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提出,在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也就是说,语文教师应当特别重视对学生的审美教育。语文教材大部分是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这些文质兼美、脍炙人口的篇章,思想内容深邃,艺术形式完美,有很高的美学价值,为语文教师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美育呢?
一.自然美的教育
高尔基说:“艺术的作品不是叙述,而是用形象、图画来描写现实。”教学中的自然美教学是以课文作中介的,并不是实地欣赏。这就是说教学本身具有想象的性质,要使学生身在课堂之上,神入课文之境。教师在学生的审美活动中好似导游,要胸有成竹地集中学生的审美注意,唤起学生的审美想象。此外,课文中表现的自然美都是经作者过滤的,呈现出典型化特点,已经不是单纯的自然物和自然风光了。美育也只有深入到理解作者如何典型化,才能基本完成任务。自然美的教学一般应抓住入画入情两个层次。入画,就是让学生通过课文描写的色彩、形状和状态去想象。如《白杨礼赞》中的白杨,《春》、《醉翁亭记》等课文描写四季景色等,就要引导学生根据课文的有关语句去感受美不胜收的直觉形象,身临其境,产生“如在画图中”的美感。入情就是进一步要求体味画面所表达的感情,这样获得的美感就能够丰富起来。作者写文章是画中含情,学生读课文则应是想画生情。作者寄予的感情跟学生激发的感情产生共鸣,就入情了。对白杨的崇敬、春的喜悦都需要在入画的基础上去反复体验。
二.社会美的教育
社会是复杂的,各种社会关系组成了多姿多彩的审美内涵。课本中那些记叙和描写人物活动的文章,每一篇都具有社会美的价值,我们教学这些课文要抓住劳动美、斗争美、风尚美和生活美四个方面,因文制宜地有重点地进行。美是劳动创造的,劳动实践又体现了劳动者对自身创造价值的美的享受。课文如《故乡》中那幅神奇的图画,《菜园小记》中种菜的收获,都应该引导学生体味劳动的美。《向沙漠进军》、《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等课文,让学生懂得征服自然的必要与必然,理解不懈地探索和追求创造奇迹的斗争美。教师有了这样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指向,教学这些课文就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所谓风尚美,就是指人与人交往中相互尊重,关心和帮助的言行表现出来的美。《驿路梨花》、〈谈骨气〉、〈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都着重体现了风尚美。我们的教学就在于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形成这种美感,推崇高尚的道德作风和思想行为。至于生活美,在课文中主要表现是人的内在美,藤野先生因为他是那样一位勤奋朴实正直而没有民族偏见的学者,所以他那身并不美的打扮也令人产生美感。
三.艺术美的教育
作为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探索文学作品的艺术真实产生的艺术魅力。学生往往把艺术的虚构看成是虚假,这就要使学生懂得艺术的真实重要的在于认识现实生活与作品的本质联系,区分生活中有的和可能有的跟作品中表现的合理存在。而这个由生活到作品的过程,就是提炼真塑造美的过程。因此介绍作者创作的情况,使学生懂得鲁迅先生说的“拼凑法”和“生活原型的加工法”是必要的。如鲁迅先生的<故乡〉来自作者对辛亥革命后唤起民众的反省和自己归家买屋的事实,显然是用“生活原型的加工法”。当然,教学主要是从作品内容描写的社会现实是否反映当时社会的本质与可能产生的人物和事件去理解艺术的真实。艺术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在具体的教学中可以运用其他艺术形式手段,加强艺术的教学效果,如配音、朗诵、绘制挂图、作品改编、学生动手创作、表演等。
四.语言美的教育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它是借助生动、优美、凝练的语言来表情达意的。文学语言有别于生活语言和理论语言,其形象性、生动性、概括性令人惊叹。只有通过对文学语言的细致品味,才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想象力、理解力和驾驭语言的技能。如果不理解文学作品中语言的真正内涵,便不可能真正把握作品的艺术精髓,更不可能和作者情感产生共鸣。那么,就更谈不上艺术感染和美的享受了。杨朔的《荔枝蜜》中有这样一句话,“梦见了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单从表象上看,“仅仅是作者做了个梦而已”。殊不知,如果仔细揣摩,前后关联,学生就会通过自身的想象力,在脑海里浮现“梦境”,然后进一步地理解作者对蜜蜂的热爱,赞颂劳动人民的情感。再如贺敬之等的《<白毛女>选场》一文中,只要对黄世仁的语言“我家自有谷满仓,哪管他穷人饿肚肠”细加品味,就不难理解战争年代曾有一位战士向演“黄世仁”的演员开枪的情境了。课文中有很多这样的语言,我们要引导学生好好品味。
总之,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语文老师只要善于多层次、多角度挖掘作品中的美育点,用恰当的方式去指导学生体验课文所表现出来的自然美、精神美、艺术美,就能达到通过语文课堂教学陶冶学生情操,培养他们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的目的。
孙一龙,教师,现居甘肃通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