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宁
[摘要] 普罗科菲耶夫的一生创作了众多钢琴奏鸣曲,这些作品基本展现了他追求音乐表现手段的创新。本文用钢琴奏鸣曲作为研究对象,从旋律、和声、钢琴演奏风格三方面作分析,让人们清楚地了解普罗科菲耶夫音乐创作中焕发出的新的生命力。
[关键词] 普罗科菲耶夫 钢琴奏鸣曲 创作特征
谢尔盖•普罗科菲耶夫是 20世纪最优秀的作曲家之一,也是一位杰出的钢琴家。他创作了 8部歌剧、7部舞剧、7首交响乐、10首器乐协奏曲、30余首交响组曲和声乐——交响作品。他的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灰姑娘》和《宝石花》名扬天下。他的音乐语言特点讽刺和怪诞,曾经被视为“颓废音乐的代表”。钢琴奏鸣曲是普罗科菲耶夫作品中比较突出的一种体裁。当今,他的钢琴奏鸣曲愈发受到演奏者和研究者的喜爱,对钢琴奏鸣曲的研究能让我们了解普罗科菲耶夫和他在音乐上的创新。
一、旋律
普罗科菲耶夫的钢琴奏鸣曲具有很强个人色彩,旋律是其重要因素。无论是他的谐谑式的急转直下、放荡不恭的曲调,还是他在战火纷飞、满怀激情的时刻写下的精彩万分的旋律,正如他本人所强调的,他的旋律之所以常常不被看作旋律,正是因为赋予以前被认为是非旋律横向展开的音的结合。他所理解的旋律性音调的实质在于:起音程连贯性作用的不仅是二度,实际上任何音的关联,一直到大的跳进都有这样的作用。
在普罗科菲耶夫旋律创作基本风格的早期,他经常采用较短的模进音组构成旋律。他的具体手法是:在自然调式的基础上,由两三个音构成简单的动机,然后用这个动机形成一系列的模进,组织成阶梯式的旋律线条。基本主题是不定型的,由一些不同的环节组合而成,这是普罗科菲耶夫 20年代典型的旋律写作手法。这种手法反映出他青年时代积极向上、充满活力、勇于开拓进取的精神。
在第一钢琴奏鸣曲主题中,他把器乐旋律从声乐化旋律中完全独立出来,不再根据声乐的特征去构思,而是运用连续跨八度的大跳与参差不齐的转折造成粗犷、直率、活跃的性格。到了晚期奏鸣曲,普罗科菲耶夫对旋律的创作似乎从年轻人的冲动和激情转变为老者对现实的深刻感悟。旋律手法得到了发展,在原有自然调式创作的基础上用调性频繁的转换造成旋律的十二音性。
二、和声
上个世纪初,音乐思维发展呈现多元化趋势。一部分人开始否定传统和声;另一部分人把功能和声向极端方向发展。和声思维的发展使我们已经找不到德彪西或晚期的斯克里亚宾的作品中的令人心旷神怡的光影之美和优雅和声的独有特色。新派演奏家们奏出的和声往往是用生硬音的结合代替了均衡的协和音,推翻了功能和声是几个音一致融合有规律进行的观念,不协和音被解除禁忌,大胆地表现出来。作曲家们对选择的和声材料有了无限度的自由。普罗科菲耶夫反对陈规旧套,把古典和创新有机的结合,革新和声语汇。
1.和弦
普罗科菲耶夫的风格的特点是:强调主调性,强调中心和弦的主导地位,排斥一切想损害它的企图而树立它。普罗科菲耶夫钢琴奏鸣曲中常见的和弦类型有:普通的三和弦、复杂的三度结构和弦、非三度结构和弦和复杂的非三度结构和弦。这些新和声色彩的材料和最传统的各种终止手法结合起来,复杂与简练、不稳定与稳定形成了普氏独有的风格。普罗科菲耶夫打破了不协和和弦必须要解决的协和和弦的规律,反对浪漫派保持和声和谐和印象派的烟雾朦胧的和声色彩。不受束缚的运用不协和和弦,他的作品有时予以解决,有时不解决。
普罗科菲耶夫也经常使用背景化和色彩化和弦,提到色彩化和弦,首先想到的则是印象派的音乐——大量的借助和弦的功能和色彩制造出了印象的光影之声。在浪漫主义,旋律和和声是融合在一体的,很难分辨出它们的独立意义。普罗科菲耶夫背景色彩和声和旋律线条并无关系,而是把和弦的进行按规律的原则,证明音和音层的任何结合、甚至有时是最奇特的结合都是有效的。在这一点上,第二钢琴奏鸣曲的第三乐章是典型的代表。第三乐章的旋律使人联想到俄罗斯保姆的小声哼唱,由弱拍起,自然的句子段落,建筑在均匀的轻轻摇晃的摇篮曲节奏基础上的调式交替。左手的次中声部是伴奏的和声支柱,固定音型贯穿始终,造成规律的运动感。右手中声部的模进陈述同样具有独立的以两小节为单位的固定音型结构。主题突出于厚重的和声基础之上,委婉动听,独立存在。有意思的是,色彩化背景和弦源于印象派,这里普罗科菲耶夫采用了平行三全音的粗犷色彩,这是明确区别于以往淡雅柔和的色彩风格的。
2.“错音”风格
随着欧洲调性体系的发展,和弦功能有了更多的表现意义。和声功能的不确定性使和声语法被打破。普罗科菲耶夫正是利用了和声的多义性特征造成突然转调,形成了代表普氏创作的重要风格“错音风格”。这种手法丰富了和声表现力,新颖的和声音响效果在后期的钢琴奏鸣曲创作中经常出现。
三、敲打风格的音色
出于对浪漫主义美学思想的反叛,并把这种情感运用到钢琴创作中,普罗科菲耶夫把视钢琴为打击乐,利用钢琴透亮的声音,运用敲打性的触键方法,使作品中的钢琴音效稍偏尖利、刺激、尖亮。三首战争奏鸣曲以力量和胆略以及独有的风格表现了作曲家放荡不羁的个性,敲打性因素在他的作品中反复出现。他想利用敲打达到一种音效,或当今社会工厂里机械引擎传动的声音,或是运用模进音级和同音重复的手法展现出“罪恶”的感受。在第六、第七钢琴奏鸣曲中,我们更能从敲打中体会战争残酷的场景,人们被死亡的氛围压得扭曲的心灵、狰狞的脸庞。《第六奏鸣曲》Op.82,A调,作于 1939~1941年冬。第一乐章主要是展现入侵者的残暴和苏联人对入侵者的深深的仇恨。副部主题双手交错,左手用八度奏出单旋律完全没有和声色彩。在弱的力度要求下,显得茫然而无力。这种忧郁的情感和主部粗狂的节奏,繁杂的和声形成强烈的对比。之后,渐强的敲打展示出人们的信心、力量和勇气。对音色的追求使钢琴触键方式发生变化。普罗科菲耶夫的“敲打性”不能仅从表面理解成为敲击钢琴,无音色变化的演奏,它是要让音色有金属般的铿锵、尖锐的特点,又不能粗糙难听。要求每个手指都要笔直的坚挺,手腕支撑好,肘部大臂协调垂直触键;发力时间短促,并尽可能快地离开键盘;即使需要比较歌唱的音色,也要挺拔、铿锵。
托卡塔式的节奏、独具特色的曲式变化等都表现出保留与革新相结合,赋予习惯的东西以新意,构成了普罗科菲耶夫创作的本质。在今天,普罗科菲耶夫的创作仍然伴随着相互矛盾的意见和评价。他的作品还不能和那些为人喜爱的、完全被人们承认的名作一道安然地放在架子上。有许多作品要不断地反复演奏、分析、欣赏,站在我们现代生活的立场上重新加以评价。到那时才能更准确地肯定:哪些作品由于暂时的时髦将会成为历史的财富,哪些作品有权纳入不朽的俄罗斯经典音乐的宝库。
参考文献:
[1]徐月初.孙幼兰辑译.《普罗科菲耶夫》文选•回忆录•评传[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
[2]德米特里•肖斯塔科维奇等.回忆普罗科菲耶夫[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
[3]玛丽-克莱尔•缪萨.二十世纪音乐[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