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菊芳 银英梅 李 宁
摘要分析了当前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中资金投入激励机制与农民接纳能力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农业推广体系的对策,包括制度与组织的创新、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与政府保障等内容,以期为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激励机制;组织创新;农业科技
中图分类号F3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21-0368-01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建立在县(区)乡两级,为农民提供种植业、畜牧业、渔业、林业、农业机械、水利等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服务的组织,是实施科技兴农战略的重要载体。长期以来,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在推广先进适用的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和防治动、植物病虫害、搞好农田水利建设、提高农民素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面对农村的新形势、新任务,笔者阐述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存在的体制不顺、机制不适、队伍不稳、保障不足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1农业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
1.1资金投入不足,制约推广力度
经费投入不足,影响农技推广工作的高效运行,是当前影响农技推广的重要因素。发达国家的推广经费一般占农业总产值的0.6%~1.0%,发展中国家一般为0.5%,而我国不足0.2%,人均经费更少。因经费不足等原因,部分地方政府“卸包袱”,出现了“线断、网破、人散”的被动局面。
1.2队伍积极性不高,影响推广效率
在现行制度下,技术推广及开发的速度、效果、服务质量、最终效益不能与推广主体的投入挂钩,农技推广体制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1.3部分农民接纳能力较差,新技术缺乏需求动力,影响推广质量
一方面,农民的文化素质制约了他们对高新技术的接纳能力。农户往往会比较科技投入的成本和预期收益,当他们主观认为预期收益高于预期成本时才会选择新的生产技术;另一方面,农户对可替代的新技术选择反应迟钝,缺乏内在的需求动力。
2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对策
针对当前农业技术推广难的实际情况,从农业2个根本转变的需要出发,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引领科技推广;通过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此,笔者提出了深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对策。
2.1推进制度创新
农民是农业经营主体,也是农业技术的需求主体与市场主体。作为政府职能部门的农业推广部门,一是针对农民的技术需求给予足够的关注,应该及时地把市场需求的正确信息、先进技术传递给农民,让农民自行选择,自愿采纳农业新技术。因此,要注重建立农民参与选择推广技术的机制,如各地农村出现的“经纪人”现象,就是农民将自已变为需求主体和市场主体的体现。二是解决农业推广体系中激励机制的缺位问题。在现行农技推广机制下,对技术和推广人员没有有效的利益诱导机制,其工作的好坏未能通过市场机制引导,致使推广工作流于形式。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机制的关键在于解决推广主体的激励问题,可通过多种方式来解决,如支持农技推广机构和农技人员开展技术承包、有偿服务等,通过股份制等市场化手段创办科技示范园区,展示名优品种、高效生产模式等,带动农民跟进。
2.2推进组织创新,形成社会化服务体系
农技推广体系具有不可替代的社会公益性职能,是农业社会服务体系的主体,不但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绝大我数国家农业发展的共同经验。现行的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应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将服务领域由产中向产前、产后延伸,向综合服务延伸,利用技术和信息引导农民进入市场,参与并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在发挥政府农技推广队伍的骨干作用的同时,可委托协会等为农民服务组织进行农业技术推广,并鼓励企业、农民等积极参与农业技术推广。如今农业企业越来越多地开展技术推广服务工作;农民技术协会、种养大户和经纪人等也成为该领域的重要力量。各级农业管理部门和政府农技推广机构应支持此类组织和企业的发展,注重发挥其作用,建立多方合作机制。
2.3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降低推广成本
直接面向经营规模小、高度分散的农户进行高新技术推广,其成本高、效果低。要通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形成“技术推广站—农民专业技术协会—农户”的推广模式,使农民专业化合作组织成为连接农业技术推广主体和农户的桥梁,既能降低推广成本和技术交易成本,又能有效提高新技术的推广效果。从技术转移过程来看,一是保证了技术的适用性;二是由于农民专业技术协会组织聚集了更多的能人,接纳高新技术的能力较高。从技术扩散过程来看,由于传播者本人也是农民,了解当地实情和农民实际,因此容易被农民认同和接纳。因此,通过农民专业协会来推广、普及农业技术,容易做到实用性更强,费用更低,影响更大,更为农民所乐于接受,从而实际效果更为显著。
2.4加强政府保障和支持
农业科技推广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要更好地发挥作用,除了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自身要深化改革,还需要各级政府、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也需要相应的政策措施、资金支持等外部环境和条件作为坚强的后盾。一是加强政府财政支持力度,增加农技推广资金投入。二是建立农业科技推广专项基金,并逐步制度化地增加财政支农资金用于农技推广的份额。三是继续加强农业教育和农民技术培训。农民教育是农业科技扩散的基础,直接影响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今天的农业教育,就是明天的农业科技,就是后天发达的农业经济。离开农民素质的提高,农业技术的持续创新和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就必然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本”。
科技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健全完善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是推广和应用先进农业科技、推动农业科技进步不可替代的重要保障。农业技术推广是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必须加强政府对农技推广的支持,深化农业技术推广机制改革,创新农业技术推广组织,形成社会化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是适应新时期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
3参考文献
[1] 呼志华.推进农业技术推广的初探[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8(3):24,34.
[2] 国鲁来.农业技术创新诱致的制度创新[J].中国农村观察,2003(5):24-31,45-80.
[3] 胡秉瑞.海原县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探讨[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8(6):109-110.
[4] 唐珺.谈新形势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创新[J].现代农业科技,2009(1):290-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