默德·阿卜里作了模糊表态:“海湾国家虽然有好几个,但常常像是一个国家一样,成员国之间可以像一个国家那样行事,而不是一群国家。”中东分析人士认为,经常有报道称,海湾国家对伊朗潜在的袭击表示担忧,所以对美国的“核保护伞计划”没有关闭接受的大门,但又怕被美国牵着鼻子走,受制于美国。这一矛盾心态正是海湾国家对美国建议三缄其口的原因。
“中东在线”评论说,希拉里有关建立海湾地区“核保护伞”的倡议,是为了服务于美国的战略利益,尤其是想使美国军火商从中“捞一把”。另据海湾国家媒体报道,美国在巴林的驻军司令提莫西·罗西将军6月30日曾对外宣称:“我们希望与海湾国家就建立共同的导弹防御系统达成谅解”。根据罗西的计划,只有建立起海湾各国之间共同的导弹防御系统,才可以有效防范来自伊朗可能的导弹袭击,使海湾国家无忧。
彭博社22日的文章称,如果美国真的在海湾建“核保护伞”对抗伊朗,这说明美国在世界主要产油区的外交政策发生改变。美国“核保护伞”覆盖的国家都是其“铁杆”盟国,如北约国家。但“伊朗焦点”新闻网22日称,尽管美国对伊朗的政策有变,但伊朗目前还没有作出回应。法新社称,美国要想解决伊朗核问题依然很困难,奥巴马一直称寻求外交解决,但同时又不断警告不会放弃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