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伟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在4月7日公布,其中有一条广受关注:将推广参保人员就医“一卡通”,实现医保经办机构与定点医疗机构直接结算。随着人口流动的加剧,不少人希望能够建立跨地区、跨省份的基本医疗转移结算办法,形成全国统一的医疗信息网。这无疑需要整合医保系统,而信息的大集中将会对当前IT架构提出巨大的挑战……
“昨天上海一个非常著名的互联网客户请我们到上海机房现场。他们的服务器数量在3个月内从50台扩展到了1000台,因而,他们需要大批系统维护人员。”某IT服务商近日向记者说道。服务器的激增带来的不仅是业务的提升,还有成本、能耗和维护工作量的大幅增加。
人们有时会遭遇系统瘫痪事故,如春运售票系统瘫痪事故。
这些事故看似有些风马牛不相及,但这类问题背后都有一个亟待完善的IT架构。随着信息技术应用的持续深入,信息系统越来越多,机房不断扩充,成本不断增加,这似乎成了众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挥之不去的一个阴影。
堆积木似的服务器采购和运维模式,已无法完成信息大集中的历史使命,也无法应对系统扩展所带来的成本和节能压力。这种传统的IT架构急需变革,政府和企业需要一种能够处理海量交易、高度可扩展且绿色节能的新架构。记者近日经过多方采访发现,事实上,已有不少企业正在进行这样的探索。
电子政务:突破分布式架构的传统思路
上海众恒信息产业有限公司CEO高建强
我国的电子政务始终围绕着“一站、两网、四库、十二金”来开展。经过十几年的建设,数据采集和数据积累过程已基本完成。由于管理业务繁多,目前,政府各业务条线已形成一个个庞大的数据库群。正是这些不同结构数据库群的存在给政府综合管理制造了很多问题。
政府部门在建设电子政务系统的时候,由于各职能部门之间相互独立,且相互之间缺乏一定的协调与统一,这就造成两个很现实的问题:第一个是数据问题,如数据一致性、冗余性、及时响应性等问题;第二个是系统问题,主要指协同作业、作业效率以及系统间的信息交互可控性问题。
拿农民工办身份证来说。比如一个安徽人在上海打工,他要办身份证就得请两天假跑回安徽才行。再如夫妻俩去办结婚证,这时,两个人的户口要迁到同一个地方,但劳保登记的所在地地址却没有改变,那么就有可能产生同一个人在不同管理部门出现几个不一样地址的情况。
目前,上海众恒信息产业有限公司(简称上海众恒)正在开发建设上海实有人口的数据库系统。这是“四库”中的一个自然人口库。目前涉及实有人口库的政府各条线数据库非常多,仅仅公安系统与实有人口库数据相匹配的业务数据库就有40多个,这还不包括就业、劳保、医保、教育、民政、计生、税务、统计、房地产、卫生等业务系统数据库。
政府各部门建立这么多业务数据库,最终是要为政府提供科学管理和分析决策服务,要通过数据的挖掘、分析、研判和展现,为政府各职能部门提供科学的管理手段。但问题在于:数据综合分析应用的前提是必须要有统一的标准,完整、统一的数据源。数据源如果不一致,做出来的分析结果怎么可能科学呢?
真正造成这个问题的根源是因为我们建立了多级库。为什么要建立多级库?因为几乎各政府业务系统都采用分布式体系结构来实现。小型机、x86平台是电子政务主要的配置选型。而小型机、x 86只能支持分布式结构体系的处理系统,它的数据响应速度较慢,不可能去做数据库大集中。比如,几百个派出所用上万台终端,同时向小型机平台发送请求信号,如何实现?肯定只能是分级处理,否则系统将因严重“阻塞”而崩溃。
我个人认为,未来电子政务的发展和应用趋势会向三个方向转变:一是中央请求响应与交换服务系统作业平台;二是数据资源的综合应用分析平台,包括数据清洗、比对、挖掘、引擎、分析和展现等;三是数据大集中的交易型业务处理平台。要朝这三个方向发展,肯定离不开系统体系结构的改变。
假如我们用System z大型机来替换掉小型机,完全可以将分布式体系结构改变成数据大集中的集中式体系结构,整个系统只要建一个集中数据库,所有上万个终端可同时向同一个数据库服务器发出请求。这样既不会造成系统“阻塞”,也不会造成数据不一致或数据包丢失现象。而这些都应该归功于System z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和I/O通道处理能力。
大型机由若干系统整合而成,有I/O、数据处理、存储、路由等各种各样的独立单元,每个单元的功能都是单一的,这就是我们俗称的主机系统。类似交易型的请求与响应服务,尤其是信息大集中的应用,采用大型机系统是最好的。我敢预言,未来几年大型机系统一定会走进电子政务领域。未来的电子政务应用则一定会走向建立在网络通信技术基础上的分布式处理技术与集中处理技术相结合的技术路线。
公共计算平台:绿色才是目标
深圳市傲冠电脑系统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颜亦军
目前,机房内拥有大量服务器的企业正在面临种种问题,如能源消耗严重,环境污染,机房建设及租赁成本增高,更新、维护服务器和软件的费用增加以及IT维护人员成本增高等。政府也在号召节能减排,建设循环经济。由此,我们看到了企业IT架构发展的两个新方向。
第一,针对大型客户,整合内部原有的服务器平台或为传统数据中心考虑新的方向时,企业可以考虑建立绿色计算中心。目前,国内正准备建立第三个超算中心。超算中心建成之后最大的隐痛就是耗电量大。我们希望在建设过程中不只考虑性能,还要努力将其建成绿色超算中心,使大型企业数据中心的发展从传统向绿色转变。
第二,针对中小企业,尤其是运维能力不足的企业,建议它们采用公共服务平台模式建立自己的IT架构,采用更多服务的方式获得计算资源而不是自建方式。这样可以大量节省设备投资和后期的运维管理费用。我们希望中小企业更多关注核心竞争力,采用共享和外包方式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提升核心竞争力。国内一些软件园内的企业已经开始探索这种模式。后台服务器和基础架构都能够以服务的方式提供给软件开发商,而这些软件开发商只需要拥有行业应用的经验就可以了。绿色计算服务将提升基础架构服务水平,大大降低物理服务器采购成本。
国家提倡发展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我们认为大型机的方案是这个领域的利器。无论是在绿色计算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方面还是开发商迁移方面,大型机都有很多机会。虽然短期很难收到效益,但这个方向确实能形成一个从用户到服务商再到厂商的多赢局面。
有的企业在全球建立了几十个数据中心,但每个数据中心都是一个电能黑洞,这不符合绿色计算的方向。某著名的互联网企业采用大量物理服务器积累的方式来实现应用。据了解,它在两年之前,每年要消耗8000万美元的电费。
从绿色方面看,大型机所带来的绝对是质变。大型机满配时功耗最多有35000瓦,而平摊到1000多个虚拟服务器,每个服务器的功耗仅相当于一个灯泡。目前,业界虚拟化还处在量变的过程。有的企业推出所谓的绿色服务器,也只是把CPU的耗电量降下来。如果企业建立一个绿色计算中心,100多个数据中心可能会变成3个,光节省的地价就可以收回几十亿元。
突发性增长项目:“添油加醋”式的IT采购模式亟待变革
本报记者 张伟
相信不少人都体验过春运期间遭遇售票系统瘫痪的苦恼。当火车站客流量比平日翻倍增加的时候,后台IT系统的计算压力同样成倍增加。如何在计算高峰与低谷间合理调配IT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