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 晓
摘要:多年来,我国高校的翻译理论研究成绩斐然,但翻译课程教学的改革却相对滞后,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单一,不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这种滞后在高职教育中尤为明显。因此,笔者认为高职英语专业翻译课程教学无论在教材编写、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及考核标准和方式等方面都应进行探讨和改进,加强并突出高职教育这一特点。
关键词:教学;改革;实践;技能
《商务英语翻译》是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商务文本翻译能力和素养。笔者通过对近几年本校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进行调研分析,发现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外语水平在商务活动中大都从翻译能力上体现出来。因此,《商务英语翻译》课程是商务英语专业必不可少的课程,且相对于普通高校来说,高职院校的翻译课程更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而多年来,翻译课程虽一直被归类于实践实训课程,但实际的翻译教学却仍是以翻译理论学习为主。因此,笔者认为高职《商务英语翻译》课程教学应该进行改革,应该加强并突出高职教育这一特点。
一、高职《商务英语翻译》课程教学的现状
(一)高职学生译文中的主要问题
1.商务词汇匮乏
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高职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比较薄弱,词汇量也相对较小。在翻译过程中,即使是一般性文字材料,他们也会遇到生词,更何况是专业词汇使用较多的商务文本材料。学生必须频繁地查字典,有时碰到一些外贸单证中的缩略词,还必须要借助于专业词典。这样,由于专业词汇量不足,不仅使学生的翻译速度会受到很大影响,而且如果学生缺乏耐心、望文生义,将难以得出准确的译文。
2.文化背景知识缺乏
汉英两种语言分属于完全不同的两个语系,中西文化差异对两种语言的语义信息转换具有很大影响,尤其是动物、植物、数字和颜色词汇内涵在中西方有很大的差异。而我们的学生知识面普遍不广,缺乏对翻译材料相关文化及社会背景知识的了解,往往还是习惯于用中式思维方式来理解、分析和翻译英语,对商务知识理解掌握不够,常常闹出很多笑话。
(二)学生低质译文产生的原因
笔者结合几年来《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实践进行分析,发现学生译文中之所以会出现以上问题,除了学生本身语言基础较差外,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要归咎于传统的翻译教学模式,主要体现在:①以翻译理论讲授为中心的课堂;②不注重商务实务和文化知识;③教学方法单一陈旧。由此看来,高职《商务英语翻译》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二、关于翻译教学改革的思考
社会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基本要求是:毕业即能上岗。这一要求就意味着学生要有很强的动手能力。英语专业学生的翻译能力就是指能够熟练地运用翻译技巧处理商务活动中的英汉互译。而传统的翻译教学中存在很大的问题,严重影响了翻译教学的效果,培养的翻译人才无法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针对目前的翻译教学现状,欲提高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翻译水平,须对以下各方面进行改进。
(一)课程教材的改革
当前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的翻译教学虽然使用了内容新颖的教材,并注重联系商务实例进行教学,但仍然没有很好地把翻译理论和专业实践结合起来,教学体例上多是由词到句的语法体例,较少涉及篇章翻译,多是采用“知识点+例句+单句练习”模式,侧重词法层面,模式单一。因此,笔者认为高职翻译教材的编写应遵循以下两点原则:
1.以翻译市场需求为导向,及时更新教材内容
教材的编写应针对就业市场的需求,体现各种特定的商务交际活动。在商务术语方面,由于科学技术和经济迅猛发展,新的专业术语层出不穷,所以教材上也应该及时更新和补充专业词汇,加强学生新的词汇储备。教材内容应该以各类商务文本为素材,并体现社会科技与经济发展的趋势,科学地编排相关理论教学、篇章翻译、实用文体翻译、英汉对比翻译、文化与翻译等新时代的内容。
2.翻译理论与商务实践结合
好的翻译教材不仅要充分体现翻译理论的教学指导作用,还要能把翻译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目前虽不断推出新的翻译教材,但少有大动作的改动,大多还是偏重理论。但我们要明确高职翻译教学的目的不是培养翻译理论的研究者,而是旨在培养掌握基本的翻译理论和技能并能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提高发展的应用型人材。
目前,有一些教材虽然理论和实践比例安排合理,但其所选例句都是出自文学作品,而不是商务文体材料,很多翻译练习词句也不是商务材料,这就必然会导致学生翻译理论与商务英语翻译实践的脱节。
(二)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
除了翻译教材需改进外,目前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也影响了翻译教学的效果,欲提高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翻译水平,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须从加强学生语言基础、增加实务和文化知识教学、重视实际技能训练等方面进行改进。
1.全面加强学生语言基础
众所周知,相对于本科院校学生,高职学生普遍英语基础较差,学科专业知识缺乏,甚至连汉语运用能力也不够好,而实践证明这三方面能力与翻译能力是相铺相承的。翻译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要提高翻译能力,就必须加强学生的语言基础,也就是要加强学生听、说、读、写等各项基本技能的训练,以及中英文语言逻辑、语法、修辞和词汇运用能力的培养,而不是单纯地通过翻译训练提高翻译水平。
2.增加商务交际实务和文化知识的输入
商务交际实务和文化知识的学习对翻译水平的提高也有很大的益处,对时代背景、文化国情、社会风俗、风土人情、经济政治有一定的了解,有助于理解原文的意思。对自己的民族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于一些语句、篇章也能很快地断定是否正确、通顺。因此,在翻译教学中,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了解产生英汉语言差异的各种文化和历史原因,掌握英汉语言及文化差异在商务活动中的不同表现,培养他们遵循文化意识及译语表达习惯,有效地降低母语的负迁移影响,提高他们译文质量。
3.加强实务技能训练
翻译教学需要翻译理论的支撑,但又不能过分偏重理论,教师更不能把理论作为教条让学生死记硬背而忽略技巧技能的训练。现在很多课程都在进行任务型教学改革,但大多还是停留在理工科实践课程上,实际上,《商务英语翻译》课程教学也是可以采用此种教学法的。笔者认为,有些理论是必讲的,如翻译的基本原则和标准,常用的翻译方法,如减译法和增译法、直译法和意译法等。但进行理论教学的目的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是促使学生能用这些理论更好地进行翻译实践。所以课堂上,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典型句子或段落的处理技巧进行讲授,引导学生在实际训练中去逐步揣摩如何在实践中恰当地应用翻译理论知识,这样的教学效果会明显优于繁琐的理论知识讲述。
4.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法
翻译课最忌讳教师独霸课堂。教师首先应该向学生介绍翻译教学的目的、翻译技巧的组合以及将来要采用的方法,使得他们在总体上有个清楚的认识。教师在课前要明确本堂课的中心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不搞“填鸭式”的讲述和讲评,而是设置一些针对性强的学习任务和项目,尽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这些项目的完成,这样不但可以活跃气氛,而且能使学生在活跃的气氛中自觉地运用和巩固学会的翻译技巧和理论。
“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法改变了翻译教学中翻译理论和实际运用相割裂的传统模式。传统的翻译教学应用的是一种静态的、实体的教学模式,方法过于机械和程序化,而任务型教学使教学从关注“教”转变为关注“学”,从“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其学习效率。
(三)课程考核标准和方式的调整
目前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教材和教学大纲缺乏统一,教学内容的安排较随意,翻译教学重点不突出,考核目的不明确,更不用说统一科学的考核标准和方法,具体表现为:课程考核采用闭卷考试形式;考试题型较为单一,多为单句和段落翻译,以致覆盖面窄,无法突显专业要求;有时候为了增加题型变化,考察某句或某段的译文所依据的翻译方法,这种过分偏重理论的题型必然导致对学生实践技能培养的轻视。这样的考核标准和方法必然无法科学客观地对学生翻译能力进行评估,无法系统地考核学生的翻译素养和实践能力。
那么如何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考核标准和方法呢?首先必须调整高职《商务英语翻译》课程的教学大纲,科学地安排教学内容,明确考核目的;然后根据课程特点和教学大纲来灵活设置课程考核标准和方式,有针对性地丰富考察覆盖面,将平时的翻译实训也纳入考核范围,在巩固所学翻译知识的同时培养语言能力和提高专业素质,达到我们翻译考核的最终目的。
三、结论
综上所述,笔者从教材编写、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及考核标准和方式等几个方面对高职《商务英语翻译》课程的改革进行了初步探讨,但最重要的还是如何使这些改革措施在翻译教学实践中具体化,更好地发挥其指导性作用。《商务英语翻译》课程的教学应在注重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时,进一步重视学生实践技能的掌握和提高,尽快编写符合专业特点和就业需求的教材,加强翻译教学的研究,并采用更为有效的翻译教学模式。惟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满足社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吴启金.翻译教育要进一步与市场需求相衔接[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
[2] 刘宓庆、翻译教学:实务与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
[3] 王丽燕.浅谈阅读与翻译在中专外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报,2005.
[4] 蔡基刚.重视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J].中国翻译,2003.
[5] 陶明星.翻译教学中的文化导入[J].湖南社会科学,2005(3).
[6] 中连云.中国翻译教学中译者主题的缺失[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1).
[7] 唐德根.合流文化及译者的跨文化能力[J].外语研究,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