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五常
不久前北京公布2020年上海将推出国际金融中心。21世纪看天下大势,上海是地球上搞金融中心的最佳地点。其实,上海要推出金融中心不需要等11年:只要解除外汇管制,搞好人民币,不出两年上海会成为一个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了。外间的金融机构,或大或小地早就群集上海,而陆家嘴的商业大厦,不让华尔街,还在建造。从建筑物那方面看,陆家嘴超越华尔街指日可待(地球最高的商厦正在那里兴建)。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要搞好人民币,要放开外汇管制。
国际金融中心大斗法,陆家嘴要斗的是华尔街,不是香港中环。不久前北京公布2020这个时间表,香港的关心人士说不怕不怕,香港不是与上海竞争,只是互相协助。胡说:互助当然;竞争也当然。上海人做生意是不会手下留情的。至于香港认为人才比上海多,商业法律比上海好,等等,我不同意。加上地理,我认为有一面倒的形势,上海应该胜来容易。关键是中国的央行对人民币的处理是否到家。分点说说吧。
(一)说过了,虽然时间一样,上海的太阳比香港早出一个小时。重要的。太阳早出可以早开市,先拔头筹。纽约的太阳比芝加哥早出一个小时,后者的股市搞不起。上海推出金融中心,香港及其它地方的股票及金融交易,可以在上海先开市。
(二)长三角的工业发展胜于珠三角,国际名牌云集于前者。另一方面,十多年来,无论空运、海运、陆运、通讯等发展,到今天,长三角达到的水平,尽属一流,不亚于世界任何地方。
(三)金融人才也是上海胜。这方面,我的判断是经验之谈。香港土生土长的商业及金融人才,不少是我教过的学生,而今天在四十五岁以下的,不是我教过就是我的学生教过,应该达八成吧。他们的水平我知道。不是说香港的学生不够好,不少好得很,但国内人多,淘汰下来能在上海打江山的一般优越。想想吧:中国的人口是香港的二百倍,能打进名校的是很小的一个百分率,其中选修经济或商科的很多。今天国内有不少学子令我见而生畏。可以这样看吧:初出道而又算是良材美质的青年,上海的月薪约五千,香港则要二万。十年前我们可以说国内优质学子的英语水平比不上香港的,今天我们只能说在发音方面香港的还占优,斗识字多则国内的略胜。但国内的懂普通话,中语文笔高出相当多,以计算机打简体字往往快得离奇。还有,在浙江一带的中年工商业人才,甚众,是我见过的最好的一群。
(四)高级的金融人才,今天当然是香港胜。这些专才大可移师上海。看另一面: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这些专才的命运使我想到杜牧写《金谷园》,落花犹似坠楼人也。正因为这个不幸的发展,陆家嘴与华尔街大比并,前者有机会胜出。那所谓金融衍生工具这个行业,看来日暮黄昏。动不动年入数百万美元的金融工作,不容易继续下去了。有理由相信,美国目前的困境过后,他们会把金融行业管得紧。大家不搞复杂无比的金融运作,上海占了甜头。
(五)搞金融中心,你道上海胜香港最重要是哪一点呢?我赌你猜不中。这是严格地说,港元没有自己的面目。钩着美元或转钩人民币,港元算不上是可以独当一面的货币。多年以来,港元在国际上打出一点名堂,算是了不起,但要搞出一个举足轻重的国际金融中心,自己的货币可以独当一面非常重要。
回顾历史,英镑曾经雄视地球,今天还清楚地有自己的面目。伦敦是世界级的金融中心,有其因也。美元的成功故事不用说,面目得来不易,带起华尔街。七十年代日圆呼之欲出,一时间东京红得发紫,可惜政策出了大错,一蹶不振二十多年了。欧洲采用欧元之前有三几只货币有看头,但国际上不成大器。今天的欧元有面目,但金融中心没有国籍名堂。再者,金融危机出现后,欧元能否保得住是问题,因为不同的国家需要有不同的货币政策。当年佛利民(弗里德曼——本刊注)反对蒙代尔的欧元建议就是为了这一点。
要搞起一个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货币有自己的面目重要。这是说货币需要是一只名牌,有公信力,容易被各方接受为结算单位。弱币不成,强币较好,但太强也不成。与物价水平衡量,币值稳定重要;国家本身的生产力可靠也重要。人民币有13多亿人口的可靠生产力支持,过了一个难关,而如果依照我多次建议的以一篮子物品为人民币之锚,物价当然稳定,所有难关都过了。这里要说的,是不久前周小川先生提到凯恩斯三十年代建议的以三十种物品为货币之锚,与我建议的方法不同,施行会有困难。我建议的要点,是为锚的一篮子物品要化为任何人可以大约地在市场自由成交的物价指数。这是重点,我解释过多次了。
2006年5月16日,我发表《是港元转钩人民币的时候了》。今天看,港方不接受是大错:外汇储备与银行输多了多少是一回事,香港市民这几年买贵米是另一回事。最近转钩人民币之声再起,曾特首说要等到人民币自由兑换才可转钩。不对。在钞票局的制度下,转钩人民币要有足够的人民币储备,不多,而就算是不少北京没有理由不支持。自由兑换搞国际金融中心需要,搞钞票局不需要。1983彭励治考虑钞票局时,我参与研讨,是过来人了。
目前看,如果上海推出国际金融中心,香港要比得上是不可能的。不得已而求其次,要作为一个重要的金融辅助中心的机会还好。争取这机会,香港要转用人民币!单是转钩而不转用不足够。这是因为一旦人民币成功地杀出国际市场——这是国际金融中心的一个重要的衡量准则——港币还是依然故我,单从金融那方面看,上海与香港之别,会有点像今天的香港与澳门之别了。
(六)最后要说的是司法或法治的问题。不能否认,从司法的整体看,香港远胜国内,而国内急起直追也要长时日。问题是从金融本身的法治看,范围小很多,我有理由相信上海可以做得好。这一点,读者要细读我去年发表的《中国的经济制度》一文。上海是一个城市,是一个地方,不是一个国家。依照中国的经济制度,作为一个地方,上海搞金融中心会有很大的政策及金融法例的自主权,加上央行的协助,做得有成果北京多半不会插手。这些年我对上海干部的本领打高分。批评永远容易,但上海的成就有目共睹,不可能是无能之辈的作品。
陆家嘴能否与华尔街一较高下,或起码达到地球的第二金融重镇,关键问题不在上海,而是在北京的央行。人民币是央行处理的,面目如何,牌子如何,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也如何。其它条件上海一律足够。这几年我担心央行可能担心得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