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标准的研究现状综述

2009-07-09 06:15吴智育
学理论·下 2009年6期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吴智育

摘要:心理健康的标准一直存在争议,其原因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复杂问题,其研究存在不同的模式、原则和价值取向。本文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研究,结合大学生的特点,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提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1.有适度的安全感、正确的生存意识以及良好的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2.了解自我,悦纳自我,不断完善自我。3.接受他人,善与人相处,人际关系协调和谐。4.正视现实,接受现实,改造现实。5.热爱生活,乐于学习与工作,追求人生价值。6.能协调与控制情绪,保持心境良好。7.人格完整和谐,并不断完善人格。8.智力正常,智商在中等或以上,自觉开发智力。

关键词:心理健康标准;取向;科学发展观

中图分类号:B841.7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14—0058—04

心理健康标准一直是学界争论和关注的焦点。人们对心理健康标准还没有统一的认识。这正如卡普兰所说:“许多人都试图定义心理健康,但是这是一个混合的领域,难以给予精确的定义,它不仅包含知识体系,也包含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以及人际关系的质量。”①尽管如此,西方一些学者包括一些著名心理学家如弗洛伊德、马斯洛等都对此进行过阐述,我国学者也进行过论述。

一、心理健康标准研究的几种理论模式

(一)精神分析学派健康人格模式

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以病态人为研究对象,他提出了本我、自我、超我三合一的人格结构。本我追求快乐,超我追求完美,而自我追求现实。他认为心理变态的原因是由于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的冲突所造成的,健康人格的核心就是要达到自我不再受本我的冲击和超我的压抑,而成为一种协调的综合力量。因此,其心理健康的模式是从心理失调者身上反推出来的,克服病人的心理障碍是获得健康人格的途径。

弗洛姆作为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人是社会文化的产物,人的任何行为都是特定历史文化的结果,注重对现存社会的变革。他把性格的倾向分为两大类:生产性倾向和非生产性倾向。其中非生产性倾向包括接纳性倾向、剥削性倾向、贮藏性倾向、市场性倾向、恋尸性倾向等都是不健康的、病态的人格特征。生产性倾向也称创造性倾向,是健康的。所以他便把心理健康的研究重点放在对“创造性倾向的人”的心理特征的探究上。他认为“创造者”有四个特征:(1)拥有创造性爱情;(2)具有创造性思维;(3)有真正的幸福感;(4)以良心为其定向系统。

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他以本能的发展,解释人格的发展。把复杂的性格形成和改变,归因于本能的——心理性欲的变化。他认为人格的发展是命定的,人格发展只是本能的展开,环境和社会因素处在次要地位。弗洛伊德忽视社会文化因素在健康人格形成中的作用是错误的。而弗洛姆认为人格发展的决定因素在于社会各种客观条件,他强调了社会生产和分配方式等客观条件对人的影响,因而其观点接近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但他只是部分吸收了马克思的观点,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二)人格特质论的健康人格模式

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是面向健康人的,很少涉及精神病人。他主张从人的行为内部动力组织来研究人格特征。奥尔波特认为,健康人是在理性和意识水平上活动的,他们的视线是指向当前和未来,激励他们活动的力量是能够意识到的,是可以控制的。这表明,“成熟的人”能够把握自己的生活,并且对现在和未来充满理想,生活有目的性。他提出心理健康的六条标准:(l)力争自我的成长;(2)能客观地看待自己;(3)人生观的统一;(4)有与别人建立亲睦关系的能力;(5)具有现实性的知觉;(6)具有同情心和对一切有生命的爱。

奥尔波特直接从个体行为特点出发探讨人格问题,开始量化的对健康人格的研究。他的一些测试至今仍被广泛使用。但从总体上说特质理论未能对健康人格做出动态的解释,而只是对人格的结构进行了详细描述。

(三)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健康人格模式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在批判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他们的基本观点是:真正的心理健康者,应该是其内心世界极其丰富,精神生活无比充实,潜能得以充分发挥,人生价值能够完全体现的人。

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的人”模式:马斯洛是人本主义心理学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他把以自我实现为奋斗目标的人称为心理健康者,而只有心理健康的人才能充分开拓并运用自己的天赋、能力和潜力。他相信所有的人都具备达到心理健康的先天素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任务就是帮助人们使这些潜能得以实现。1956年马斯洛提出“自我实现者”的13个标准:(l)接受自己、别人和自然的能力:(2)深厚的人际关系;(3)对现实的充分知觉及与现实的合宜关系;(4)常见常新的鉴赏力;(5)独立于文化和环境之外的自主性;(6)创造性;(7)民主的性格结构;(8)高峰体验;(9)再神化;(10)帮助人类的使命;(11)深厚的友谊;(12)伴有同情心的幽默感;(13)强烈的伦理意识;(14)独处的需要。

罗杰斯的“机能完善的人”和“未来新人类”模式:罗杰斯认为,人人都有自我实现的成长倾向和需要,它是生命的驱动力量,它使人更加复杂化、更具有自主性和社会责任感,从而使人成为心理健康的人或“机能完善的人”。1951年他提出“机能充分发挥型人”的特征:(1)接受自身体验的意愿;(2)对自我的信任;(3)自我依赖;(4)作为人而继续成长的意愿。

弗兰克的“超越自我的人”模式:弗兰克认为,人在任何情境下,对自己的行为都是自觉选择的。对人生意义、理想或目的的自觉探求,是心理健康者的基本特征。他指出“超越自我的人”具有这样的特点:能够有意识地选择和驾驭个人的生活;对自己的生活负责;不怨天尤人;不把自己的不幸归于父母或社会;定向于未来;献身于工作;具有给予爱和接受爱的能力。

几乎每一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都看中人性中的积极面,大都同意柏拉图和卢梭的人性本善的理想主义观点,注重使人类获得他们充分发挥潜力的条件。认为人的人格具有无限发展的可能性,人有实现自己潜能、不断超越自我的能力。这些理论受到普遍欢迎。但批评者常常认为这些理论缺乏经验主义的支持。还有人指责马斯洛有关自我实现的结论是以很少的样本为依据的,方法论上存在问题。

(四)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健康思想

中国古代没有明确的关于心理健康的具体标准,但涉及到心理健康及其相关问题的论证内容却十分丰富,其中以儒、道、医为主。牟宗三先生认为,在中国文化大动脉中终极关心的问题就是“教人如何真正成为一个人,如何成就一个完美的人格”。②孔子曰:“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③这表明,符合社会行为的标准,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的人,在儒家看来是心理健康的人,即仁义之人。道家思想不同于儒家,它崇尚超脱社会常伦,把复归自然当作是寄托身心的最高境界,超脱于人际的协调,直接指向天人合一。《道德经》曰:“孔德之容,惟道是从。”④道家认为:清净无为,恬淡去欲,复归自然才是心理健康。而中医养生文化结合儒、道及其他各派哲学思想的精髓形成了一套内容丰富的心理健康原则和保健方法,诸如提倡形神并养,以养神为主,以静制躁,节欲适度,动静结合,阴阳平衡,顺时调神等等。聂世茂在研究《内经》后总结出九条标准,即:(1)经常保持乐观心境,“心恬愉为务”,“和喜怒而安居处”。(2)不为物欲所累,“志闲而少欲”,“不惧于物”。(3)不妄想妄为,“谣邪不能惑其心”,“不妄作”。(4)意志坚强,循理而行,“意志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5)身心有劳有逸,有规律地生活,“御神有时”,“起居有常”。(6)心神宁静,“恬淡虚无”,“居处安静”,“静则神藏”。(7)热爱生活,人际关系好,“乐其俗”,“好利人”。(8)善于适应环境变化,“婉然从物,或与不争,与时变化”。(9)涵养性格,陶冶气质,克服自己的缺点,“节阴阳而调刚柔”。⑤

2000多年来,中国心理健康思想是在个人统一于社会及人复归于自然的非对立心理健康思想的融合之中发展的,中医文化进一步强化了心理健康观中“和”的意义。辩证地看,以“和”为中心的心理健康思想通过血缘关系的无限延伸和凝化,以超强的内聚力支撑着整个中华民族的稳定发展,创造出了辉煌的中国传统文化,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禁锢了个体自然性的发展,过分强调遵从社会规范,同化于自然,在人文精神上逐渐显露出萎缩、麻痹的特点。

纵观中外各学派对心理健康的研究和描述是多角度、多层次的,其研究结论也极其复杂,而且某些观点之间还存在分歧,又有相似之处。这充分说明对心理健康标准的界定很困难。

二、研究心理健康的不同原则

1.统计学原则:可称为众数原则。它是以统计学正态分布理论为基础,以接近平均值为正常的标准,偏离正常为变态。正常与不正常为一条连续的曲线,该曲线的广大中间地带是正常的,而两端则是偏离正常的。这种以多数人的心理行为为正常的基准,在心理测验中普遍应用。心理测验量表编制之初,其设计假设的前提是人的心理状况遵循正态分布的,以此为工具的测量必然也遵循统计学原则。

对“众数原则”历来存在异议。这种异议主要来自一些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其代表人物马斯洛认为:人生而就有天性,天性本善,至少也是中性的。但人的天性需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才能发展成现实的人格或心理品质。如果环境条件提供了适宜的发展土壤,人就能顺其天性发展出良好的人格或心理品质。环境条件如果与人的天性所要求的不一致,就有可能阻抑、扭曲了人的天性,发展出不健全的心理品质。在极端的情况下,可能一个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文化条件本身就是异常的,压抑人性的。在此条件下大多数人都可能不能顺其本性发展,结果出现多数人心理不健全的情况。这样,大多数的心理就不健康。而再以此作为衡量心理健康的标准,就是荒唐的。另一方面,统计学标准把偏离平均数的两端,多视为异常。它可能把高智商的天才与低智商一同视为变态,由此可见统计学标准的局限性。

2.生理学原则:即病因症状的检验原则。此观点以精神医学研究为基础,认为正常人不应该存在变态的症状行为,所以心理行为变态都是某些精神疾病影响的结果,都可以在患者身上找到生理、生化神经、遗传等器质性原因。此标准较为客观、准确可靠,但这一标准适用范围较窄,主要用于临床筛选严重的心理障碍患者。但无此类病因与症状者并不能都被认定为心理健康。因为现实中多数心理障碍和心因性精神病查不出生理上的器质性病变。

3.机能水平原则:这种观点认为,健康时的心理机能是能够充分发挥的,水准也高,而病态的心理机能偏低。因此,能灵活行使其自身所具有的全部机能时则为健康。机能水平发挥越高,价值越大。但是,人的机能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系统,因此,在评价个别或部分机能时,应把它置于整体机能中去考虑,关键是发挥其整体机能作用。例如:一个人的记忆机能运转很好,但记忆仅是整个心理机能的一部分,离开对整体的评价就无法说是记忆的功效。有些神经症患者的仪态、行为可以说与常人无异,但其学习、工作效率很低,整体机能不足,故其心理是不健康的。

4.价值观原则:该观点认为,与统计学原则不同,大多数人的心理行为不一定都正常,而少数人的心理行为也不一定都异常。如何判断异常与否取决于一种价值观。心理健康概念中包涵人们的价值判断。这种情况很复杂,我们可以从以下三种情况分析。一种情况是人们常常把心理不健全混同或部分混同不道德。例如欧洲中世纪后期,不少女巫被看成是与撒旦勾结而遭放逐甚至被处死。我国有“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⑥的说法。人们认为,一个人如果不是心术不正,妖孽就不会找到他身上来。至今很多人还认为得了心理疾病不仅是不幸的,而且丢人现眼,难于启齿。第二种情况是在心理学概念体系中,性格就包含个人对人对事的态度的成分,这些性格特点本身可以进行道德评价的,如自私、狡诈、傲慢,不仅是性格特点,也是不良品行。第三种情况是把一个人的社会价值与心理健康程度混为一谈。对人类社会历史文化做出贡献的人都是有价值的人,这些人的心理自然应该是健全的。但事实上,一些神经症的人在科学和艺术上具有首创精神并取得了巨大成就,为人类做出贡献。这个问题常令人困惑。价值观原则有很大现实意义。如在严重的自然灾害面前,大多数人表现出焦虑或抑郁反应,但仍有少数人处于泰然自若的状态。而后一种状态对人应对自然灾害有益而被认定是健康的。又如在癔病集群发作者当中总有个别人由于意念坚定而不受感应,对这种人则不能视为异常。价值取向的不同往往使人们对同一人的健康状况做出决然相反的判断,而且各持一词。

5.社会规范原则:它是根据个人的心理行为是否符合社会的道德、法律、风俗等规范来划分心理的常态和变态。由于社会规范受到文化传统、地区、地域、历史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因此社会规范标准有社会历史的制约性,它只能适应某一地区、某一国家、某一历史阶段。另外,有些心理疾病、心理变态者仍能遵守社会规范,所以很难将违反社会规范与心理异常划上等号。

它分别在不同的应用领域中被使用着。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的评价时,每一个原则都有其应用范围。例如,遵循统计学原则的心理测量是快捷、简单了解大多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途径,目前被广泛应用,许多所大学都建立了学生心理档案,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基础。生理学原则在筛选、区分严重的心理疾病的学生时,通过检查学生是否伴有相应的身体症状来判断,具有很高判断价值。但依据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我们应当更重视价值观的原则和社会规范原则,并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因而价值观的原则更适用于大学生。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我们必须考虑人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而且在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发生冲突时,取向社会价值。例如,我们倡导见义勇为,舍己救人,评定这是高尚的行为、健康的表现,而不是“受虐”。社会规范的原则同样也适合大学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要求学生在社会规范中生活,并逐步达到孔子所说的“随心所欲不逾矩”⑦的境界,在社会允许的范围内学习生活,实现自我全面发展,并为社会的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

三、心理健康标准的研究取向

心理健康标准的研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除了心理健康本身的相对性和复杂性以外,心理健康标准研究取向的差异是导致对心理健康标准众说纷纭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人的心态研究取向与人的行为研究取向

人的内心活动要经过外显的行为来表现。这使研究者存在两种倾向:一种关注于人的心态,一种关注于人的行为表现。

以心态研究为取向的学者将心理健康限定在良好心态的层面,强调心理健康与否取决于个人主观的感受,自己感到健康就健康,自己感到痛苦焦虑就不健康。但是人的心态很难被他人感知和测量,而且当一个人无法准确感知自己的心理时,其结果就不可靠;以行为研究为取向的学者则认为心理健康就是外显的行为表现,是以行为的适应和成功来表现的。外显的行为明确,容易被他人测量,具有客观性。但相同的外显行为可能代表绝然相反的心理,这常使以人的行为为取向的研究处于尴尬的地步。多数学者倾向于从心态和行为两个方面评判心理健康。

(二)凡人标准与精英标准研究取向

按照统计学的逻辑,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是正态分布的。心理不健康的人与心理超常健康者都占少数,心理健康者处于中间位置占大多数。于是,产生了心理健康是少数超常人的专利还是多数人的财富两种研究取向,即凡人标准与精英标准。

持凡人标准取向的学者认为人群中的大多数是心理健康的,处于两极的人都是心理不健康的。一个特别健康的人反而也不正常。持精英标准取向的学者将心理健康看成是少数人超常人的专利,他们认为既然存在特别心理健康者,那么,人类就有应该都成为那样,即便是少数,他们代表了心理健康可达到的水平,只有达到这一水平才是健康的。因此,只有少数精英才可能拥有心理健康。没有达到这一水平的众人都是不健康的。精英标准也是理想的标准,是人们的努力方向,也能够激励人的发展。但其把大多人认定是不健康的,健康的占少数的观点,许多人都无法接受。

(三)人格标准研究取向与指标研究取向

从健康人格的研究角度还是确定不同的指标来研究心理健康标准是心理健康标准研究的两种取向。这两种取向各有难处。由于心理现象的复杂性,健康人格的构建很难在生活中实现,往往限于理想的描述。指标确定的取向具有一定的操作性,但也常常由于人复杂的心理使如何确定固定的指标处于尴尬境地。例如有效控制情绪的指标就无从确定,智商测验的结果也受各种因素影响等。

(四)环境适应研究取向与人的全面发展研究取向

环境适应和人的全面发展是制定心理健康标准的基本研究取向。持适应观点的学者强调人的适应性,强调无条件适应环境,绝对顺从社会世态和主流文化,强调心理健康者应该遵守社会规范。持人的全面发展观点的学者强调人的全面发展性,着眼于个人与社会的发展,希望追求最有价值的创造性生活,强调能动地适应和改造环境,通过开掘个人最大心理潜力,满足个体发展的需要,使自己成为崇高、尊严、自豪的人。更多的学者认为科学完美的心理健康标准应该是环境适应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机结合,人应当在遵守社会规范和改革、创新、个性发挥方面找到一个合适的度,在适应中发展,在发展中创造。

四、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心理健康的标准的研究

心理健康标准的制定应当坚持什么取向呢?我认为应当坚持不同学科、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甚至不同地区、不同群体,应当有自己的标准。

对于大学生来讲,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学生为本,区分理想标准和现实标准。理想标准就是发展标准、精英标准;现实标准就是适应标准、众数标准。即让大学生接受,又指明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在于其社会性,个人与社会是对立统一的。个人与社会的统一性在于人的社会性。他指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在根本上是一致的。社会的发展为个人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天地,个人也只有适应社会发展、满足社会需要,才能使自己的“本质力量”得到体现。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自由、和谐发展的理论以及科学发展观是确定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取向的理论基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把大学生的自我实现和社会发展统一起来,以社会文化现状为背景,以民族心理取向为参照。在保证大学生心理相对安宁、幸福的同时,积极鼓励大学生利用一切机会实现自己的潜能,为改造社会中的不文明现象而努力。总括为一句话就是在适应中求发展,在发展中去创造,也即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使自己在适应现实的条件下获得理想的发展。

综上所述,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总结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是:1.有适度的安全感、正确的生存意识以及良好的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2.了解自我,悦纳自我,不断完善自我。3.接受他人,善与人相处,人际关系协调和谐。4.正视现实,接受现实,改造现实。5.热爱生活,乐于学习与工作,追求人生价值。6.能协调与控制情绪,保持心境良好。7.人格完整和谐,并不断完善人格。8.智力正常,智商在中等或以上,自觉开发智力。

大学生心理健康这些标准不是绝对的、静止的,其前半部分对人的现实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描述,后半部分指出了人的心理健康发展的方向,它是对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从不同方面的水平发展的动态描述,体现了人的可持续发展过程。

注释:

①Kaplan,L.,Foundations of Human Behavior,1965,p323.

②张玲等《心理健康研究与指导》,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9页。

③《礼记·中庸》。

④《道德经》第二十一章。

⑤颜世富:《心理健康与成功人生》,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第10页。

⑥《易经》。

⑦《论语·为政》。

参考文献:

[1]毛泽东 邓小平 江泽民 论科学发展[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9.

[2]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9.

[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樊富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5]侯玉基.论现代社会人的思想与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6]陈会昌.德育忧思:转型期学生个性心理研究[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0.

[7]陈家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原理与操作[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8]张玲等.心理健康研究与指导[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9]孔燕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8.

[10]郭建军.成功心理咨询手册[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石银)

猜你喜欢
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指导中专教育的探索与尝试
试析绿色发展对科学发展观的创新
科学发展观指导视角下的工会工作创新与水平提升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村镇规划方案设计思路
浅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与唯物史观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之我见
十八大报告中科学发展观的新思路
科学发展观视阈下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实效性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