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国
摘要:由于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茶壶煮饺子,有话道不出”的现象。由此我认为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想准确而生动地向学生传递各种数学信息,强化数学知识,给课堂增添亮色和活力就离不开深厚的语言功底。
关键词:数学教学语言 准确 规范 简洁 修辞 感情 节奏感
数学教学语言是一种以数学知识为基本内容,以学生为施教对象,以规范化的语言为传播媒介的专业性语言,无论在以前的传统教学阶段,还是走向现代化教学阶段的今天,数学教学语言始终是数学教师传授数学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最重要的工具。一堂成功的数学课离不开精彩的教学语言,尤其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语言生动与否将直接影响学生对数学课的兴趣,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研究教学语言运用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如果说数学教学是一门艺术,那么数学教学中的语言运用则是艺术中的艺术。下面我本人对数学教学语言的运用进行一些探讨。
一、数学教学语言应准确、规范、简洁
数学教学语言的准确性是指在叙述数学事物时用词应贴切,符合数学学科的特点,不违背数学学科的科学性要求。数学语言是一种科学语言,是表达数学概念、判断、推理、定理的逻辑思维语言,具有准确、严密的突出特点。与富有弹性的文学语言相比,数学语言有一副“铁板的面孔”。它的每个字、词都有确切的含义,不容混淆。“直线和射线”、“坐标与坐标轴”等等,一字或一词之差,就表示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词序颠倒,也会表达两种不同的意思,如“全不为零”与“不全为零”、“方程的解”与“解方程”等等;所以教师对有关数学定义、定理、公理的叙述一定要准确,不能使学生产生不必要的疑惑和误解。作为教师就必须首先做到对概念的实质和术语的含义有较为透彻的了解。例如,“对应角相等”与“角对应相等”,“切线”与“切线长”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又如, “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这类语言就缺乏准确性,把“线段的中点”讲成“在线段中间的点”也不够准确。
数学教学语言的规范化是指在数学教学中应使用普通话进行教学。语言的规范与否,不仅影响教师表情达意的效果,而且影响学生获取知识,训练技能技巧的效果。语言的规范.一方面要语音的规范,即讲课要用普通话,不用方言,更不能说白字。
二、数学教学语言应口语化,而且应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年龄特征
数学教材上的书面语言是写在纸上的,在设计的时候,考虑的是学生阅读的习惯,因为可以反复阅读,所以,有时往往使用稍抽象的、较长的、较复杂的句型,本文所指的数学教学语言是相对书面语言而言的,它依靠听觉来感知,在设计的时候必须考虑学生聆听的习惯,初中学生一般是很难听懂抽象的、又长又复杂的句子的,教师如果“照本宣科”的话,就会使学生感到教师的语言是那么僵硬、难懂,缺乏亲和力,学生听着这种声音很容易“犯困”!所以,在数学教学时,教师必须把数学书面语言改造成能让学生明白易懂的口语。在设计教学语言时,一般是用几个较短的、较简单以及较具体的句子来代替一个较长的、较复杂的、较抽象的句子,把一个大问题分解成几个较小的问题来讲,如初中数学教科书中,对其中一个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是这样叙述的: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两个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这句话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不管是读起来还是理解起来都有一定困难,所以在实际应用中常要出错,因此在教学时,笔者把它分成“两个角”“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这几段来叙述和理解,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理解这个定理的含义。口语化不等于可以随口乱说,还是应注意如前所说的几个要求。
三、适当运用语言修辞技巧可以增添数学教学语言的趣味,使教学语言更生动
适当运用语言修辞技巧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增加教学语言的吸引力和教学效果。数学教学中,常用的语言修辞技巧主要有以下几种:
1、比喻和拟人。比喻法就是指在数学教学中,为了把数学事物或数学过程描绘得更形象更生动,而借助另外的事物来“打比方”,例如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时,对于条件①a≠0,②△≠O,我们可以跟学生讲这是两块“暗礁”,要求他们在解题的过程中要“处处小心,时时注意”。这样一比喻就形象地强调了一元二次方程中a≠0.△≠O的隐蔽性和重要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情境,使他们很好地掌握了这一知识难点。
2、引用。引用就是在说明数学事物时,引用古人和名人的诗词、民间谚语甚至歌曲等,使讲解变得具体充分,教学气氛变得更热烈,学生容易接受,也容易记忆。如在计算两直角边为3和4的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时,笔者常常会引用“勾三,股四,弦五”这句话,既方便了计算,也使学生为我国古代灿烂的科技而自豪。
3、幽默。幽默是语言的调料,在教学过程中,不失时机幽他一默,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但是,运用语言修辞技巧要适可而止,不能滥用,否则就有可能起反作用,如比喻和引用用得太多,不仅会给学生以卖弄的感觉,而且还有可能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幽默用得太多,那么上课给人的感觉就会象演滑稽小品一样纯粹是在逗乐。
(河北省迁安市建昌营镇建昌营成人教育学校)
参考文献:
1、陈永明.《数学教学中的语言问题》.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版社,1998
2、余文森吴刚平《新课程的深化与反思》.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
5、《邱学华数学教学教案与教法》,人民日报出版社。
6、《情趣教学艺术》,陈健兴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