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近日突然关闭莫斯科最大的华商市场———切尔基佐沃市场,上百名讨要货物的华商因“违反移民法”被拘留,莫斯科华商人心惶惶。中俄贸易十几年的“灰色清关”问题靠这种简单而粗暴的手段来解决,既有伤俄中民间和气,更有损俄方的声誉。
上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生活用品奇缺。当时,为了让中国商品尽快进入俄罗斯境内,俄罗斯海关委员会默许背景复杂的“清关”公司为货主代办业务手续,以绕过繁琐的海关手续和关税。这种做法衍生出了困扰中俄贸易十多年的“灰色清关”问题。
“灰色清关”导致俄罗斯大量税收流失,俄政府的打击力度近年不断加大。当前,俄罗斯深受金融危机冲击,更不能眼看着“白花花的银子”收不上来。这是俄政府此次决心对切尔基佐沃市场采取措施的主要原因。
但是,“灰色清关”屡禁不止,主要原因还是俄内部一些官员及其既得利益集团的阻扰。此外,相对于手续繁琐复杂的“白色清关”,“灰色清关”简单方便,这也让一些华商产生了“花点钱、办事快”的依赖心理。
彻底解决这个问题,仅在华商身上下工夫并不能治本。俄罗斯有关当局应当双管齐下,一方面加强内部管理,不给靠“灰色清关”发财的官员可乘之机,严厉打击那些借此发财的官员。
另一方面也要为华商的转型创造条件,帮助华商从“灰色清关”中解脱出来,为他们提供一个更良好的经商环境。事实上,没有一个华商愿意长年累月如此提心吊胆地做生意。
对广大华商来说,也应及时改变在俄经商的观念。虽然“白色清关”手续更复杂,费用可能也更多,但从长远看,要在这个市场中站住脚,有较大发展,就不能只按“潜规则”来办事,就不能只想着占小便宜。
在华商问题上表现出的鲁莽,是俄罗斯对中俄经贸关系不够重视的体现。俄罗斯每每打击走私行为,受伤的总是华商。俄罗斯民间,包括一些政府官员对华商也存在着不少偏见和歧视,防范心理近年来也在不断加重。
俄罗斯人不应当忘记,当年华商将价格低廉的中国的商品源源不断地运往俄罗斯,帮助俄罗斯人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刻,这样的民间贸易也使双方获益非浅。
可是,近年来,俄罗斯却频繁传出华商受到不公平待遇的消息。几乎每个华商都能说出一两起被警察敲诈、光头党威胁、官员索贿,或者是货物被查扣的经历。他们的财产和人身安全经常难以得到保障。
不改变这样的对待华商的态度,华商对俄罗斯的市场就不会有信任感,中俄贸易也就很难跨上一个更高的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