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勇武
在赤道附近的一所小学里,一位老师正努力地向儿童说明“雪”的形态。但不管他怎么说,儿童就是不明白。
老师说:“雪是纯白的。”
儿童就猜想:雪是像盐一样。
老师说:“雪是冷的东西。”
儿童就猜想:雪是像冰淇淋一样。
老师说:“雪是粗粗的东西。”
儿童就猜想:雪是像砂子一样。
结果,老师始终不能让孩子明白雪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考试的时候,孩子对于“雪是什么样的”的回答是:“雪是淡黄色的、又冷又成的砂。”
这个案例不由让我想起了著名特级教师王燕骅说过的一句非常经典的话——“常问问自己:我们的学生在哪里?”也不由让我陷入对品德课教学的反思中。其实,在我们的品德课教学中,不也同样存在着游离于学生生活之外的现象吗?教材中有许多远离学生生活的内容,而我们却不懂得如何筛选,如何取舍;对于学生已经懂得或在别的课程中已学会的知识,我们还在没完没了地罗嚓;面对看似“简单”的教材内容,我们不知如何根据学生实际去加以深化;学生身边的德育资源是如此丰富,我们却常常视而不见……要改变这些现象,就要求我们心中始终装着学生,学会把知识教“活”,从而让学生真正有所发展。
策略一:再找关联,有效整合学科资源
挖掘品德课程和语文课程之间的联系,寻找相关联的教学内容并进行科学的整合,可以让学生不走“重复”路,顺着“捷径”前进。
[案例]
品德与社会(浙教版,下同)六年级下第一单元通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日内瓦公约》《硝烟场上的足球赛》等课文来让学生感受战争的恐怖,体会和平的来之不易,从而懂得珍惜今天的和平幸福生活。现代学生对于“遥远”的战争是陌生的,不经历一番体验是很难把“珍惜和平”这一思想渗入骨髓的。而我们的语文教学特别注重阅读理解与感悟,于是,我试着通过学科整合为学生品德课的学习铺平道路。教学中,我将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内容滞后上,等学生学完语文教材的第三组课文(《十六年前的回忆》《灯光》《为人民服务》《一夜的工作》)的内容后再教学这些内容。这样一来,学生有了语文课上对“缅怀革命先辈,珍惜幸福生活”这一主题的理解认识和深入体会后,再学习本单元的《不平静的世界》《携手共创和平》《放飞和平之鸽》三篇课文,对“我们爱和平”这一主题的体会与感受就深刻多了。
其实,语文与品德一样担负着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任,只不过所承担的分量和侧重点不同而已。如果我们仔细对照各册语文教材与品德教材就会发现,很多单元的主题都有共同之处。而加强学科间的融合也正是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所以,适当有效地整合学科资源,会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策略二:链接“经典”,滋养润泽学生心灵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而儒家经典更是民族文化中的精华,寻找品德教材内容与儒家经典的结合点,将儒家经典有效引入课堂来润泽学生的心灵,有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案例]
教学四年级上册《谢谢你们,我的父母》一课时,我围绕“父母为我们做了什么”这一主题,组织学生先将自己生活中的事例在小组内展示交流,使学生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生活和学习的关心,然后引导学生学习古人是如何报答父母的,并将搜集到的资料在小组内诵读。学生诵读后,感触很多,我抓住这个机会,适时要求学生:诵读了这些名言警句后,对照一下,哪些你还没做到?把它写在卡片上,制成座右铭,时刻提醒自己,努力去做到。有的学生接受父母批评时态度不好,于是选择《弟子规》中的“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作为座右铭;有的学生不愿意为父母做事,就选择《论语》中的“子曰:有事,弟子服其劳”作为座右铭……通过一段时间的诵读、体验,感恩父母,孝顺长辈的意识深入到学生心灵的深处,并升华成他们自觉的行为。
[反思]
将古代经典引入课堂,可以使品德教学更丰富、更深刻。让经典文化古为今用,吸取其中的精髓,可让学生了解、感悟我国古代文化的精华,进而立志将其发扬光大。学生通过儒家经典的学习,从中受到了文化的浸润。
策略三:融入生活,关注学生的真实发展
课程标准指出: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因此,只有将教材中原有材料与学生当前生活中的鲜活材料结合起来,尽力拉近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距离,才能使活动内容贴近儿童生活,易于儿童接受。
[案例]
《家庭树》一课的教学中,有一位老师首先用课件展示了一片小树林,接着说:“这是一片神奇的小树林,每一棵树后都藏着一个美丽的故事,想听听吗?”然后用鼠标点击一棵小树,马上出现了一位学生的全家照,老师随即请这位学生讲述照片的故事。活动中,大家除了能欣赏到同学的全家照,还能听到珍藏在照片里的故事,如:发生在外婆家的故事,父母结婚纪念日趣事,过六周岁生日的那一天……“家庭”这个概念,对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很抽象的,而这位老师通过截取每个学生的生活片断并将其串联起来,给了学生感性的“家”的概念,再通过对照片的欣赏、介绍,全体学生都沉浸在与家庭成员交往的美好回忆中。
[反思]
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老师要善于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教育只有立足学生丰富的生活现实,学生才能获得真实、动态和正确的认识,才能实现道德认知的内化和道德情感的升华。
策略四:鼓励探究,关注学生能力的发展
研究表明,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新问题时常常会按照固有的思维习惯和方法进行思考。这种思维定势不利于学生的道德发展。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结合学习内容巧妙创设具有典型性、新颖性、探究性的问题情境,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对悬而未决的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能主动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和探究问题,培养适应未来社会所必备的探究能力。
[案例]
在教学《大家的事情大家做》一课时,我展示了一组居民住宅区中楼道路灯坏了没人报修、楼前积雪没人清扫等图片,然后引导学生思考,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学生们畅所欲言:“大家为什么不主动去做这些事情呢?”“这些事到底该谁来做呢?”……为使活动能够持续开展,我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呈现问题。学生发现问题后,经过讨论,发现要找到问题的症结,就必须了解大家的想法。于是,我再让学生共同商讨调查方案。在这个过程中,不管是制定调查计划,还是确定调查方法,我都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激励他们从各个角度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引导他们思考、讨论、分析,使学生的学习由过去的吸收道德知识一储存道德知识一再现道德知识,变为探索道德知识一内化为道德观念一外化为道德行为的过程。
[反思]
没有问题就无法引发思考,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主动探究新知,把提问的权利还给学生,引导他们自主质疑,围绕疑问主动探究。只有让学生从被动接受、被动应答变为主动质疑探究,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拥有适应未来社会发展以及终身学习所必备的各种能力。
我们的学生是充满童真的,他们的心灵是清澈的,他们的语言是真实可爱的。我们的学生也是自主的、个性化的。为此,我们应常问问自己:我们的学生在哪里?在品德教学中,假如每一位教师都能真正做到以生为本,用心关注学生,灵活组织教学,关注学科间的整合,有机地连接经典,大胆鼓励探究,相信品德课程教学这片芳草地一定是“万紫千红总是春”!
责任编辑徐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