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荣霞
对外传播的目标受众生活在世界上不同的国度,他们与我们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宗教信仰、思维习惯、语言环境、社会制度等,我们的对外报道要让他们理解、接受和认同,就要讲究传播艺术,而这种艺术在以文字报道为主的对外媒体上更多地体现在对外报道的写作手法上。
讲述中国故事
生活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的人,都是有故事的;发生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的事,也都是由人构成的,有人就有故事。我们的对外媒体就是要将发生在中国的人与事的故事讲给国外受众听。通过中国民众的一些平凡而又生动的故事,让他们了解中国,了解中国人的价值观,了解中国民众的生活状态与生活态度,从而加深相互之间的理解。
这其实已是外宣人士的共识。中国外文局副局长黄友义认为,当前中国的对外传播,必须针对对象国的风俗,用当地人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去讲述“中国的故事”。其实,每个人都是一个故事,“以小见大”从个体的小窗口来反映整个中国人的精神面貌,中国人的生活态度,更容易被对方接受。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俄东中心俄语广播部主任范冰冰认为,不能硬性地传播,要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去跟国外交流,让他们能够理解我们、认识我们,正确客观地评价我们。
那么,这个中国故事该如何讲?首先我们要找到中国人和外国人的共同点,这样才能让他们容易理解。比如,我去湖南采访计划生育,那么如何让外国人通过我们的报道来理解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呢?长期以来,外国人对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一直不理解,甚至存有偏见,我的报道就要既讲清楚计划生育政策,又要解除外国人的误解。我在写这篇报道时,没有强调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的条文,没有写这项政策在农村是如何贯彻落实的,而是把湖南农村村民实行计划生育后的生活状态及生活态度通过故事写出来。从他们的故事中,可以看到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村民富裕了,人口质量提高了。生活富裕和人口质量是每一个国家都追求的目标,这就是中国人和外国人的共同点,这样他们就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了。
一本小说、一篇文章能不能吸引人,在于故事的开头能不能抓住读者。同样,对外国人讲中国的故事能不能吸引外国读者读下去,也在开篇。无论报道什么内容,开头要讲故事,要有具体的人物,要有具体的事件,这样才能吸引读者读下去。比如,我在写一篇《银行争夺理财市场》的报道时,开头写了中国一个普通家庭有一定存款但不知如何理财的苦恼故事,既引出了理财的主题,又会让读者关心他们后来的故事,毕竟理财问题是世界各国人民都面对和关心的问题。《北京周报》的报道大多采用了这种方式。《中国日报》也是同样的做法,他们在消息写作中,导语一般都是从具体人物开始,写作讲究故事性,避免海外读者产生抵触情绪。
对外传播中,我们不仅讲中国人的故事,还讲在中国的外国人的故事,从而达到介绍中国的目的,这也是对外传播中的报道艺术。比如,我到青海采访,要报道那里的投资环境,就采访了一个美国人,写了他在中国青海做生意的故事,写了他遇到的各种事情,他的生意,他的生活等,不是单纯地介绍硬环境和软环境,不是单纯地介绍各种优惠政策,而是将这些融入到这个美国人的故事中。写国外受众熟悉的人的故事,更能让他们接受和理解,更好地认识中国。
让读者产生共鸣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们生活的地球越来越成为一个地球村,世界就是一个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里,人与人之间需要交流与沟通,国与国之间也需要交流与沟通。我们的外宣媒体就是这种沟通和交流的平台。因此,我们的对外报道不是单向地向国外宣传中国,而是介绍中国,让世界认识中国,这是一种沟通和交流,而只有产生共鸣才能达到沟通和交流的效果。然而,如何让我们的对外报道使国外读者产生共鸣是对外传播的另一种艺术。
在美国,奥巴马当选了美国总统,但他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人,他也是一个人,他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喜怒哀乐。他竞选演说和就职典礼穿什么品牌的衣服,设计师是谁,都是媒体和公众关心的话题。但在中国会不同,媒体和公众不会关心中国领导人穿什么衣服和品牌设计师的问题。这是思维不同,文化的差异。但是,我们的对外报道就要模糊甚至消除这种差异、这种不同思维,找到共鸣点。比如,我在专访某省省委书记时,标题用了《我喜欢我目前的工作》,是从一个人的角度去写,而不是从一个高官的角度去写,不仅写了他在工作中的快乐和痛苦,还写了他的个人生活。我在文中写道:“目前是我一个人在湖北,全家人都在北京。妻子刚退休,也许会过来。自从到湖北以后,就没有节假日了,也不能常回家。只有到北京开会时才能顺便回家。”文章发表后,很快被外电转载。一个省级职衔,不过只是他的职业,他和普通人一样也有着自己的生活和乐趣。一个高官的普通生活,让读者产生了共鸣,这样就收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以人为本”,就要回归到人的需求,包括精神需求,在人与人的精神层面,或者心灵沟通上去找到切入点,这样才能引起共鸣,这在对外传播中很重要。
让读者产生共鸣有一个新闻写作上的技巧,就是第一人称的使用。当你亲历某事件,向读者报道时,会让读者感到亲切自然。我曾经写过一篇北京交通拥挤的报道,当时用了第一人称的写法,把自己每天上下班出行的亲身经历写进去,展现给外国读者一个真实的、发展变化中的中国,以及正在经历着变化中的问题的中国。读者表示说:“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中国,很可爱的中国。”
但是,这种写法绝对不适合任何内容的报道。有一年我写了一篇关于“3·15”消费者权益日的报道。在写这篇报道时,我觉得有故事才会生动。正好我刚刚遭遇到和许多消费者一样维护自己权益的事,因此,我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写法,把我自己的故事写出来。没想到,外国专家对此提出异议。他认为,写这种维权的文章,恰恰不应该用第一人称,会让人感觉不公正。本以为自己的经历会让读者产生共鸣,结果却相反。因此,我们在写对外报道时,要了解外国人的思维方式,根据他们的习惯,恰当地使用第一人称,这也是对外报道中的一种艺术。
全方位多角度寻找共同话题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国际上对有关中国的信息需求越来越大。因此,在对外传播中,要有针对性,要全方位多角度寻找共同关注的话题,做大、做深、做透,只有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对外传播效果。
热爱和平、保护环境、生态建设、扶贫济困、抗御灾害、发展经济、医疗保障、抢救文物、妇女地位、城乡差异、法制建设、产业调整、投资环境、旅游事业,等等,这类话题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要多角度寻找和开拓话题、谋篇布局。比如,我们在报道中国的医疗改革时,由于中国的医疗体制与国外不同,他们不能感同身受,因此不是一篇文章就能说得清楚的,那就需要全方位多角度去报道。我在做这个报道时,以三篇文章构成。第一篇讲中国医疗的现状,第二篇讲前20年的医疗改革及改革为什么会失败,第三篇讲当今医疗改革的目标,再配上相关资料(中国的医疗体制、中国的医疗保障体系、部分国家如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日本的医保制度)。多方面、多角度地组合报道,这样就有助于读者的理解了。
报道国际问题是国际化的新闻周刊必不可少的元素。为了提高国际问题的报道水平和质量,《北京周报》在2002年进行了改革,一是组建了一支高水准的专家队伍,二是开辟了“国际焦点问题三人谈”的专栏。比如,我们在“焦点问题三人谈”中讲“9·11”事件后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时,请了当时在国际问题研究领域的权威专家杨成绪(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阎学通(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夏兆龙(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副主任)三人从不同角度去论述,做到了高水准、客观、公正,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得到使馆、驻华外国人以及国外读者的认可和赞许。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与发展,中国越来越被世界所了解,也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中国和世界距离越来越近,外国读者对中国的了解会越来越多。因此,我们的对外报道也要不断提升,不断探索对外报道的艺术,努力使我们的对外报道让外国人听得懂、听得进、感兴趣,从而客观地认识一个真实的中国。
(作者系《风度》杂志执行总编)
责编:张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