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西双版纳不仅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更有淳朴的各族人民;不仅有保存完好、令人羡慕的古茶园,更有为普洱茶事业默默做出贡献的各界人士,布朗族女子杜琼芝就是其中的一员。
杜琼芝生于茶叶飘香的勐海县,从小就和茶叶打交道。布朗族性情和善,热情好客,在他们的生产生活中,茶叶是不可或缺之物,他们制作的茶食套餐、竹筒茶、酸茶、竹筒蜂蜜茶、糊米茶,风格备异,回味无穷,让人赞不绝口。可以说,杜琼芝就是吃茶泡饭长大的,与茶叶的不解之缘与生俱来。
中学毕业后,杜琼芝来到勐海茶厂工作,由工人一直干到技术部主任,踏实认真自不必说,她还善于学习,不断创新,将布朗族传统的制茶工艺融入到现代生产技术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经验,为普洱茶生产工艺的改进和创新付出了心血。如雷贯耳的“大益”牌优质普洱茶的制作,也有杜琼芝一份功劳。2001年,杜琼芝荣获西双版纳州“茶叶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勐海茶厂改制后,杜琼芝面临下岗、留守的选择,为了进一步发展和弘扬普洱茶生产及文化,她毅然选择了下岗。这段时间,她一方面与茶叶老专家研究和探讨普洱茶的加工工艺、销售渠道,同时也帮助其他普洱茶厂进行一些技术辅导。可是,自己的方向又在哪里呢?
也就是在这段时间,杜琼芝的生活遇到了很多难题,经济上捉襟见肘,有时一天只吃一顿饭。
穷则思变。
不变则已,一变惊人。2005年7月29日,这是杜琼芝永生难忘的日子,在当地政府对下岗职工优惠政策的帮助下,杜琼芝从朋友亲戚处借来一些资金,与他人合伙创建了勐海县鹏程茶厂,寓意鹏程万里之意,她自己担任厂长。
她开始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技术特长,开发了新产品——“鹏程”牌普洱茶。企业的兴衰,人才是关键,依靠职工办企业,首先得尊重职工,关心职工,她在茶厂推行了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并切实发挥作用,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不拖欠职工工资,不欠缴职工各类保险,每周五的工会活动,既有丰富多彩的娱乐节目,又是进行岗位培训和生产技术竞赛的机会,深受茶厂职工的欢迎。
茶厂的发展,优质稳定的茶源是基础。鹏程茶厂与茶叶种植户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年收购毛茶已达1200吨,带动了200多户茶农种植茶叶的积极性,每个农户年增收2000元。帮助茶农改进种植技术,向无公害茶、生态茶方向发展,提高了茶叶品质。同时,茶厂叉在布朗山和曼恩建立了2000亩茶叶基地,为茶叶提供了良好的原料。2008年,鹏程茶厂的生产能力已达到1000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为勐海县的纳税大户。
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腾飞的翅膀。杜琼芝在自己建厂的同时,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共同研制普洱茶加工新工艺,快速发酵技术的运用,加快了生产进程。鹏程茶厂生产的“越陈越香”普洱茶荣获成都茶业博览会金奖,班章王茶饼和生砖获得韩国普洱茶博览会金奖。
身为下岗女工,杜琼芝最能体谅其他下岗女工的难处。鹏程茶厂创建之时,就吸纳和招收了100多名下岗职工,其中有下岗女工47人,通过技术的培训和传授,带动了下岗职工重新工作的热情。作为女人,杜琼芝能够设身处地为女工着想,从日常生活到子女的教育和培养,从老人赡养到职工生病住院,杜琼芝为她们提供了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帮助,最大限度地保障了职工的利益和福利。
杜琼芝的最新目标,是到2010年,优质生态的普洱茶叶种植面积达到3000亩,产量达到2000吨,在鹏程万里的征途中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