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张女士是早教的忠实拥趸,儿子7个月时,她就把孩子送到早教中心,如今已经一年多了。她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身边50%的家长都把孩子送到早教中心,主要是为了让孩子的感官受到训练,培养孩子从小和社会接触,而且早教中心能提供一个安全、卫生的游戏环境。对于一节45分钟的课程要花费百元,张女士认为贵一点也值:儿子此前胆子小,见到陌生人就哭闹,上了早教班,和老师、小朋友一起游戏,性格开朗了,胆子也大了。记者调查时发现,不少家长和张女士观点相左,认为花一两万的费用让孩子学玩并不值。涂先生是其中的代表,他认为早教中心就是炒概念,其提出的针对不同孩子开发不同潜能也不可能得到实现。孩子的成长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上几次课就能改变的。另外,游戏区域的卫生问题、教师的素质没有统一监管,很难让家长放心。
记者来到位于北京建外SOHO的金宝贝早教中心,它号称全球早教第一品牌,有着30多年的婴幼儿潜能开发经验。一进门,记者被要求脱鞋,换上一次性袜套。在这个U字形中心,记者看到有不少家长和孩子,有的在上课,有的在游戏区玩耍。在教室里上课的,一般是一个老师教七八个孩子,有的孩子边听音乐边跟老师做动作,有的则跑到一边自己玩。一位姓姜的早教顾问告诉记者,早教对婴幼儿的成长非常重要,金宝贝早教中心针对每个年龄段宝宝的生理和脑部发育特征,开设了音乐、艺术、宝宝手语、瑜珈乐等课程,分为7个年级。记者看了看价格有些吃惊,一节45分钟的课程要价260元。姜顾问对记者说,他们的价格在诸多早教中心里确实偏贵,但质量也有保证。所有课程都采用英汉双语教学,老师至少是本科学历,大多是学习外语和儿童心理学的,还有不少海归,而且都通过了英语专业八级考试。最重要的是,他们必须要花至少半年时间进行专业培训才能上岗。
那么,早教到底对孩子的成长有多大帮助?武汉大学儿童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杨健对记者表示,高价早教的利弊不能一概而论,总的来说,对孩子进行早教,还是非常有必要的。现在中国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生活空间相对封闭,缺少游戏伙伴,这被称为“儿童生活都市化”,因此很多孩子认生,对母亲依恋严重,有孤独症、自闭症倾向的越来越多。这种现状决定进行早教已经成为一种社会需要。杨健认为,儿童在社会化进程中最先学会与周围的人建立平行关系,1.5岁左右要学会建立合作关系,随后是集体关系,如果让孩子待在家里,就无法建立这种对孩子社会性的培养。当然,是否去早教中心也要因人而异,杨健表示,早教有很多种形式,在欧美等国家有十几种之多,如母婴教室等,大多是在社区里进行的一种社会福利,而中国目前价格偏贵,缺乏监管,市场鱼龙混杂。至于进行双语教学是否有用,杨健说,英语教学能促进孩子对语言信息的吸收,是一种潜意识的教育,以后有同类信息产生时能起到联想作用,理论上站得住脚,但不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中国优生优育协会儿童发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儿科教授鲍秀兰认为,儿童最佳的人生开端应该是充分合理的营养、良好的健康状况,生活在丰富的感知刺激的环境和充满爱心的家庭及社会氛围中。这是早教最重要的环境因素,不是花钱多就一定能买到好的早教。鲍秀兰说,早教首先是给孩子打好基础,0岁到3岁是人脑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感知觉发育最敏感的时期,家长要创造的是一个适应婴幼儿生长的环境,譬如视觉、听觉、语言、情感和能够自由自在活动、安全的环境。这种早教效果好,又不需要花很多钱。中华儿科学会儿童保健学组组长、北京儿科研究所儿童健康与环境研究室主任丁宗一则说,现在社会上出现很多新名词,如亲子教育、早期智力开发、立体智力开发等,很多是伪科学。儿童必须在适宜的生理成熟度基础上才能进行适时的训练,这是0岁到3岁儿童保健的科学规律,“好比吃桃,桃子本没熟,无论用什么高招处理过,吃到嘴里总是酸的。”▲(李 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