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009-06-29 02:50胡润平
考试周刊 2009年39期
关键词:创造性历史思维

胡润平

摘要: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学生创造思维和创造力的培养,就要激活学生的创新欲望,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促使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充分发展,还要让学生进行历史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的能力。

关键词: 历史教学创造思维品质培养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传统的教育教学法已日益暴露出自身的弱点,甚或成了扼杀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痼疾。那么,如何使受教育者具有较强的创造力呢?这是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新课题,也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教育改革战略工程。本文从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品质方面作初步探讨。

一、激活学生的创新欲望

知识的创新是通过有创新欲望和创新能力的人实现的。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首先要使学生具有创新欲望。学生有了不断创新的欲望,才能进行有意识、有意义的创新活动,也才可能达到创新的目的。中国具有几千年辉煌灿烂的文化,对于这些,中学生总是充满好奇,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问题在教师看来非常幼稚,甚至是无意义的,但对学生来说却是一种探索、一种创新,是一种好奇心的满足。他们正是带着这种好奇心来认识这个世界的。所以不论学生提出的问题多么幼稚、多么无意义,教师都不要简单地禁止和否定。如果学生的每一次探寻,遇到的都是教师的“不可能”、“无聊”的断语,那么,他们的创新欲望就会慢慢萎缩,很难具有创新精神。

二、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促使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在历史教学中,学生对教师所讲的知识感兴趣,或者认为重要,他的注意力就能集中。集中对提高记忆水平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我采取了以下几种措施:

1.在导入新课上下功夫。一堂课要成功,导入新课一环非常重要。在讲述普法战争一节时,我作了简短的“埃姆斯急电”的故事情节介绍,然后着重指出:“普法战争爆发的原因是路易·波拿巴的扩张野心同俾斯麦利用王朝战争统一德国的政策发生了冲突,而埃姆斯急电仅起到了导火线作用。”采用与课文有关的传闻、秘史,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讲述必须简洁,否则会喧宾夺主。

2.利用课文中的插图加以渲染,烘托气氛,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1848年欧洲革命一课中有一幅《梅特涅夹着尾巴逃跑》的漫画插图。在导入新课中,我先让学生看这幅图,紧接着简短地介绍:“梅特涅是奥地利首相,擅长外交权术,他一贯仇视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他在十九世纪上半期的欧洲舞台上显赫一时,而在1848年革命中却男扮女装仓皇出逃,可见这场革命声势浩大,那么这场革命是怎样爆发的呢?”以此来导入新课。这种简短的插图介绍,给学生以1848年欧洲革命规模大,对反动统治打击极深、震动极大的信号。这对整体课文的讲述起到了铺垫作用,学生的兴趣也就油然而生了。

3.从基础知识的实用方面入手。学生学习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为了通过考试,我们不能回避这个问题。在历史教学中有一些重点章节,在导入新课时,我就强调这一章节的重要性。在历届高考中常出现一些题,我们在学习时应重点抓几方面问题。如在讲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一节时,我作了这样的交待:①俄国历史上有哪两次改革?对俄国的历史发生了什么影响?②俄国历史上两次改革是在什么历史条件下出现的,有哪些内容?这种方法开宗明义,使学生一开始就了解到学习这章应该掌握哪些知识,同哪些章节有联系。学生认为所学的知识重要,注意力就集中,讲述课文时,学生的兴趣就提高了,记忆力水平也相继提高了。

在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要使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记忆,在记忆的过程中加深理解。学生要善于扩大信息输入容量,在丰富的信息中,活跃思维、诱发创新,这不仅有利于掌握历史基础知识,而且有利于发展思维能力。

三、让学生进行历史的思维

历史学习不是被动地接受史实、年代、人名和地名。要使学生对历史有真正的理解,教师就要让学生进行历史的思维:提出问题并整理能够证实答案的证据,掌握的史实比教科书所提供的要多,自己去检验历史的记录,查阅文献、杂志、日记,观察历史的遗物、遗址,以及其他的历史证据,对这些历史记录所显示的内容进行有想象力的思考,并对当时的各种观点进行比较。

真正的历史理解要使学生有机会去创造他们自己的历史叙述和论据。这种叙述和论据可以采取写论文、写社论、进行辩论等多种形式。教师要教给学生多种多样的方法。而对学生历史思维最有效的培养,莫过于使他们接触到历史的和当今的争论问题,让他们对历史记录发表见解并在分析问题时运用正确的历史观点。

历史的理解还要求学生在阅读别人所写的历史叙述时进行思考。优秀的历史叙述是对联系、变化和结果进行说明、揭示和解释。这样的叙述还是分析性的,把生动的故事和传记与概念的分析联系起来,使学生得到所有有关的训练。这样的叙述能够促进学生历史思维的基本技能的发展。

学生带着思考阅读这样的叙述,要对叙述中所提出的各种假设进行分析,并评价所提出的证据的可靠性。

教师应要求学生注意到作者所关注的重要之处,注意到作者的忽略之处,例如没有当时历史上其他的重要人物的观点和经历。同时,教师还应要求学生检验对历史本质的阐释,例如,历史学家在叙史时对事件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的原因重视程度不同,对事件的重要性的阐释会有不同,学生要加以比较和选择。

四、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所谓发散性思维,就是围绕问题多方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的过程。现行的历史教材,总的来讲比较重视科学性、逻辑性,而对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方面并没有足够地重视。这就需要历史教师在教学中来弥补,通过开展“历史小论文”、“历史创作”等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例如,一个学生在历史小论文中通过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展开多方面的联想。首先“纵向联想”,指出文天祥视死如归的力量源泉来自“民族的浩然正气和炽热的爱国之心”。其次展开“逆向联想”,痛斥当今社会上极少数只顾个人利益而忘了国家利益的社会渣滓。最后展开“横向联想”,联想到今天的青年学生应该继承中华民族的伟大传统,不能辜负老一辈对我们的殷切期望,把建设祖国的历史重任肩负起来。由一位历史人物的事迹,这位学生展开了如此丰富的联想,充分体现了创造性思维发散性的特点。如果经常开展这类活动,会极大地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总而言之,创造性思维是一种高水准的思维,是人的智力水平高度发展的表现。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特别注意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独立性、批判性、逻辑性、敏捷性、灵活性和反馈性,克服片面性、表面性、模糊性、线粒性等弱点,努力为学生创设创造性思维的情境,使日益深化的智力不断发展更新,培养智能型全方位人才。

猜你喜欢
创造性历史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新历史
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