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俊燕
在“报纸”的主题活动中,我们组织孩子用废旧报纸进行制作活动。几个女孩把报纸撕成条编起了小辫,吸引很多孩子参与这项活动,就连平时对这类活动兴趣不高的闹闹也积极参与进来。我在向孩子们简单介绍了用报纸条编辫子的方法后,鼓励大家尝试操作。
闹闹弄不清翻纸条的要领,急得汗都出来了,他主动来到我身边求援:“老师,我不会……”
我拿起他手中的纸条又以较快的速度给他讲了一遍编辫子的方法,闹闹使劲盯着我的双手,看得非常认真。刚讲完,我就被需要帮助的含含拉走了。
十几分钟后,我忽然听到哭声,循声看去,是闹闹在哭,一问才知道他是因为不会编才哭的。我一边安慰他,一边请一个小伙伴教闹闹编辫子,然后我又回到了其他孩子身边。可没过多久,闹闹又来到我面前:“老师,我还不会……”我拿过他手中的纸条又较快地给他讲了一遍,然后让他自己试一试,并鼓励他:“没关系,试一试就会了。”说完,我就去指导其他需要帮助的孩子了。
没想到,几分钟后闹闹又来到我身边,拉着我的衣角伤心地哭了起来,他还是没有学会编辫子。这一次我耐心地和他坐在一起,手把手地教他,和他一起编,帮助他解决难点,终于闹闹学会了。后来,他尝试着独立编了一根小辫,终于破涕为笑——那满足、成功的笑容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这件事给我的感触很深:闹闹遇到困难时,多次主动寻求我的帮助,我虽然对他进行了个别指导,但未能发现他的难点并给予有效的指导。幸亏闹闹坚持不懈,否则我不一定能发现他的需要。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不同,学习特点不同,遇到的困难也不同,所以教师需要仔细了解、分析幼儿的学习特点和实际情况,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以帮助幼儿解决学习中的难点,使他们体验到学习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