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瑟夫·奈:从“软实力”到“巧实力”

2009-07-15 04:42
南风窗 2009年13期
关键词:南风窗软实力外交政策

于 盈

中国在制定战略时,应该把“软实力”和“硬实力”结合起来,也就是把能够吸引和说服他人的能力和经济及军事实力相结合起来,这是明智的做法。

[编者按]: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的约瑟夫·奈(Joseph Nye)是国际上最早提出国家“软实力”(soft power)概念的著名国际关系学者。“软实力”的概念也随着新奥巴马政府成员的频繁使用而变得家喻户晓。约瑟夫·奈曾出任卡特政府时的助理国务卿、克林顿政府时的助理国防部长和国家情报委员会主席、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院长。奈教授有一个中国孙女,广西自治区南宁市一个孤儿不到一岁时被其儿子儿媳收养。日前,约瑟夫·奈教授两次在肯尼迪政府学院办公室接受本刊的特约专访。

软硬结合

《南风窗》:在中国,“软实力”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但在这几年得到了很大的关注。并进入了中国的官方语言。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2007年10月举行的党的十七大上提出,要将提升“软实力”作为国家一个重要的战略任务。请您谈谈“软实力”对中国的重要性。

奈:实力是指通过影响他人而获得期望结果的能力。影响他人行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式:即通过强制性威胁(“大棒”)、利益引诱(“胡萝卜”),或吸引力,使别人认同、接受你的主张的影响力。而“软实力”是指通过吸引力而非靠强硬手段或利益引诱的方法去影响别人,来达到你所想要达到的目的之能力。“软实力”来源于一个国家的文化、政策和价值观念的吸引力。在世界政治中,一个国家可以通过它在文化、政策或价值观念上的吸引力,使别的国家模仿其榜样,理解、认同其在国际社会的主张和维护国家利益的行为。“软实力”不是强国的专利,所有国家都有创造“软实力”、并通过“软实力”来提升自己国家国际地位的能力。“软实力”比强制性威胁的方式更文明、也更持久。

例如,在19世纪,德国利用它的“硬实力”统一了国家,在那之后,在俾斯麦的带领下,他们决定致力于“软实力”的发展。俾斯麦开始着重于外交发展,使德国不再继续实行“硬实力”和战时的政策,他更多地转向了友好外交政策以发展“软实力”,使德国被其它国家视为一个具有吸引力的朋友。从19世纪的70年代到90年代,德国是相当成功的。但后来德国的皇帝辞退了俾斯麦,重新采用扩张政策,这就削弱了德国在俾斯麦时期发展起来的“软实力”。

中国可以从“软实力”中得到许多益处。目前,中国的经济和军事力量明显上升。当一个国家处于崛起的阶段,往往会引起邻国的恐慌,并可能导致其他国家联合起来扼制这个国家的崛起。但如果这个崛起的国家同时拥有“软实力”,它就能让自己具有吸引力,并减少其他国家的恐惧和试图扼制其崛起的可能性。

所以我认为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以提高中国“软实力”作为国家战略任务的举措是很明智的,因为它会使其它国家更容易接受中国的崛起。

《南风窗》:除了“软实力”的概念,您还最早提出了“巧实力”的概念。今年1月,希拉里·克林顿在被确认成为美国国务卿时。也使用了这一概念,并把它作为美国外交政策的基石。您认为“巧实力”会对美国的外交政策产生什么影响?中国如何才能更好地利用“巧实力”来影响国际事务?

奈:我认为,独裁和强制性的领导方式,即靠“硬实力”治理的模式,基本上已经被后工业化社会靠“软实力”治理的方式所取代,即设法吸引、激励、说服,而不是靠发号施令。然而,最有效的领导是能够将“硬实力”和“软实力”在不同的情况下按不同的比例相结合。如果能够将“软实力”和“硬实力”有效结合,就能得到“巧实力”。

极少国家能够只以“软实力”实现其在国际上的目标。但是,如果一个国家只使用“硬实力”而不使用“软实力”,则有可能导致其他国家的抵制。我认为,美国布什政府就是这样一个例子。在“9·11”事件的震惊和恐惧之后,美国对全世界摆出了一张愤怒的面孔,反映的不再是美国传统的希望和乐观、宽容和机会平等的价值观念。这种态度和做法损害了美国召集盟国加入其反恐行动的能力。在冷战期间,美国通过“硬实力”,阻止了苏联的扩张。但是,正如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曾经指出的那样,美国的领导人还认识到:“冲突的本质要求我们发展许多非军事类型的能力和机构。”因此,美国利用其“软实力”重建欧洲和日本,并建立了过去半个世纪的国际秩序、规范和体制的核心。

希拉里·克林顿谈到的“巧实力”就是指灵活运用外交政策工具箱里的所有工具。关于使用“巧实力”对美国外交政策所带来的改变,国务卿克林顿和总统奥巴马都表示,他们希望把重点放在外交手腕,更多地投入外交资源和提供更多的国际援助。我想这些都是我们在这届政府中会更多看到的。

所以我认为,中国在制定战略时,应该把“软实力”和“硬实力”结合起来,也就是把能够吸引和说服他人的能力和经济及军事实力相结合,这是明智的做法。

小国也有较大“软实力”的启发

《南风窗》:近年来,您对中国“软实力”的问题越来越关注,并多次访问中国。作为

“软实力”这一概念的创始人,您认为中国在增强“软实力”方面取得了什么进展,又可以继续在哪些方面努力?

奈:比方说中国一直以拥有悠久的传统文化而充满吸引力,但现在中国也正在融入全球大众文化。电影《卧虎藏龙》曾在美国外语电影的票房排行榜中位居榜首。姚明是美国职业篮球联盟的全明星球员。在过去10年,中国招收的外国留学生数量增加了3倍,从3.6万人迅速增加到11万人;外国游客的数量在北京奥运会之前已增长到每年1700万人次。当然,中国目前还没有像好莱坞这样的文化产业,中国的大学也还不如美国。

这些年,中国的外交政策一直朝正面的方向发展,更专注于多边合作。10年前,中国在多边协议上外交还持谨防的心态,而且与周边国家也有一些争议。在这10年以来,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为联合国维和部队贡献了3000多名士兵;主持朝核问题的六方会谈;解决了与邻国之间的陆地领土纠纷;并加入了多个区域性国际组织。新的外交努力,加上“中国和平崛起”口号,有助于缓解其他国家的恐惧和减少其他国家联合起来压制一个正在崛起的中国的可能性。我们同时见证了中国对东南亚的政策在过去10年的变化。但是,与美国相比,中国依旧缺乏帮忙创造国家“软实力”的非政府机构。在政治上,中国依旧遭受着腐败、不平等和法治不健全的困扰。

如今,在亚洲、非洲以及拉丁美洲的部分地区,推广一党执政加上市场经济的“北京共识”更受欢迎。另外,中国还通过对外进行经济援助以及允许其他国家进入中国的发展市场来增强它的吸引力。

由于国内存在的一些问题,使中国吸引他国的能力受到限制,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忽略了中国所取得的进步。我认为,只要中

国继续坚持走改革开放的道路,中国的“软实力”在长远来说肯定会增加。对中国“软实力”的提升,我持乐观态度。

《南风窗》:您认为中国可以采取什么策略来克服提升“软实力”的障碍?

奈:一个国家想要转向更多地使用“软实力”而不是“硬实力”,其中一个障碍就是有些国家认为他们必须使用武力才能生存的观念。例如以色列,由于它与巴勒斯坦的战争,要想在阿拉伯世界增加其“软实力”很困难。很多时候,由于一个国家的整体外交政策目标,它不得不使用“硬实力”,而使用“硬实力”可能会损害该国的“软实力”。一些国家可能认为很难发展其“软实力”资源。一些国家可能拥有内向型文化,对其他国家不一定具有吸引力,还有一些国家决定他们不会着重发展“软实力”——缅甸是一个例子。因此,在发展“软实力”方面,不同国家面临着不同的障碍。

值得注意的是,有时候一个没有什么明显优势的小国家可能会拥有较大的“软实力”。例如挪威,没有其他国家的人说它的语言,它不是欧盟的成员,只有500万人口。但他们奉行的政策是一个和平缔造者,给予了大量的国际援助,这使挪威变得很有吸引力。另一个例子是新加坡,这也是一个只有400万人口的小国,却成为了东南亚地区的枢纽,对这个地区的其它国家带来帮助,这对增加新加坡的“软实力”非常有益。

《南风窗》:您认为通过建立国际规范及国际制度可以增强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吗?如果可以的话,您认为中国可以建立或利用什么样的国际机构帮助其提升“软实力”呢?

奈:一个国家可以通过创造或参加国际机构,影响他国的偏好和对本国国家利益的认识,从而左右世界政治的议事日程,也可以帮助其提升“软实力”。例如,19世纪的英国和20世纪后半叶的美国,通过创建新的符合英美自由主义和民主主义经济体制的国际规则体系和机构,来倡导他们的价值观念,比如:自由贸易与黄金标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和联合国。

我认为,中国参与世界贸易组织和联合国安全理事会是非常重要的。我还希望看到更多一些国际组织,比如像“八国集团”这样的机构吸引中国为常任成员,而不仅仅是邀请中国出席会议。

“恐惧会导致预言的实现”

《南风窗》:尽管中国的军费开支只占国家财政支出很小的比例,比世界上许多国家要低很多,但每当中国的军费开支有所增加,就会引起世界各国的焦虑。中国如何能更好地将“硬实力”和“软实力”相结合,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影响?

奈:当其他国家看到中国的军费开支有所增加时,他们会变得很焦虑,想知道中国增加军费开支的用意何在。但是,随着中国支持更多的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随着中国尝试使用更多的“软实力”来解决台湾问题,以及更多地与多边机构合作,如东盟区域论坛,这些转变使中国的军事力量增加对周边国家所带来的威胁感减少。当人们不知道中国增加军事力量的意图时,他们会感到担忧,但是如果他们知道中国增加军事力量的意图是和平的,那么中国军事力量的增加就变得不那么令人担忧了。当然,增大透明度将可以减轻国际社会的疑虑和担忧。

《南风窗》:中国的外交政策基于一个不同于美国的价值体系,长期以来,中国政府一直奉行不干预和中立的和平外交政策。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增大,中国这种不干预和中立的外交政策有时会被误读为与另一方的合作。

奈:我认为在外交政策上,中国已开始逐渐步入一个“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之列。如果我们看看中国在过去一两年的外交政策,就可以看到其中的变化,中国已开始支持联合国的维和行动和派遣维和部队。我认为这体现了中国正在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也会对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产生正面的影响。

《南风窗》:许多美国人把中国的崛起视为“对世界和平的威胁”。与之相对,许多中国人担心美国将不会接受中国的“和平崛起”。您对中国有什么建议?

奈:这些忧虑都被夸大了,不一定代表主流民意。美国人和中国人都必须避免这种夸大的恐惧。也许双边关系的最大威胁就在于认为两国的冲突不可避免。纵观历史,只要一个崛起的大国在其邻国和其他大国中引发恐惧,这种恐惧就会成为发生冲突的其中一个原因。在这种情况,很多看似很小的事件都会引发不可预见的和灾难性的连锁反应。

并非每一个崛起的力量都会导致战争。如果中国的崛起坚持和平的路线,它会给中国人民、邻国人民以及美国人民带来巨大的利益。但是,我们要记住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的劝告:恐惧会导致预言的实现。我们要不断提醒政治领导人和民众对这个劝告的认识,把威胁论和事实分清楚。

我经常解释为什么我认为美国对中国的恐惧被夸大了。我认为,只要美国与中国接触越多和有更多的沟通,就会对中国有更多的了解。从而减少对中国的恐惧。其中,我特别认同的是进行有益的军事交流。双方的军人能够相互沟通、相互理解。此外,领导人之间的交流也是非常重要的,以及记者在两国之间来回走动和交流。人民之间的更多接触和了解能使美国人更全面地去看中国。

所以,我认为中国增强“软实力”的一个任务,就是提高其他国家和人民对中国的认知和对中国面临的问题的理解。比如说,中国尽管已经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但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从1990年以来,中国已成功帮助4亿人摆脱贫困,但是仍有不少人处于贫困。还有,中国有1.4亿流动人口劳动力面临就业压力,城乡面临严重的污染问题以及贫富差距拉大和腐败问题等。如果人们能更准确和更深入地看到中国的真实面目,将有助于他们把一些媒体的负面报道放到一个大背景下去考虑。

猜你喜欢
南风窗软实力外交政策
《南风窗》新媒体营收激增原因分析
英国“脱欧”后的外交政策:失去欧盟后的英国能找到自己的角色吗?
浅论美国外交政策中孤立主义和国际主义的永续性
践行新保守主义的美国新智库:外交政策创议
《南风窗》 强化教育公平
涉台外交政策演变过程及其特点和主要影响因素(1949—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