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一泓做人就要专业一些

2009-06-30 01:01
棋艺 2009年12期
关键词:厦门

王 雪

想写郑一泓,实在不是一两天的事了,我大大咧咧的,导致身边熟知的人几乎都知道。我总有个心愿。就是写出最立体最真实的郑一泓。

他不是下棋最好的,也不是得奖最多的;他不是长得最倜傥的,更不是活得最潇洒的。

可是,他却是平凡得最幸福,最有魅力的。

联赛最后的赛会制,主办方精心安排了休战日的系列活动,厦门队所乘的车上笑声不断。林书博和吴敏茜两位领队的幽默和激情相映相衬,还有棋手们实在不俗的歌声,都为这个聚集了众“敌友”的大营地平添了意外的愉悦。郑一泓口中的这首《坚持》让我为了弄清是什么歌花了一番功夫。虽然听不懂闽南语,但郑特大的意气和志向满怀却让我印象难灭。原来闽南语的立志真的那么有内涵。但那天,他唱得分外认真,认真得有些悲壮,似乎预知了什么变数。

郑一泓的身上满是棋盘拼杀的理性和仁爱热情的感性,也许是欲望和情感结合体现出的平凡。

棋手大致分两类:一种有着强烈的本土情结,棋风中包含着深厚的地方色彩,无论何路兵马,无论是攻是守。可以豪放可以细腻,但看上去总是充满了不可侵入的有些悲天悯人的集体荣誉感。

另一类是异乡归客,思维和地域的结合很明显,但又试图利用自身最后的本土气质完美棋艺派别,紧跟时尚的同时,不伤春不悲秋,却依然用一子一将朗诵着唯美或大气的文化意境。

而郑一泓恰恰是别样风格下的别样思维投射者。作为棋手理性背后那份真实的感性,让他擅于野战,论攻论守都顽强过人。兵戎背后,他的眼中总有一种很纯粹的拼搏,更有一分对棋场的眷恋。但细心的朋友一定能看出,这更让他的心像一泓清泉,一点不野。

郑一泓的棋并非自成一派到让众棋迷敬仰。却可以大气细腻到让任何高手不敢怠慢。尤其记得上赛季象甲最为精彩的一幕。当时厦门队对阵广东队,也不知什么时候,吕钦走过来,看了看,一声不吭,扭头走了,愁眉不展。又过了一会儿,许银川挺轻松的。含着笑,也过来了,低头一看棋,笑容变成了吃惊。此时的吕钦没有选择,只有和郑一泓玩命,小吕飞刀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使了一着以饵投鱼,可郑一泓吃了鱼饵,却没上钩,也不急于进攻,先把后院安排好,走得滴水不漏。

赛后复盘近一个小时,郑特大的汗水不比吕钦少,只是少帅过了许久才恢复了眼中逼人的锐气,吕夫人在一旁也不禁指出丈夫的不慎之处,吕帅对自己中局弃炮懊悔不已。

郑特大作为当时厦门队最佳得分手,尽管一直以轻松闲适的棋风著称,而且对自己的发挥表示满意,认为辛苦都是值得的,但说起全队的成绩。作为唯一的本土选手,与生俱来的集体荣誉感,却让他突然变得感性起来。

“布局上是全队努力的成果,我是就棋论棋,我是厦门本土队员,各方面舆论压力会比他们都大一些,加上前面的成绩我们也很不理想,但现在只能尽力下好每一盘最重要,目标就是止滑了。”

“我觉得对我影响最大的,就是对河北那场,那场我是盘赢棋,如果上将就赢了,赢了我们队就赢了,结果我被偷杀了。当他走了车七退一把我将杀的时候,我眼泪差点都出来了,那盘对于我个人影响太大了,而且也是我整个联赛输的第一盘棋。另外一个,从那之后,我们队的成绩都一直很不理想,可能也算一个转折点吧。”

“现在我们急需一场比较漂亮的战役来鼓舞士气。冲前六不太可能了,但还是要下好每一盘,晚上还是要注意休息,早上教练说一定起来吃早餐,遇到对手还是会准备,不会因为成绩不好而放松。我们都是对棋不对成绩。而且我们的教练不错,他会给我们减压,告诉我们好好下,其实他对我们付出也很多,我们再下出不理想的成绩的话,内心总是有点愧疚的感觉。”(面前的郑特大已经开始揉眼睛了。)

“这么久以来,我感悟最多的,就是对胜负得失的一种心态,这很关键。不只是在象棋,在人生的每个领域,都有所收获,我自认为厦门每个队员都不错,所以我们是一个很团结的团队,所以到过厦门队的都会觉得在厦门很快乐很团结。”

“而对于我,很多人都是我的棋友我的战友。也许有一天会是队友,所以我一定会努力好好地快乐地和他们相处下去,把厦门的精神发扬,我永远是厦门队的一分子,永远会为厦门象棋的发展努力下去。”

我想强调的是,在说这些话时,郑一泓从开始的慷慨略带些遗憾慢慢转换了情感,几度热泪盈眶。红着的眼眶和如此真实的感情让我不看都觉得刻骨铭心。这就不难理解,在厦门队面临危机时,郑一泓不惜一切为之奔波了。

走到今天,郑一泓的每一步似乎都能将目的地带回心灵,将棋盘空间收藏灵感,在生命中邂逅生活。和岁月同步的年轻与坦然带给他和青春永伴的快乐与幸福。

郑一泓的身上汇聚了厦门队全部的惬意、协调、紧张和荣辱不惊。他的崛起总是很低调,他的打拼总是很扎实,他的奋斗总是很快乐,他对压力总是很享受:“我们啊,就是下完棋就走,比完赛就玩。”端着茶杯进电梯的郑特大,留下这句让我一直记忆犹新的话。战胜吕钦后,我很想祝贺郑特大,却觉得他应该已经在“玩”了。

每次吃早饭,总能听郑一泓越来越兴奋地说起自己的孩子,还主动拿出手机让我看可爱的宸宸。告诉我那件别致另类的衣服是他们的全家服:“我们一人一件,我上面的宸宸是欺负爸爸的坏孩子,他妈妈上面的宸宸是欺负妈妈的坏孩子。”那份自豪和美满不言而喻,情难自禁处他便在食堂站起身对我形容起孩子的调皮来。后来才发现,他会和我聊家庭朋友生活,聊训练工作玩耍,聊老板喜欢下棋,所以他工作很有先天优势,聊比完赛个人如何放松,就是不会和我说下棋的用脑和明日的压力。

是的,回忆起厦门队的这些快乐,连我这个旁观者都难免羡煞。领队林书博对自己和带着队员养成的“贪玩”很自豪,认为这是团结平和的基础,毕竟不论生活,不论给予,他提倡的总就是:“给予比索取愉快。”每次提到他的“三乐”(知足常乐,助人为乐。自得其乐)人性化凝聚力管理,他总不忘强调:不论成绩如何,厦门这个集体都将永远是这样。说这些时,也许他并不知道,不久的将来,这个“永远”就将中断了。

在讲究“危”和“机”并存的时代,象甲联赛再次被钱“将”了一军,但是厦门的退出却实在让人很难在短时间释怀。我忍了很久,脑中不断盘旋着队员们的话——谢岿的“有厦门队一天,就有我谢岿一天”:林书博的“我是看着汪洋长大的,在厦门,他真的长大了,任何人到了厦门队都像到了自己家一样。除了下棋,还有生活”;潘振波的“一到厦门就爆发”;还有郑一泓的“厦门队就是我的家,我有权利,我更有义务”。作为厦门队的朋友,也许就是这样,哪怕只是风吹草动,都很难让关心的人若无其事。从刚听说时的难以置信,到此后的震惊,再到扼腕叹息,我还是没能忍住,致电这些曾给我至深至理的前辈故知,但除了问候和惋惜,实在也不知道能说些什么。正在开车的林书博老师说起来,还是满怀的感慨:“金融危机的影响是必然有的,但是偌大一个港务局,支持一个象甲队

伍打比赛,那怎么说都只是九牛一毛,说到底还是领导重视的问题。我无能为力,但我想,厦门队一定会卷土重来的。”

说白了,快车之所以快。不是因为跑得快,慢车之所以慢,不是因为跑得慢,而是因为停的站太多,大站小站都停。总被“小站”这样的“小事”拖累。只是想选择一条路。走下去。怎样的路都是自己选择的,坚持了,适当地懂得转弯了,就够完美了。

这是郑一泓在奔波了一月后用最坦然的语调道破的“知足而乐”。

本土情结甚为深厚的郑一泓不但棋富灵气,而且人更有灵气,就好像真的拥抱着阳光。

很巧,问候郑一泓的当晚,他刚刚飞抵家乡。一身的疲惫还未来得及掩藏,就因为我的惋惜增添了几许不舍。电话那头,从开始便是和谐与倾心的交流,郑老师有些兴奋,依旧是那句“美女啊”,让我似乎又见到昔日饭桌前那个健谈的师兄级长者,紧绷的弦松弛了不少。他很开门见山:“怎么样。是采访呢,还是聊天呢?”我也直接:“就是事情那么久了,也算定格了,我心里总放不下,老想着来问问。关心关心。”

在厦门队内外,郑一泓从来都没有闲着。以前,他总在队里研棋谋划,现在由于退出棋坛的决定太突然。自己事前根本没有想到要转会,再加上不少队伍都一早敲定了阵容,一时间很难找到合适的队伍。他反而更加倾心尽力地开始为棋队的生存挽留最后的希望。但我知道。主要还是因为他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为心爱的队伍奔走努力中。他总是强调。厦门队这一系列的变化,他是最清楚的,全程奔波下来,他太清楚个中的因果和滋味了。虽然努力并没有换来理想的结局。但他说依然会坚持做完最后的工作,完善所有的手续。

我很怕郑老师的“最怕就是没棋下”,那么。这么久没有找东家。他一定是为了力挽家乡棋队四处奔波而无暇顾及寻求后路。这样想来,我可以想象一直以娱乐精神为重的他付出了多少心血。

可当我苍白而无奈地安慰他时,却换来了他的宽慰:“这有什么,努力了,我也问心无愧了,该去哪下还去哪下,这份豁达我还是有的。”

谈起没有更早一步找东家,郑特大的解释让我不禁失笑:“我就跟我的朋友说,你看谭嗣同,他能跑吗?他当然能跑,跑了他还能活得多好啊,但是他跑了谁还能留下来坚持呢?当然我还没有到生死抉择的关头。但一样的道理啊。我要是先准备跑了,后面谁处理呢?谁努力呢?何况,哪怕还有一点希望,我也会努力去挽回啊!我是最本土的厦门棋手,这种良好的氛围只能靠我们自己坚持下去。不过新时代嘛,我也努力到这个份上了,到头了。我也该想想出路了,总也不要为他放弃棋业吧,那样好像并不光荣……”

而后,他自我感慨实在是个感性的人,之后的去向其实主要还是取决于感情因素。四川、河北、河南等地都相继找过他,但是他更倾向于去四川,也还是因为队员之间更为熟悉和默契,合作和交流能让他更自然。毕竟到了新的团队,依然是团体为重,什么都不是一个人的,尽管原来和胡明领队等交流也很多,而河南的领队一直也很热情和真诚。但是队友的年轻化和生疏化或许会让这位一直以雷打不动的非外援更加思乡。另一方面,原来跟四川队打交道比较多,厦门主场迎战川军时,他们还似盟友一般对饮畅谈过,加上四川也答应他在厦川两地自由来回。这些深厚情谊让他开始调整心态,准备援外。

在今天,做外援已是家常便饭,可郑一泓却把离乡下棋看得如此清晰:“其实离开了,简单地说,就是没有了一个归属感,总感觉是在人家家里,做客也好,打工也好,感觉总是有些异样。当然在哪里我都会认真地下好每一盘棋,只是很难觉得是在为家乡争得荣誉了……”

其实郑一泓的外援生涯已经不是第一次,想当年哈药总厂的大将还不也是联赛中只回过两次家?但时隔数年,更加顾家恋家的郑一泓是否会更加不舍呢?如果真的离开了,谈到妻子。郑特大坦诚地说:“本来就惦记啊,我也跟队里说好,要让我定期比赛,定时在家。说爱棋,我真的很爱棋,但我的心态不固执不势力,坚持是为了荣誉,更是为了团体和精神。就好像我孩子出生那年,刚好体育大会,本来说不去的,真是挺犹豫的,但后来想想,我必须去。领导也说,你是代表,去吧,我觉得也是,还是跟汪洋一起去了。说实话,什么不是难得?生孩子也是一辈子一次的事情,我不在身边,总有点遗憾和愧疚,但必须做出选择的时候只要问心无愧就好。”

“现在能管的,我总想尽力,男人嘛,我这一走,不可能几月不回来啊,老婆孩子都在家,万一被拐被骗都不知道。”

然后。郑一泓告诉我们怎样才算活的专业:生活是需要准则的。而这个准则不是写成条文的,是约定俗成的,我们现在的社会正在形成,并不完备,那么我们每个人都必须给自己找一个生活目标,其实不那么鲜明,就只是前面的一个方向,先让自己生活得有价值有规则,哪怕说目标只是当一个好丈夫、好妻子、好棋手,那么目标一定会对社会产生价值。

是的,我们需要携起手来,一起去克服和突破,找到最平衡的通道。而郑一泓给自己的设计便是生活,因为一切都来源和遵从于此,却又显得更理想化,于是每一个小故事或小片段似乎都可以引申出对现实生活的反思和影响。

让棋盘把世界连在一起,这毕竟还只是个美好的愿望,但郑一泓却时刻准备着开始投桃不惧报李,时刻用生命的跃动赋予棋盘棋子真实的呼吸,用艺术的方式寻根,文化的手段绚丽,深潜的平凡灵动。

编辑志强

猜你喜欢
厦门
厦门鼓浪屿之行
党建促进学校和教师发展的实践研究——以厦门一中为例
心之厦门,梦想之旅(上)
心之厦门,梦想之旅(上)
心之厦门,梦想之旅(上)
厦门品小吃
厦门规划局局长
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