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SCDMA位置区划分方法分析

2009-06-29 09:10帅农村黄继宁王立军
移动通信 2009年10期
关键词:网络规划

帅农村 黄继宁 王立军

【摘 要】位置区的划分是TD-SCDMA网络规划很重要的一环。文章对TD-SCDMA位置区寻呼容量进行了分析,并探索如何利用GSM小区切换统计数据来开展TD-SCDMA位置区边界划分,最后总结了TD-SCDMA位置区划分的一般方法。

【关键词】位置区 TD-SCDMA 网络规划 寻呼容量 GSM

1 引言

TD-SCDMA无线网络仿真完成后,站点布局的规划基本完成,需要进一步开展TD-SCDMA LAC的规划。本文将对TD-SCDMA LAC划分的一些原则进行分析,总结TD-SCDMA LAC划分的方法,相信对TD-SCDMA网络规划的LAC划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 LAC寻呼容量计算

2.1 寻呼过程

UE在空闲模式下一直监听寻呼信息,以便能够随时响应网络的寻呼。处在空闲模式和连接模式(CELL_PCH或URA_PCH状态)下的UE,将根据不同的参数计算其要监视的寻呼时段,并收听寻呼消息。当UE接收到寻呼消息后,根据非接入层的指示,可以建立无线链路的连接,或不响应该寻呼消息。

如果网络要寻呼处于空闲状态、CELL_PCH或者URA_PCH状态的UE,UTRAN通过发送寻呼类型1消息进行寻呼某个UE。首先由CN通过Iu接口调用RANAP的寻呼过程来把寻呼消息发送给RNC,RNC收到寻呼请求后,将在PCCH上向UE发起寻呼类型1消息来寻呼特定UE。当UE通过Uu接口收到RNC对自己的寻呼消息PAGING TYPE 1后,若可以响应寻呼,将发起RRC连接建立过程。

2.2 寻呼能力计算

寻呼能力与PCH与PICH的通道带宽相关。根据协议规定,PICH与PCH是一一对应的,它们具有相同的码道数目。

寻呼能力的带宽由以下因素决定:

◆SCCPCH码道数目;

◆PCH、PICH的PBP(帧重复周期);

◆寻呼消息重复次数。

下面分别计算PICH和PCH的寻呼能力:

◆PICH寻呼能力:SF=16,一个TTI下,44×(20/5)=176符号,每个寻呼指示因子的长度可以为2、4 或8 个符号(长度对应于4、8 或16个比特)。实际外场按照4个符号配置,每个PICH块由连续的两帧传输,因此176/4*2=88个用户。由于PBP为64帧(640ms),重复因子为2,那么PICH的寻呼强度=88/0.64/2=68次/秒。

◆PCH寻呼能力:一般情况下,SCCPCH配3条码道,传输信道格式中240bit块的个数可以达到2;UE寻呼长度,IMSI寻呼时72bit,TMSI寻呼时40bit;寻呼分组数取8;为了兼顾寻呼成功率和寻呼效率,重复因子一般取值为2;寻呼周期受终端限制,一般取值为640ms,则PCH寻呼能力=[(2*240-7)/72]*8/2/0.64 = 6*8/0.64/2 = 37次/秒。

从上面的计算可以看出,PCH能力小于PICH,所以寻呼能力由PCH能力决定。

同理可以计算出SCCPCH配置3条码道(重发次数=2)时,按TMSI寻呼的PCH寻呼能力。

得出寻呼能力表如表1所示(其中N为寻呼分组数目):

2.3 系统寻呼容量

(1)寻呼容量

系统寻呼以TMSI寻呼为主。以TMSI寻呼时,理论容量为50个UE/LAC/秒。考虑到寻呼存在的冲突情况,实际寻呼能力为理论寻呼能力的30%,因此,以TMSI寻呼时实际寻呼容量为15个UE/LAC/秒。

(2)LAC最大支持用户数

根据相关话务模型,考虑AMR语音、视频电话和短信的总寻呼次数为0.00078,并考虑25%的用户为二次寻呼,得到单UE每秒寻呼次数 = 0.00078 X (1 +0. 25) = 0.000975。

因此,以TMSI寻呼时,LAC最大支持用户数=系统寻呼能力 / 单UE每秒寻呼次数=15/ 0.000975=1.54万。

同理,可算出以IMSI寻呼时LAC可支持的最大用户数。

3 TD-SCDMA LAC边界划分方法

位置区划分的合理性对TD-SCDMA网络的影响非常大。不合理的LAC划分不仅浪费大量的网络资源,而且引起更多的局间切换。过多的局间切换有以下负面影响:

◆过多的局间切换会造成信令负荷的增加,局间切换成功率的降低;

◆切换过多的地区用户移动频繁,用户数量大,位置更新多,增加了信令的负荷。

LAC的划分必须遵循下列几条原则:

◆位置区容纳的用户数必须小于上述计算得出的LAC容纳最大用户数,否则会造成寻呼信道拥塞;

◆位置区的边界尽量选在切换少的区域;

◆划分位置区边界时,还要考虑到话务量的增长趋势,LAC需要考虑一定的扩容余量,避免位置区频繁的分裂。

基于以上原则,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GSM切换统计的TD-SCDMA位置区分区的方法。首先,收集GSM小区间切换次数的话务统计数据;然后统计GSM 各基站间切换次数;最后用不同颜色和粗细的线条在Mapinfo图中直观地描出基站间的切换次数统计情况。如图1所示。

在实际分区的过程中,可以根据GSM基站间切换图直观地找出基站间切换次数最少的边界作为TD-SCDMA位置区的边界,并可在Mapinfo中直接进行TD-SCDMA位置区polygon的范围的划分,如图2所示。polygon划分完成后,再利用Mapinfo中的统计功能,统计每个polygon中的用户数;考虑每个LAC用户数的均衡性,通过对位置区边界的不断调整,最终得出一个满意的位置区分区方案。

4 结论

综上所述,进行TD-SCDMA位置区划分时,要综合考虑以下两点:

(1)合理的寻呼容量;

(2)通过对GSM基站间切换次数的分析,避开切换频繁的区域。按照上述原则划分,相信可以得到合理的TD-SCDMA位置区分区方案。

参考文献

[1]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TD-SCDMA无线网络设计与规划[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 ★

【作者简介】

帅农村:毕业于南京邮电大学,工学硕士,工程师,现任职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东莞分公司,从事无线网络规划工作。

黄继宁: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工学硕士,工程师,现任职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东莞分公司,从事网络规划工作。

王立军: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工学硕士,工程师,现任职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东莞分公司,从事无线网络规划工作。

猜你喜欢
网络规划
GPON技术在电信宽带接入网中的应用与设计
中小企业多路由协议互联网络规划与实现
数字化校园网的规划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