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兴军
专家不是万能的,专家的结论也不是颠扑不破的。市场是无情的,不会因为专家有多知名,而给购买者减轻多少负担。在瞬息万变的房地产市场,关心其走势的人们,不能有选择地选取自己希冀的预测,因为孰对孰错无从预判。
如同预测股市一样,如果想获得更多的关注,预测房价走势应该是最直接的途径了。
去年,牛刀与北大教授徐滇庆的房价赌局弥散未久,今朝社科院内部又后院起火。
5月12日,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投资与市场研究室主任曹建海发表博文《<房地产蓝皮书>站在了开发商的立场》,称2004年以来,每册蓝皮书对市场的分析和预测都是错误的,“他们是房地产开发商为主体的房地产业的积极拥护者。”
质疑声一出,舆论一片哗然。社科院内部人士质疑蓝皮书,且有理有据,受到如此关注是想当然的事情了。
谁看到了皇帝的新装?
曹建海的文章发表之后,蓝皮书主编牛凤瑞作出回应,“蓝皮书的研究站在学者良心和对客观规律认识的立场上,没有以偏概全;降价只是某些人的一厢情愿。”火药味益浓。
一头儿是蓝皮书主编,及其带领的各名校知名专家,一头儿是社会院内部人士,熟谙行业潜规则,且观点有理有据。孰对孰错,让人云里雾里。
且看曹建海是如何质疑蓝皮书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房地产蓝皮书》,由其下辖的城市研究中心组织编写。该书由城市研究中心发起,联合社科院其他研究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及相关单位的专家学者形成的关于中国房地产业发展趋势的一本年度研究报告,在社会上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牌知名度。
从房地产蓝皮书的作者构成看,其中不少是全国各地各部门的专家,一些研究报告拥有较高的研究水平。曹建海说,人们对蓝皮书有意见的,还是这本书的核心观点。如果去除对权威的迷信,对照社科院蓝皮书的核心观点与现实实际的发生,则很少发现符合实际的情况。
2004年,《房地产蓝皮书》的研究报告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房地产业有了迅猛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2003年中国房地产业投资达10106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的18.3%。2020年中国城市化水平将提高到55%,城镇人口将净增加2亿人以上。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的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将更加突出。
曹建海认为,这份研究报告偷换了概念,实际上是借国家的官方观点,来为嗜血的房地产开发商代言,过程中又排斥了政府福利开发、单位自建房、城乡个人建房等形式。曹建海担心,将房产开发商的行为与支柱产业挂钩,显然是不能成立的,而且可能因房地产商过于贪婪、残酷掠夺而引爆整个实体和金融体系。
2005年的《房地产蓝皮书》认为,供不应求是未来几十年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主导趋势。而事实上至2009年年底,商品房空置量有可能将达到2亿-3亿平方米,如果没有切实利好的刺激政策出台,极有可能会达到4亿平方米。
2006年4月24日,《房地产蓝皮书》预测全国房价将长期上涨,在消费者当中引起极大恐慌。然而,房价在2008年初出现了拐点并持续下跌将近1年,只是在今年3-4月出现了掺杂了造假因素的“小阳春”,此后又一蹶不振了。
2007年,房地产蓝皮书预计,当年中国整体房价涨幅有望回落到5%以下。但实际上2007年却是我国房价有史以来最疯狂的一年,全年房屋平均销售价格较2006年上涨15.4%。
2008年,蓝皮书指出,当年中国房价上涨幅度将大大低于上一年,但出现房价拐点的可能性不大,而当年不仅房价出现了拐点,且价格降幅较大。
曹建海质疑声出炉之后,媒体与公众大都站在了曹建海的一边,对蓝皮书口诛笔伐。但笔者不敢断定他们谁说的更有道理。尽管蓝皮书历年来的预测存在偏颇,但是否真被曹建海言中,尚无明确证据。相反,曹建海质疑蓝皮书的目的何如,也不甚明了。这种情形下,只能等未来的事实来验证了。
谁在为谁说话
专家都说要涨的时候,房价跌了;专家都说要跌的时候,楼市“小阳春”又来了。常此以往,专家还是专家吗?
一个不得不解决的问题是,蓝皮书代表的是谁的意见,是专家本人的,还是公众的,抑或是市场的?社科院有多少部门暂且不提,目前来看,这个蓝皮书连社科院自身都不能纯粹代表了,那么其可以依据的含金量还剩下多少呢?
专家发表言论,进行预测,代表着谁的利益,又倾向于谁的问题,其实看一看其社会兼职的诸多头衔即可。通过这种头衔的追根溯源,再看其所供职单位的财政来源,如果确实接受房企的赞助,那么结论也就明晰了。
一个也在寻求买房的专家,有可能会和广大的购房者一样,希冀房价能降些,然后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发表一些利于此希冀的理论;一个经常成为房地产商座上之宾的专家,其观点或多或少会倾向于给过自己好处的房地产商,所谓拿人手短即是此理;一个相关协会的成员,接受相关企业的赠予与支持,那么一定程度对其支持就是题中之义了。
近年来,社会上确实存在着一种现象。和曹建海怀疑社科院蓝皮书主编的理由一样,一些经济学家整日与地产商人们搅在一起,参与各种由开发商赞助的论坛、讲座,都可以拿不菲的出场费。值得担心的是,如果真的存在商学勾结,无论是学术也好,还是各种研究报告也罢,其可信度自不待言。
如今专家的行列里,秉承客观公正者有之,标新立异、哗众取宠者亦有之。但是,谁属于哪个行列,不是我等非圈内人士所能知悉的。相信他们和不相信他们都要付出代价。正如2007年诸多专家预测沪指10000点一样,误导了很多股民,套住了很多资产。当股市寒冬来临以后,专家是不会付一分责任的。这就是相信的代价。
有时候,在接受房地产企业赞助之后的专家,也标榜着秉承公正的态度。但这种态度背后也不排除类似于西方新闻学中普遍存在的“小骂大帮忙”的情况。
专家预测,信耶?非耶?
我们不能否认,中国社科院出版蓝皮书的初衷是好的,但如果其核心观点总是存在谬误,或者总是与市场难以印证。那么,其存在的必要性就值得推敲了。
近两年来,包括王石、潘石屹、任志强为代表的市场派,也包括政府官员,每每被媒体问及房市走势时,总会发表一些令人眼前一亮的、且能自圆其说的观点。理所当然,他们成了广大关心房地产业发展趋势的人们(主要是意向购房者)的拥趸。
据统计,除了王石预测2008年房价出现拐点之外,其余的预测皆没有被市场所认可。王石不是专家,只是一个地产龙头企业的董事长。和那些象牙塔里做学问的专家相比,市场派如果想说实话的话,显然其预测更具可信性。
在2006年博鳌房地产论坛上,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发表了题为《泡沫的代价》的演讲。他说“如果房价12个月内下跌30%,房地产行业的不良贷款可能激升到1.02万亿,银行的不良资产率将上升3.2个百分点;对政府而言,由此增加的负担相当于建行、中行改制上市的全部花费;对居民而言,大致相当于14%的家庭财产被蒸发。”这个轰动性的结论,让公众认定了钟伟是一个支持房价上涨的地产商代言人。但钟伟坚持认为,“我给出的是一个有逻辑和数据支持的定量结果”。问题又回到了数据上。
其实,中国社科院的蓝皮书也是中国社科院的专家根据相关统计数据,通过科学方法归纳分析出来的结果,然而事实情况并非总是如此。以房地产“蓝皮书”所引用数据的来源为例,专家们所参考的多出自房地产企业和中介机构,而不是通过直接调查走访产生,这就造成在房价和其它问题上由房地产企业和中介机构说了算的局面。房地产企业和中介机构出于利己目的虚报数据成为可能,于是,调查数据根本不能正确反映市场供需状况和销售情况。
而且,近年来屡屡出现开放商谎报数据、营造房市虚假热潮等行业现象,更给行业的发展报告蒙上了面纱。可以推论,只有在以下假设的情况下,房地产业发展的分析才是正确的:首先,专家秉承客观的态度,不因利益而说话;其次,专家弄到的数据资料是真实的;最后,不发生严重经济危机等不可抗因素。
到这时,我们已经得到结论。专家不是万能的,专家的结论也不是颠扑不破的。市场是无情的,不会因为专家有多知名,而给购买者减轻多少负担。在瞬息万变的房地产市场,关心其走势的人们,不能有选择地选取自己希冀的预测,因为孰对孰错无从预判。
去年北大教授徐滇庆的房价赌局完败已经让人们开始对专家产生了怀疑,如今的因蓝皮书而引发的社科院内斗更让这种怀疑增添了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