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俄罗斯电影业的崛起

2009-07-14 09:54刘建荣
电影文学 2009年11期
关键词:崛起业绩效益

刘建荣

[摘要]俄罗斯电影业在经历了前苏联解体、政局动荡、经济恶化、西方低俗影片破坏性倾销等多方面打击而跌入破产的炼狱洗礼后,经过政府的大力改革,电影人的执著奋斗和全国人民的热情支持,终于在新世纪跃出了低谷,并且以骄人的业绩引起了世界的关注,展示出俄罗斯电影在影坛上的重新崛起。

[关键词]俄罗斯电影业;效益;业绩;崛起

俄罗斯民族拥有深厚的文化艺术根基,扎根于如此根基上的俄罗斯电影曾以鲜明的思想性、精湛的艺术性和优美的观赏性引领了世界电影业的发展。但是随着上世纪90年代初前苏联的解体,俄罗斯联邦政局动荡、经济恶化,再加上西方,尤其是美国低劣影片的倾销,给俄罗斯电影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使俄罗斯的民族电影业跌入史无前例的深渊。

有着倔强不屈的伟大俄罗斯民族精神的电影人凭借着对电影事业的执著和热爱进行着顽强的奋斗。他们的爱国精神不仅感召了所有的俄罗斯人民大众,更增强了政府振兴民族电影产业、重树大国风采的决心。于是,从1995年起,俄罗斯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大力推进改革:如通过了《建立和支持国产电影的联邦社会经济基金会》《保护和发展国产电影发行、提高电影为国民服务水平的措施》等决议;1996年还颁布了《俄罗斯联邦国家电影支持法》和《国家电影法》等政策法规;2001年出台了“俄罗斯文化”发展纲要;2002年推行了“关于国家支持发展民族电影生产的措施”等。总之,通过对电影厂实行股份制,对电影生产实行国家订购制,成立专门的发行机构,吸纳西方的商业化运作理念,搞活流通领域,改造电影院,开设电影网络等措施,理顺了电影生产、发行及放映之间的关系;通过减少审批程序,降低税收标准,拓宽融资渠道,实行重点资助,遏制国外影片的入侵,加大民族影片的宣传力度等措施,促进了国产影片的生产,保护了民族电影业的发展;通过鼓励产品创新,拓展创作手法和题材,提倡创作符合国家利益和社会利益作品等措施,提高了国产影片的质量,适应了俄罗斯电影市场发展的需求。

随着俄罗斯国家和政府对电影业的大力支持,也由于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逐步好转,通过深怀强烈爱国激情和执著敬业精神的电影人的顽强奋斗,再加上全国民众的热情支持,俄罗斯电影终于不负众望,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有很大的提高,不少优秀的影片在世界影展中屡获嘉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1995年由尼基塔·米哈尔科夫导演的《烈日灼人》获戛纳电影节大奖,它给遭受重创的俄罗斯电影人以希望;鲍德罗夫于1 996年完成的《高加素俘虏》不仅在戛纳、卡罗维发利及俄罗斯的塔夫尔电影节获得多个奖项,还获得奥斯卡最佳外国语片奖提名;1997年在第54届威尼斯电影节上,小丘赫莱拍摄的《小偷》再次向世人展示了俄罗斯电影的重生,阿·巴拉巴诺夫推出的《兄弟》在芝加哥电影节上获最佳男演员奖;1999年米哈尔科夫导演的《西伯利亚理发师》再次引起世界轰动。这一切都预示着俄罗斯电影在沉寂之后的复兴。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俄罗斯政府不断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投入,为实现“向世界讲述俄罗斯,将俄罗斯引向世界”的夙愿,开始注意提高俄罗斯电影的国际声望,积极推行“走出去,请进来”的战略。2005年俄罗斯在38个国家举办了电影周和电影节;2006年在中国举办了俄罗斯影片回顾展、上海国际电影节俄罗斯电影展、第八届长春电影节俄罗斯青年导演影片展映会、俄罗斯电影周等;2008年再次在中国举办了俄罗斯电影周。另外,为增进国际交流,全面展示俄罗斯的优秀影片,每年在莫斯科举办国际电影节,使俄罗斯的民族电影频频引起世人的关注,并以骄人的业绩重新崛起在世界影坛上。

2000年索库洛夫的《火神》获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奖,素洛维约夫的《柔情年华》被评价为“上世纪90年代俄罗斯社会的百科全书”,“HTB-普罗菲特”公司推出的《俄罗斯暴动》在塔夫尔电影节上获得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音乐奖共3个单项奖,2002年共生产电影60多部,其中罗戈日金导演的《布谷鸟》获莫斯科电影节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国际影评人以及观众最喜欢的影片四项大奖,安德烈·冈察洛夫斯基执导的《精神病院》获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瓦列里-托多罗夫斯基执导的《情人》获圣塞瓦斯蒂安电影节最佳编剧及最佳摄影奖,萨吉多娃执导的《恋爱成功,丽丽亚》获洛迦诺电影节金奖,《俄罗斯方舟》在多伦多电影节上获最佳视觉效果奖;2003年共拍摄了70多部影片,其中安德列·泽亚根索夫执导的《回归》获得了威尼斯电影展最佳影片、最佳电影配乐金狮奖和最佳处女作奖,索库洛夫的《父与子》在戛纳电影节获最佳影片奖,鲍勃罗娃的《奶奶》在卡罗维发利电影节获最佳导演奖,年轻导演安德烈·兹维亚金采夫的《回归》夺得第60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和最佳新人导演奖,穆拉德·伊勃拉基姆别科夫的《石油》获得银狮奖,小阿列克谢·格尔曼的处女作《最后一列火车》获评委会特别提名奖,青年导演鲍利斯·赫列勃尼科夫和阿列克谢·波波格罗勃斯基合拍的《卡克杰别里》在莫斯科国际电影节获评委会特别奖,西多罗夫的《老太太》获俄罗斯塔夫尔电影节金玫瑰和最佳处女作奖,而著名的《第九连》是俄罗斯少有的大制作,倍受国人推崇,普京称其为“天才的影片”,《反恐战线》更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上一举夺下最佳男演员、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摄影四项大奖,并于随后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2004年《自己人》获得莫斯科电影节大奖;2005年拍摄了100多部影片,其中《惩戒营》《军训生》《联合的时代》以及《调音师》荣获圣彼得堡俄罗斯电影节大奖;2006年共生产影片160多部,其中《四》获鹿特丹电影节最佳影片奖、西雅图电影节和布宜诺斯艾利斯独立电影节最佳新导演奖,宗教题材的《岛》在俄罗斯电影科学院“金鹰”奖中获最佳影片、导演、编剧、摄影、男演员、男配角等共6个奖项;2007年由尼基塔·米哈尔科夫导演的电影《卜二怒汉》获得第64届威尼斯电影节特别奖和最佳故事片奖,薇拉·斯托洛日娃的《和家庭动物去旅行》获得第29届莫斯科电影节最佳影片奖,斯坦尼斯拉夫·戈沃鲁辛的《女演员》则获得了俄罗斯影视“金鹰”及最佳电影女主角奖。2008年《陌生的亲情》获上海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爵奖,安娜执导的《美人鱼》获得圣丹斯电影节的“世界电影剧情类导演奖”和柏林国际电影节的“费比西国际影评人奖”;2009年《护宝娇娃》被国外媒体称为“凝聚着俄罗斯电影的野心”将会给世界影坛带来更大的震动。

这一时期的作品不仅在数量和质量上有了突破性进展,而且创作题材也从前苏联解体后一味迎合西方市场审美情趣的畸形角度转向了歌颂自由、人性、光明和现实的健康向上的方向,出现了向苏联影片优秀传统的回归·同时贴近大众,描写俄罗斯社会的真实生活,强调爱国精神和人道主义;创作风格也呈现多样化趋势,如,米哈尔科

夫的帝国风格,格尔曼的魔幻现实主义,穆拉托娃的黑色现实主义,索库洛夫的死亡现实主义,泽亚根索夫的新现实主义,乌奇杰里的心理分析,泽里多维奇的后现代主义等。创作手法紧随时代,充分借鉴好莱坞的情节曲折、动作激烈以及特技效果等制作方式,积极利用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制造出了令人痴醉的现代蒙太奇场景,大大迎合了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令年轻观众为之折服,也令中老年影迷为之惊叹。此外,还不乏一些大胆的艺术创新,如,大导演苏古洛夫只用一个长镜头拍成了长达96分钟的《俄罗斯方舟》,成为2002年世界各大影展的传奇,也成为俄罗斯新世纪电影业的骄傲。

优秀的影片配上现代化的电影院——华美的装饰,舒适的坐椅,高档的音响,很多民众被其所吸引,看电影又成了人们的时尚,俄罗斯因此也恢复成了著名的电影爱好国。与之相关的电影拍摄基地,电影拷贝出租、出售业务,电影院的装修翻新和新建工程,电影人员的培养和就业,电影资料的印刷和出版……总之,所有与电影相关的产业都出现了朝气蓬勃的喜人景象,这不仅带动了经济的发展,更为民族电影业的腾飞汇聚了巨大的潜能。

日趋兴旺的俄罗斯电影市场蕴藏着的丰厚商业利润吸引了更多的投资商加盟。除了传统的政府和电影公司外,各大电视台、私营公司、国外影视公司等也都纷纷注资拍摄电影,而且收益颇丰。如政府投资拍摄的《俄版美女007》;美国20世纪福克斯影视公司拍摄的《守夜人》于2004年一问世,便获得了1600万美元的票房,CTC电视台投资的《第九连》以2460万美元荣登2005年票房收入排行榜冠军,圣彼得堡民营CTB电影公司拍摄的《兄弟》,“HTB-普罗菲特”电影公司拍摄的《喀山孤女》《俄罗斯暴动》;2006年初上映的《守日人》更是以3200万美元的收益刷新了票房纪录,还有跨国联合制作的《西伯利亚理发师》等也都取得了不错的业绩;2007年《美人鱼》取得了130万美元的不俗票房了;2008年反恐动作大片《密码疑云》仅上映4天就创下了超过1500万的票房佳绩,被认为是俄罗斯挑战好莱坞商业电影的号角。不同渠道竞拍电影,形成了竞争态势,不仅利于市场优化,更主要的是能够大大地促进俄罗斯电影业的健康发展。

目前,俄罗斯的电影创作力量已经形成了老、中、青互相促进,协同发展的格局。智慧的俄罗斯电影人利用新思想、新知识和新技术把现代与传统、本土与外来文化完美地结合起来,既保留了前苏联电影画面优美、主题健康的优良传统,又吸收了西方电影情节曲折,动作激烈等特技效果,创造出了异彩纷呈的优秀作品,不仅吸引了本国观众的目光,而且受到了国际市场的瞩目,显示出了蓬勃发展的辉煌前景,预示着俄罗斯作为电影强国的再次崛起。

猜你喜欢
崛起业绩效益
草粉发酵 喂羊效益高
莲鱼混养 效益提高一倍
一图读懂业绩说明会
朗盛第二季度业绩平稳 保持正轨
主要业绩
冬棚养虾效益显著,看技术达人如何手到“钱”来
果园有了“鹅帮工” 一举多得效益好
三生业绩跨越的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