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倡文
“远方的和尚会念经”,最早听到这句话是数十年前的事了,那时的农村盖房大都是请本村的老少爷们儿帮忙。俗话說,“人过一百,啥人不缺”。村子里盖房子的能工巧匠自然也不少,在热热闹闹和众人的祝福声中,工程一项接一项完工。但也有极少数稍有积蓄的农户要请外地的匠人来盖房子。每每看到这些,我就不解地问祖母,为什么他们要请外地人。我清楚地记得当时祖母说,因为“远方的和尚会念经”。我很纳闷儿,他们不是和尚,不念经呀!祖母听着我天真的问题,笑笑说。长大了你就知道了。
前不久,我托一个懂得装修行情的朋友找人给我装修房子。朋友问我,是想找本地人装修,还是想找外地人装修。我反问朋友这有什么区别。朋友说,本地的匠人工钱低,但是手工粗糙、干活慢:外地匠人手工好、干活快,但是工钱高。我让朋友帮我拿主意。朋友想想说,用外地人吧!省心。我说是不是因为“远方的和尚会念经”。朋友说,我不骗你,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外地匠人的手艺确实过硬,且常常晚上加班干到十一点多。有一次我真的看不过去,请他们吃夜宵。闲谈中,我又说起了“远方的和尚会念经”这句话。匠人说:“其实,我们会念经是逼出来的。你想想,我们手工不好就找不到活儿,本地人找不到活儿,可以回家吃饭,我们没活干,就得饿肚子。我们干活快,是我们经常加班加点,本地人到点都回家了,我们晚上却还要再干上三四个小时,我们干一天,顶本地人干一天半,干活怎能不快?”
听着匠人的述说。让我联想到了项羽的破釜沉舟和韩信的背水一战,是不是人只有在没有退路、充满压力的情况下,才会去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出色地去完成任务呢?
看来,“远方的和尚会念经”这句话充满了生活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