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委出版社改制急行军

2009-07-15 04:42廖海青
南风窗 2009年13期
关键词:部委出资人出版社

廖海青

作为整个文化体制改革的一环,敏感的部委出版社改制由于牵涉部委利益,涉及面广,迟迟未动。很明显进展如何关键在部委的决心与力度,有学者对这项改革的彻底性表示担忧。

在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方面,中国正表现出空前的力度。眼下,一场涉及近千亿国有资产的部委出版社改革正在高层的力推下迅猛展开。

6月4至5日,中央部委出版社体制改革政策培训班在北京举办,在京100余家出版社的人事和财务负责人、出版社领导参加了此次培训班活动。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蒋建国指出中央部委社改革要一步到位。

“中央部委出版单位的改革今年要有大突破,相关改革要在3年内基本完成”,4月23日,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在外文局调研考察并作文化体制改革形势报告时强调。

部委出版社改制是整个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一环,高层希望通过此项改革,为接下来的报纸和期刊改革全面推开作铺垫。

“整个国家的经济生活、社会生活正在朝着市场化的方向选择自己的体制设计,而新闻出版业要继续沿用计划经济下的体制的话与大的背景不适应,游离于整个大环境之外,就很难生存。”柳斌杰谈到改革的紧迫性时说,“一方面要保证意识形态的安全,另一方面要按照统一的市场运行规则去进行。因此也就确定了两种主体,一种是公共服务的主体,一种是市场主体,而市场主体就需要企业。这个主体怎么形成呢?就是要把一部分经营性的单位推向市场。”

按照改革思路,将通过脱钩、转制、重组等步骤,理顺政事关系,使部委出版社不再是中央部委的附属机构和“小金库”,真正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同时决策层希望借此做大中国出版业。

“曲线”推进

中国自“十一五”初期开始推行文化体制改革,并逐步明确了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表”,但由于涉及意识形态安全和部门利益,改革步伐一直进展迟缓。

管理层提出改革要有实质性突破的具体要求。即在2009年完成80家的任务,2010年完成剩余68家。对于2010年年底仍不能完成转制的出版社给予注销,善后事宜由主管单位自行负责。

判断这轮出版社改革是否成功主要有三大标志:一是要对自己的财产拥有全部产权;二是人员机制要市场化;三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核心是经营性单位必须转企,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

“出版业改革是符合现在中国出版业发展现实情况的,首先我们承认图书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同时也必须承认图书是商品。过去我们一直是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这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市场运营机制的问题,很多事业单位的制度不利于出版社的发展。”接力出版社总编辑白冰对记者说。

目前在京148家部委出版社构成较为复杂,分别隶属于116个主管单位,这些单位有行业部委、国企,也有社会团体。各家出版社的经济效益也各不相同,在这场即将开始的改制面前,各有各的想法。

尽管从去年开始中央有关部门已经明确宣布了新闻文化体制改制的日程表与路线图,但是,各家传媒机构仍然大都采取观望态度。“如果改制与不改制也看不出有什么特殊优惠政策或不一样的发展前景的话,那么改制就缺乏动力。”一位出版社高层对记者说。

“机制改革必定要触动很多人的实际利益,这恐怕是最大的问题。”白冰亦如此表示。

她分析说,我国的出版业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具有十分浓厚的计划经济和行政色彩。出版社的设立依照主办部门和地区的行政级别,有的是司局级,有的是处级。有的出版社靠着系统内出书、系统发行、行政摊派、公费购买就可以生活得很好,为什么要改制?一部分员工乃至部分负责人在进入出版领域前多为行政干部或公务员,“转企之后,编制、级别、福利一下子全没了,能高兴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社长王璟云坦承,由于大部分部委社的历史长、老人多、历史遗留问题较多,因此只有政策明晰到位,改革思路正确,方案有可操作性,转企改制才可能实质性推进。

一部分已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历练的出版社,对于这次改制表现了极大的兴趣。长江文艺出版社总编金丽红表示,一部分出版社g是靠国家给予的特殊政策,如出教材等获得稳定的收入。如果彻底市场化,引入公平的市场竞争机制,这些出版社很可能将遇到困难,因而对改制兴趣缺乏。“转企改制这个方向无疑是正确的,但是一些出版社将有一个阵痛期。”

部委的态度是这次改制的关键之一,“有些部委的出版社成了干部的一个蓄水池,发福利的一个小金库。部委领导很早就跟我打招呼,说在这些问题没解决之前,你不要断了我的财路。”柳斌杰此前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

据介绍,所谓“蓄水池”是指中央部委将每年“没花掉”的钱,通过出书的名义划入出版社,年年如此,这样出版社的账户就像个蓄水池一样,资金越积越多。待日后,主管部委建房或发福利时,这些资金又回流部委。

人与钱

“现在改制的时间表已经明确,也就是说等已经没有用了”只能积极地应对。目前的问题是具体的改革路线怎么走,还要看主管的相关部委的态度。”中国纺织出版社社长李陵申说。

本轮改制涉及用人、用工、分配、社保、财务等方方面面,难度之大自不难想象。为了确保在2010年年底前完成改制工作,中宣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多部委均出台了适用于此次出版社体制改革的政策措施,包括财务、人员、税收、行政关系、退出等各个方面。例如规定因为转制造成部门、单位津贴补贴资金来源减少的,由财政部给予解决。对转制出版社免征企业所得税、免征房产税、免征增值税、免征进出口税等。

但业内人士表示,人员安置或为本轮改革中的最大问题。出版社体制改革不搞下岗再就业。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中人自愿选择一次的基本精神,做好人员的分流安置工作。

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张晓斌表示,“中人”,也就是那些工作了20年以上,还有四五年就退休人员的安置,是改制中的一大难题。解决一个“中人”,出版社需要十八九万元的成本来支付社保。科学出版社当年为解决“中人”的补差问题花了好几千万,对于大多数部委出版社来说,如此巨大的成本显然难以承受。

化学工业出版社负责人表示,解决“中人的问题,中央部委应当有一个统一的说法,至少是每个部委所管辖的出版社标准是统一的。“这样可以有效避免低标准向高标准攀比造成不稳定情绪蔓延。”

此外,转制的其余成本,比如出版社的资产评估费和资产增值后补缴的税费,以及可能补缴的土地出让金,大约需要千万元级别的资金,“这笔钱是出版社自己负担,上级部门掏钱,还是直接由国家财政埋单?”

改制还牵涉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国福利会出版社是部委出版社,但按属地化管理则归上海管。该社副社长张绍军表示,中央有大的政策,各地也有政策。目前使用的办

公楼产权在主管单位,尽管都是国有资产,但当地政府是否愿意划转仍是个问题。

按照相关政策,将通过脱钩、转制、重组等步骤,理顺政事关系,使部委出版社不再是中央部委的附属机构。但部委出版社的形成有自身特殊的渊源。人民交通出版社社长杨文银则对记者表示,该社不准备今年转制,虽然税收优惠的吸引力比较大,但其中涉及的问题还比较复杂,不能急于一时。“毕竟出版社的改制不是单纯的出版社自身的事情,要有相关部委的指导意见。”

谁是出资人

部委出版社改制面临的另一难题是,转企后企业的出资人是谁,国有资产由谁监管。

“首先是要明确国有资产授权,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还要明确国有资产的管理者,这牵扯到今后国有资产增值保值问题。”白冰说。

“我们的主管单位本身就已经是一家企业,彻底解决了转企改制后出资人主体的问题。”中国电力出版社社长宗健对记者说。改制后的中国电力出版社采用新名称“中国电力出版社有限公司”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并将继续使用“中国电力出版社”作为其简称。该公司是国家电网公司出资设立、具有独立法人资质的有限公司。

但这一情况对其他部委出版社并不适用。由于各部委不能作为出资人,因而改制前首先要明确出版社的出资人是谁。

按照相关规定,改制后的出版集团公司财务关系在财政部单列,由财政部履行国有资产的监管职责;而转制后的单个出版社,资产财务关系则暂时由原主管、主办单位“代管”,出资人问题依然是个难点。

据透露,决策层正在考虑改企后按照一定资产规模,由国资委委托中宣部进行代管。不过这一国资监管模式最终是否采用,目前尚未获得确认。

物资出版社社长王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出版社的出资人可以有多项选择,他认为出版集团、国有控股公司、国有其他事业单位、国有行业社团组织以及其他市场主体几种选项都可以探索。亦有学者建议,由原主管、主办单位成立资产管理公司,对持股企业派出董事、监事,形成规范法人治理结构,以企业方式管理下属企业和资产。

业内人士指出,改制过程往往是经济犯罪的高发期,新闻出版业恐怕并不会特殊。改制中最需要防范的,是所谓管理层参股或收购,在中国国情下,由于出资人的缺位,作为全民所有或者国有的资产没有具体的代表人,管理层也即单位领导在股份化改革的过程中,在没有监督、没有制衡的条件下进行运作,最大限度地体现自己的利益,这是最值得警惕的。

(责编许圣如)

猜你喜欢
部委出资人出版社
我等待……
实际出资人能否排除强制执行?——兼评股权变动模式
江苏省苏州市粮食局 履行国有粮食企业出资人职责
中央部委为2018年工作“划重点”==PDF为图片
试析隐名出资的特征
今日華人出版社有限公司
民告官,这些部委缘何败诉
国家出资人代表对国资委的公法责任研究
十四部委启动全国节能宣传周
4部委发文规范轻型车排放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