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解“最后一公里”难题

2009-07-13 09:41
文化月刊·遗产 2009年6期
关键词:公共资源最后一公里公共交通

吴 江

最近有两条与自行车有关的新闻:为解决公共交通“最后一公里”难题,武汉市青山区建成自行车免费租赁异地存取的出行系统。目前,活动试行已经半年,投放的1000辆自行车无一丢失和损毁;去年5月,杭州运行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将自行车纳入公共交通领域,破解交通末端“最后一公里”难题。由于收效不错,杭州准备增加投入自行车,使之达到5万辆。

应该说,城市为市民提供免费自行车租赁,确实极大的方便了市民的出行,也是解决公共交通“最后一公里”难题的恰当方式。当然,对于免费自行车是否会丢失和损毁,也确实是合理的担忧。当公共自行车可以被免费使用时,假如市民缺乏起码的自律,自行车的确难免遭遇丢失和损毁的命运。现实中,一些地方推出“免费伞”活动,最终却因为“有去无回”而黯然收场,无疑令人心有余悸。

不过,假如因为免费公共自行车可能被滥用,可能遭遇丢失损毁命运便视之为禁区,假如公共自行车的推行因此而遭遇阻滞的话,则未免是一种因噎废食的做法。在这方面,武汉和杭州已经做出了成功的表率,它们的经验表面,“非盗即损”并非免费公共资源的必然结果。

不难设想的是,当免费公共自行车真的给市民公众带来了极大的出行便利,并成为市民的公共福利时,公众市民当然没有理由去和自己的便利和福利过不去。打一个比方,当一座城市的所有自行车都成为不上锁的公共资源时,根本就无所谓丢失,甚至连偷车贼也将因为没有销赃市场而彻底消失。从这个角度来看,公共自行车丢失和损毁的现象,倒是极有可能与公共自行车免费租赁的推行力度不够大有关。

事实上,假如对公共自行车免费租赁的推广事先做好对市民公众的宣传工作,让市民认识到这一公共资源的共享性与便民利好的话,市民显然会更多的去自觉维护这一资源,从而形成对于滥用行为的有效制约。另一方面,公共自行车免费之后并不代表不能进行有效的管理,对于公共自行车的管理其实完全可以通过公交地铁卡等形式对借用者进行登记,并在归还时予以注销,借而不还的市民不仅将可能被列入信用黑名单,更不难被追究责任,付出赔偿。可见,只要管理得当,免费公共自行车完全可以做到扬长避短,完美解决公共交通“最后一公里”难题,也完全可以期待。

既然公共自行车免费租赁已被一些城市证明是成功的,这一改善城市交通、造福公众市民的善举当然应该得到推广,而不必因为一些可能存在的问题而畏首畏尾,缩手缩脚。

猜你喜欢
公共资源最后一公里公共交通
城市轨道站点公共交通一体化衔接分析
盆景乎?风景哉?
在未来,我们不需要路
二次规划在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工程中的应用
广东:基本建成公共资源交易平台
北京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信息系统项目
不能简单将高校资源变为公共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