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学珍
一、 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老师的品德或威信甚至能决定学生学与不学、喜欢与讨厌某一学科的态度,因此沟通师生情感、达成师生间的双向理解十分重要。作为中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努力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以亲切、友好、大方的教态及幽默风趣的语言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心理状态。课下要有计划地找学生促膝谈心,了解他们的学习态度、困难和体会以及他们对教学的看法、要求。这样能创设良好的语言交际环境,使学生们保持高昂的情绪,思索判断的神态,跃跃欲试的举止,使英语课堂气氛浓郁,生动活跃,从而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语言创新能力。为此,教师要凭自己崇高的道德情操,丰富的智慧,严谨的作风,敬业的精神赢得学生真诚的敬仰和爱戴,并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威望。教师应不断更新教学观念,积极改进教学方法,主动创建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要建立开放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教师的尊重与关爱、信任与鼓励中心情舒畅,充满自信,积极思维,大胆发言,使教学建立在学生自主参与,主动探索的基础上。同时,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表现可作出及时的评价。
二、 运用任务型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任务型教学是国家教育部制定的《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所倡导的一种中小学课堂教学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任务型教学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启发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给他们布置一个任务,即设置一个障碍或困难,让他们动脑、动口、动手,克服困难,用英语完成任务。在任务型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的角度来设计教学活动,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有明确的目标,并构成一个有梯度的连续系列。要使学生在教师所设计的各种“任务”中,能够不断地获得知识或得出结论,从而获得语言的运用能力。
交际能力一般包含三个方面的能力:第一是语言能力,即掌握语音、语法、词汇等语言的形式,也就是有语法能力、遣词造句的能力;第二是运用语言有效地进行交流的能力,即指在预先未知的真实情境中使用语言进行交流,填补信息沟,达到交流思想的目的的能力;第三是社会语言能力,即要求学生对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要有所了解,懂得何时、何地、何种场合、对谁该用什么方式和态度说什么话,要求得体地使用语言,从而达到交流的目的。除此之外,高中阶段书面语大量增加,培养阅读能力对学生的学习和为今后打基础都至关重要。在我国缺少英语环境的条件下,要迅速大幅度地增加词汇量,使学生产生语感,训练他们用英语思维,自由地表达思想进行交际,大量地阅读是一条便捷的途径。阅读是理解和吸收书面信息的手段,它有助于扩大词汇量、丰富语言知识、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和文化。如果说听和读是吸收和输入,那么说和写是产出和输出。只有有足够的输入量,才能保证学生具有较强的说和写的输出能力,为此,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任务,采用小组活动来实施任务。
三、 采用小组活动方式提高学生英语运用能力
在实施任务型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可采用以小组活动导入新课学习和以小组活动促进课文理解来完成任务教学。在导入新课时,教师根据课文内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认知规律特点等进行设计。进入课文教学后,仍然有个如何使小组活动起来的问题。教师诱导得好,犹如一石击水,激起层层涟漪,否则将是一潭死水。因此,在课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导入式教学。无论是哪种形式,选材必须具有新颖性、趣味性和直观性等特点,能引发学生思维和促进小组活动。比如加强师生对话、问题讨论、挂图、筒笔画、幻灯或录像,或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在放录像的同时,教师把课文中的重点语言知识,包括学生在活动中可能遇到的难以表达的语言知识用幻灯投放在银幕上。学生看后,思维被激活了,各小组成员跃跃欲试,小组活动自然动起来了。各活动小组根据提供的语言线索和问题的要求,开展组内讨论。小组激烈讨论后,教师采取接龙的办法,让每个小组讲一句与电视内容和提供的语言知识有关的话。最后,进行抢答,看哪一个组能把各小组讲的一句话有序地串起来。这样做不仅能很快地使学生熟悉课文,复述课文,掌握文中语言点的用法,而且还明白了这篇课文的意图所在。整个导入就是在这样热烈的气氛中、激烈的竞争中进行。在这种情境中,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了课文学习。与此同时,他们在这种轻松愉快的情境中掌握了课文大意,学到了语言知识,提高了听、说、读、写的能力。
(大城县职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