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开铺
长沙有个巷子名叫“苏家巷”,还连通着一条叫“老泉别径”的街。这是在纪念宋朝的一位才子苏洵。苏洵是四川人,年轻时候,家里有些闲田,而且妻子程氏家里也算是眉山的富裕家庭,所以苏洵并不喜欢求学,而是整日遛鸟、唱歌、旅游,过着神仙似的日子。他在27岁那年,突然醒悟过来,觉得这是浪费自己的生命。他下定决心求学,以实现自己治理国家的理想,可又怕自己年纪已大,家人不支持,便私下对老婆程氏说:“你看我这年纪读书,觉得如何?”程氏说:“我早就想这么说了,你如果真的肯下决心,那家中一切事务你都不必操心,我能料理妥当。”苏洵得到妻子这么坚决的答案后,便发愤图强,闭门读书,一直苦学到46岁。这十九年的时间里,贤惠的妻子程氏把家里家外打理得井井有条,成了眉山的富家。虽然苏洵29岁再举进士不中,37岁进京再不中。但他的名声已经渐渐在外。
宋仁宗嘉祜元年(1034年),苏洵带着21岁的大儿子和18岁的小儿子再次进京赶考,他得到当时朝廷的大臣欧阳修的大力赞赏,欧阳修赞苏洵有古代著名哲学家荀子的气质和风范,把苏洵的个人文集进献朝廷,并写了《荐布衣苏洵状》,希望朝廷能够重用他。可朝廷并不肯任用苏洵,所以他仍没有得到一官半职。倒是两个儿子这次来赶考,很是幸运遇到了欧阳修当考官,欧阳修非常欣赏他们两兄弟的文才和人品,把他俩都录取了。事后欧阳修还给才子梅尧臣写信说:“痛快啊!痛快啊!老夫当给这两位年轻后生让路了,让他们出一头地也!”并说苏洵的大儿子将来的成就一定会超过自己,“只要再过三十年后,就无人会记得我欧阳修了。只会记得这位年轻的四川人啦!”欧阳修的预言果然没错,三十年后中国出现了一位伟大的文豪,他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典范苏轼苏东坡!
苏洵得到这些消息后,万分感慨,写下了一首非常有趣的小诗:莫道登科易,老夫如登天,莫道登科难,小儿如拾芥。其中既有自卑又有欢喜,自卑的是自己努力参加科举这么多年,却一官半职都没有得到,欢喜的是两个儿子都为自己争了一口气。正在这个时候,苏洵的贤良妻子程氏在家乡病故了,他马上赶回了四川。妻子的离开让他很是心灰意冷,到了嘉祜三年,朝廷再次诏他进京举策论(科举的另外一种形式,比科举稍容易),他开始死活不愿去,半年后朝廷再次催促,欧阳修、梅尧臣也一再写书信来劝他,无奈之中,在嘉祜四年,苏洵带着全家再次赴京。仁宗皇帝见苏洵实在是不喜欢考公务员的这些程序,就召他做了秘书省校书郎,后因修《礼书》有功,被提拔为文安县的主簿。
苏洵此后就一直在地方上做着一些亲民的小官,这和他平生治理国家的理想相差太多,所以绝大部分时候他都是郁郁寡欢的。到了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年),一生不得其志的老苏奄奄一息地歪依在床上,眼神迷离地看着东坡兄弟,伸出于涩的手指着书桌上的书稿说:“你们要把《易传》写完,知道吗?”还未等到儿子们回答,老苏便已经离开了人世。他一生胸怀大志但对科举之道却非常厌恶,三十多年沉沦下僚,壮志难酬。
苏洵死后,京城非常轰动,天子赐银和绢,各位大臣也送来银两,东坡一一拒绝,只求为父亲赠官。皇帝马上赠老苏为光禄寺丞,并要官府备船送老苏遗体回川。据说当时很多在野的士人得知老苏仙去的消息后,在大道上放声大哭。老苏是当时宋代不得志士人的一个侧影,他们也许在哭自己,也许在哭老苏,又也许两者都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