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民 郭卫华 马 丽 袁爱民
摘要通过对2008年济宁市“12121”平台运行情况、公众拨打量和特点进行分析,提出对“12121”发展的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12121;拨打量;拨打特点;山东济宁;2008年
中图分类号P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21-0245-01
济宁气象科技服务中心的“12121” 气象信息自动答询系统其顶级信箱发布24h天气预报,其拨打率占总次数的100%。顶级信箱下设0~9共10个分信箱,分别是:未来1周天气预报、全国各大城市天气预报、各县(市)天气预报、天文信息、气象知识宝库、农业与气象、生日历史档案、中国黄历、手机定制指南、歌曲欣赏等。分信箱拨打率超过1%,从高至低分别为:各县(市)天气预报占总次数的29.64%,一周天气预报占12.80%,歌曲欣赏占3.25%。2008年总拨打量达531多万次,取得了一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12008年“12121”平台拨打量分析
2008年由于与移动、网通、联通进一步加强合作,拨打量实现了历史性突破,高达531万次之多。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其经济效益比2007年递增31.33%。整理2008年“12121”各月的拨打数据,包括移动、网通、联通拨打12121的电话号码和次数,汇总对其进行分析(见图1)。
按拨打比例分析,在拨打量最多的7月,全市固定电话约有80万部,其中有46 457个固定电话拨打“12121”,占5.8%,联通公司约有15万部的移动电话,共有10 350个电话拨打“12121”,占6.9%,移动公司的移动电话约有380万部,共有101 809个电话拨打“12121”,占2.7%。由此可知,拨打比率并不高,还应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知名度。
2信箱拨打情况及特点分析
根据系统各级信箱拔打率可知,听众主要关心的是本地的天气变化,这与国内已开通“12121”的许多城市所反映的情况一致。天气变化是影响拨打次数最重要的因素。一般情况下,天气越不稳定、越复杂多变,拨打的人数就越多。相反,天气越稳定,拨打的人数就越少。当遇有重大的突变天气时,拨打的人数会增加很多。统计2009年6月19日,济宁市出现较强降水天气,仅19日1d的拨打量就达到6万余次。拨打电话次数随时间变化,听众拨打电话次数具有明显的随时间变化规律。一是一天中各时段拨打次数具有一定的规律性。通常情况下,呈双峰型,大致为每天6时开始明显上升,7~8时为第1个高峰,16~20时为第2个高峰,19时为最高峰。2个高峰时段是人们上下班回家、出门办事的高峰期。这与市民普遍关心上下班时间天气情况,有较好的对应关系。二是1周中的逐日变化,听众在1周中拨打的次数也有一定的周期变化。一般是前后多,中间少,即周一、周五,多于周二至周四。周六、周日使用次数也多,这与市民关心周末天气,想了解天气变化趋势,以便提早安排双休日外出旅游、度假等活动有关。周一拨打率较高,与一周初,大家出门办事、出差人数增多的原因有关。三是一年中拨打电话次数的逐月变化受季节变更的影响较大。对济宁而言,夏、秋季的拨打次数明显高于冬春季节。另外,随着季节的变更也会遇到天气较不稳定的时段,如在副热带高压边缘影响下的5~7月,天气变化频繁,听众对天气预报关注度较高,所以拨打量要远远超过其他月份。而8~10月为农业收获的季节,群众普遍关心天气,因此拨打量也超过冬春季节。
3建议
济宁市“12121”气象信息自动答询系统的应用,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是,与其他地市相比,仍有需要完善的地方。如临沂“12121”系统有230路中继线,使“12121”系统拨打的畅通率非常高,而济宁市“12121”系统2009年升级扩容后只有150路中继线。因此,个别情况下仍存在拨打拥挤、不够畅通的情况。可见,“12121”系统还有一定的发展潜力,还要不断地完善、升级,以满足广大用户的需求。通过3家平台拨打量数据分析可知,济宁市“12121”知名度还不高,拨打比率较小,还要不断通过各种渠道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知名度。根据公众拨打特点分析,在不同的季节或月份,可以适当调整预报内容,不断丰富服务项目,多开发出公众感兴趣的预报产品,激发公众拨打兴趣,提高拨打率,以取得更高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4参考文献
[1] 姜殿荣,朱斌.对开展“12121”外呼业务的设想[J].科技信息,2009(21):785.
[2] 李月英.衡水声讯“12121”拨打特点简单分析[J].山西气象,2008(1):23-27.
[3] 韩姗姗,高蕊.榆林“12121”气象电话服务的发展[J].陕西气象,2008(6):45-46.
[4] 赵应章,达成荣,广保裕.西宁市“12121”信箱现状及发展探讨[J].青海科技,2008(6):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