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 颖
完成一次钢琴演奏通常需要演奏者同时调动和综合运用视觉、触觉以及听觉三种感知方式。演奏者运用视觉来阅读乐谱,察看琴键与手的位置;运用触觉来感受肢体与钢琴的接触方式,包括手指与琴键的接触以及双脚与踏板的接触;运用听觉来选择和调整触觉所感应的接触方式,同时监控所奏音乐的准确性和艺术性。在钢琴演奏中限制视觉的运用,避免眼睛看琴键与手,而更多地依靠演奏者的触觉和听觉来完成演奏的弹奏方式即为钢琴的盲弹。
钢琴的盲弹是一项钢琴演奏者必须具备的演奏技巧,在钢琴演奏实践当中十分常见,不论演奏者是否了解盲弹的意义和功能,在演奏实践当中都会有意无意地用到盲弹这一演奏技巧。例如,在演奏中遇到双手进行反方向弹奏的时候,双手分别朝向琴键的左右两端移动,双手间的距离扩大,以至于演奏者的视线不可能同时兼顾察看两只手的动作,只能跟随其中一只手的弹奏而移动,这时另一只手就需要运用盲弹技巧。又例如,在某些包含了远距离快速跳动音型的乐曲段落中,演奏者来不及在手指的急速跑跳运动中看清楚手指所弹奏的每一个琴键,这时也需要运用盲弹技巧。
尽管演奏者在实践当中多多少少都会运用到盲弹技巧,但是假如能在平日的练习当中将盲弹的技巧层次从下意识的应用提高到有意识的训练,明确盲弹的目标与侧重点,便可以通过提高盲弹的技巧水平而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收益。演奏者在练习盲弹时,视觉仅用来阅读乐谱,不必兼顾琴键位置和手指动作,从而使整个躯干的活动更为自由,与此同时也加强了手指自动性的训练,突出锻炼了触觉和听觉的敏锐性。因此,演奏者能够通过学习盲弹从表演手段的束缚当中解放出来,将大脑的注意力更多地投入到表达音乐内涵的高级层面上。
在开始盲弹练习时,演奏者需要克服眼睛不看琴键和手就会碰错音的畏惧心理以及随之而来的生理紧张反应。首先,需要调整弹奏时的身体姿态,可以用靠背椅来代替琴凳进行练习,与正常演奏时上身前倾的姿态不同,演奏者可以坐满整个椅面,上身稍微后倾,背部挺直贴靠在椅背上,双肩打开并且放松,找一个自己觉得舒服的放松的姿势进行练习。然后,为了避免在弹奏的过程当中眼睛习惯性地注视琴键和手,演奏者可以稍微抬起下巴使视线朝向斜上方,如果能够背谱弹奏还可以闭上眼睛或者尝试在黑暗的房间中进行练习,创造一个不用视觉但触觉和听觉相对灵敏的练习环境。
根据练习难度的循序渐进,可以将盲弹练习分为看谱练习和背谱练习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与演奏者的演奏水平相对应。初级演奏水平的钢琴演奏者可以进行盲弹看谱练习,训练视觉、触觉、听觉三方面的综合协调能力。首先,大脑将视觉获得的乐谱标记——视觉符号转换为空间符号,对应这些空间符号手指通过触觉找到琴键上的相应位置,随后由听觉来检查所奏声音的准确性。详见下表(表中列举的是钢琴作品当中常见的几种基本音型):
盲弹看谱练习锻炼了演奏者的空间想象力和声音想象力,将视觉与触觉感应合二为一,通过大脑的空间想象力将视觉符号直接化身为声音,空间符号与触觉反应在钢琴演奏者的思维中形成了直接对应的关联。盲弹看谱练习同样非常适合运用在钢琴视奏当中,它不仅能够大大缩短钢琴视奏的反应时间,还能十分有效地维持视奏的连贯性。
具备中高级演奏水平的演奏者可以进一步进行盲弹背谱练习,完全解放视觉,强化触觉和听觉的感知能力。不少演奏者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经过刻苦的练习,克服了各种技术难点,能够准确无误地弹奏乐曲的每个细节,但是演奏出来的音乐作品听上去缺乏整体感和感染力。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原因在于演奏者过于注重音乐的细节,而没有站在眼观全局的角度去探究音乐作品的表达与演绎,正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没有串聯成句段的字和词是没有真正意义的,音乐的诸多细节也只有在按照条理组合成乐句和乐段之后才能表达出特定的音乐内涵。演奏者需要利用盲弹背谱练习来摆脱过分注意音乐细节的思维方式,解除技巧手段对头脑的限制,从整体和全局上来控制音乐作品,使演奏更加完整、更有表现力。演奏者完全不用或者尽量少用视觉对演奏进行监控,既不看乐谱也不看手指和琴键,而是依靠对乐谱的熟练记忆尽可能地用触觉来完成演奏,听觉则仿佛扮演着乐队指挥的角色,随时控制和调整演奏处理的分寸。这时候,演奏者能够从一个更加客观的角度来聆听和评价自己的演奏,将“如何能弹好”的问题变成“如何弹好听”,把注意力集中在音乐作品的情感表现与艺术内涵上,从而提高演奏的艺术感染力。
在学习实践当中,演奏者除了进行单纯的盲弹练习,还可以将盲弹与看琴(谱)弹奏这两种方式混合起来练习,同样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演奏者特别是初级水平的演奏者多数都习惯于偏重右手的弹奏方式。由于在日常生活当中,右手比左手有更多的活动和锻炼机会,右手的灵活性相对较好,因此在弹奏钢琴时右主左次的搭配形式,即用右手弹奏旋律,左手作为右手的衬托弹奏伴奏,比较符合大多数人的生理特点(左撇子则相反)。但是,在实践当中时常会遇到需要用左手弹奏旋律或主要声部的情况,这时左手的演奏就显得力不从心了。以黄安伦的《塞北小曲三十首》中的《春雨》为例:
《春雨》这首乐曲由左手弹奏连贯的歌唱性的旋律,绵延的双音旋律要求演奏者掌握熟练的左手转指技巧和连奏技巧。与此同时,右手部分的伴奏由不断重复出现的16分音符跳动音型组成,十分生动地模仿着春雨落下的形态和声音,演奏者需要运用敏捷、轻巧的换指动作,配合以均匀、稳定的力度控制来完成这一声部的演奏。由此可见,这首乐曲的左、右手两个声部分别包含了不同的技巧要求,初级演奏水平的演奏者往往容易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音符较多的右手伴奏声部,而忽略了旋律声部——左手部分的表达。因此,在弹奏这首乐曲时,钢琴演奏者需要混合运用盲弹与看琴(谱)弹奏这两种方式来调整左右两只手的平衡。首先,将右手伴奏声部单独背熟,然后在盲弹右手声部的同时加上左手旋律声部,在双手弹奏的过程当中,视线一直固定在左手上或乐谱的左手部分上。这样,演奏者利用盲弹使右手伴奏声部退居二线,让视觉和听觉都跟随着左手弹奏的旋律,注意力便自然而然地调整至乐曲的主要声部——左手旋律声部,较好地协调了双手的声音搭配。
又如J.S.巴赫的《二部创意曲》BWV779:
《二部创意曲》BWV779这首乐曲是一首复调作品,左右两只手同时弹奏着以模仿形式先后出现的相同的主题。尽管左右手的两个声部具有相等的积极性和重要性,但是在演奏实践中,演奏者很可能对右手声部十分了解,而对左手声部却相当地陌生。这是由于高声部比低声部更容易被听清楚,即使双手进行相等的练习,双手合奏时还是不能避免左手声部轻于右手声部。因此,演奏者不仅需要分手分声部地单独听取各个声部进行练习,还需要在合手练习时混合运用盲弹和看琴(谱)弹奏。演奏者盲弹右手声部,将视线放在左手上或乐谱的左手声部上,听觉也侧重于注意左手声部,可以帮助左手更主动更积极地奏出主题。这样在盲弹的辅助下,演奏者就能同等地发挥出左右两只手的功能,质量较高地完成复调作品的演奏。
综上所述,钢琴的盲弹能够帮助演奏者摆脱对视觉的依赖性,突出锻炼触觉和听觉的灵敏度,加强头脑的活跃性,既能大大提高钢琴演奏技巧的准确性,也能增强对演奏的控制能力,从总体上提高演奏的质量。因此,钢琴的盲弹作为一种十分有效的钢琴演奏技巧应当得到钢琴教学工作者和钢琴学习者的重视和广泛应用。
龙颖 星海音乐学院钢琴副教授(责任编辑 张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