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利的阅读者

2009-07-18 07:30
市场瞭望·投资者 2009年5期
关键词:阅读者功利报纸

为了消除自己的小确定性进行的阅读,我们很需要认清楚自己到底应该关注什么。

1937年,科斯发表了一篇当时看来无关紧要事后却被证明是无比重要的文章,他说,之所以人们要成立公司,是因为公司通过合理的组织,能够降低整个社会的运行成本。举个通俗的例子来说,正是因为有了报纸这种公司形势,我们才不必每个人都为了获得信息去往所有的新闻发生地。这些消息是我们不得不知道的,有了报纸这种产品,社会的运行成本就可以降低了。

2007年,世界爆发了一场当时看来只是小感冒事后却被证实是禽流感式的经济危机。在这场经济危机中,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获得一系列的信息以帮助自己的生活。可是此时,报纸广播互联网每日更新给我们的消息已然太多太乱,我们已经有可被信息淹没其间的危险。读几本组织得当写作优良的书,它既可以告诉我们这次危机的来龙去脉,也可以帮助我们看清今后该走的路。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变成“功利的阅读者”,特别是在这经济危机来临的时刻。

为了消除自己的不确定性进行的阅读,我们很需要认清楚自己到底应该关注什么。概括起来,这些问题可以总结为四个方面:金融危机到底是因为什么引起的?它现在已经发展到了什么程度?今后会如何发展?和我们个人有什么关系?读书是一个很好的方式。但正如我上面所说的那样,时间太久的话,从图书营销的角度来说,人们的兴趣就淡了,从帮助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来说,那些分析的再透彻但是根本人们不会去读的书,其作用也就不大了。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当下市场中流行的种种所谓“金融危机必读书”,也具备了非常的意义。你当然可以说它们是跟风之作,你也当然可以说它们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和纰漏,但瑕不掩瑜。过分苛责一些事情的同时,很可能我们就会忘掉事物本身的好处。在此之前,我就曾经这样判断:“要等到中国的学者来谈这些问题,不是早已事过境迁。就是隔靴搔痒谈不到点子上。在这个意义上说,这些具备及时性的图书,的确可以给我们提供更多的观看世界的角度。要知道现实的世界总有一些它自己的运行逻辑,假如不是做学术研究,能够更及时地获取更多的相关背景资讯,远比两眼一摸黑的单从学理上分析的要更接近现实。”

随着阅读的过程逐渐深入,可以把近期比较热门的一些书进行这样的分类:

谈金融危机到底是因为什么引起的?其中有:《贪婪、欺诈和无知》、《半路出家的投资银行家》,《我们自己制造的魔鬼》,《大衰退》。

谈它现在已经发展到了什么程度?其中有:《金融大崩盘》,《美元大崩溃》,《谁在欺骗谁?》,《恐慌害死熊》、《别了,雷曼兄弟》,《台湾股市大泡沫》。

谈今后会如何发展?其中有:《终结次贷危机》(谈如何不再次产生危机的解决方案比之前的寻找原因要靠谱的多),《拯救全球金融》。

谈和我们个人有什么关系?这个领域还很少有出版社涉及,可能跟出版的选择标准有关。

当然,这个划分很难说得上是精确,因为很多书籍本身就谈论了一个以上的话题领域,我只能够按照它们的主要观点来为其找到位置。《最后的火佬》与《蓝血与阴谋》应该是属于这次危机发生之后的“补偿性出版”,因为热了,关注了,所以很多书有关这个领域的有关系的没直接关系的杂七杂八的书也就出来了。《最后》的版权据说早就被买下,结果却一直没出来。要不是经济危机,可能还要拖很久。而《蓝血》这本书则讨论了一件美国投行食业史上很有意思的事情,摩根史丹利的这场发生在董事会成员和董事长之间的争端,应该是和卡莉主政惠普之后因为对企业经营理念的认识不同最终被赶下台一样,成为美国企业九十年代企业史上两个绕不过去的双生“姐妹革命”。

猜你喜欢
阅读者功利报纸
功在自己,利及他人
为什么有些人能成为终身阅读者
镜头中的阅读者
论“三者”教会学生“用脑”写作文
确实不容易
浅谈日语文学的创作背景对当今阅读者的影响
非常魔典
旧报纸·巧存放
功利社会话功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