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萍 杨 龙 宋晓刚 赵建宇 刘丽华 祁云飞 姚乃臣 王颖卓
【摘要】白蜡脊虎天牛在国内分布于黑龙江、辽宁、山东、江苏、浙江、江西;国外分布西伯利亚、库页岛、朝鲜、日本等国及地区,在天牛名录上有其报道,但没有其生物学特性描述,笔者经两年的室内外观察得知。其生物学特性在辽宁西部每年1代,以老熟幼虫及4龄幼虫在寄主内越冬(在室内外20℃时各虫态始活动) ,该虫世代较整齐。对树木危害严重,对移植的枫树、白蜡大树危害尤为严重,在一株10余年生的枫树上有100多头幼虫危害,成虫以爬行为主,能做短距离飞翔。
白蜡脊虎天牛Xylotrechus rufilius Bates是鞘翅目Coleoptera天牛科Cerambycidae天牛亚科Cerambycinae虎天牛属的一种危害白蜡、枫树的小型蛀干害虫,辽宁朝阳市怡盛园的绿化树木被其危害,特别是部分树势衰弱,移植后待缓苗的景观树木被其危害疮痍满目,严重时使树木枯萎,树皮脱落。该虫的生物学特性目前尚无报道。白蜡脊虎天牛是笔者在2004年进行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时,在辽宁省朝阳市发现并进行生物学特性观察的。笔者对其进行为期2年的观察现将其生物学特性作以报道。
1.研究方法
室内外观察:
2004年9月份将被害的枫树枝干置于化验室内,劈开木段观察越冬虫态,并取出不同虫态个体,放入养虫盒内进行观察,室内蛹的羽化率为零;老熟幼虫化蛹率60%;经观察该虫在自然环境喜欢寄生树势衰弱的寄主,对生长旺盛的植株危害较轻。
2.结果与分析
2.1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7-8mm,翅鞘黑色,在鞘翅前部有一“X”字形白或淡黄色纹,鞘翅后半部有一宽1mm横白或淡黄色线,不能覆盖腹末端;头黑褐色、前胸背似球形红褐色,布满细微刻点;胸、腹部黑白色相间,雌成虫体长8.1mm,腹部有三条白纹,胸腹部有一菱形白纹;雄成虫体长7.2mm,腹部生有三条白纹,鞘翅末端两侧各有一枚刺突。胸背生有短毛;触角基节粗大节间凹陷,第二节短,第三节最长至十节递次短小,第十一节最短,黑褐色。足黑褐色。排泄黄白色粪便。雌雄成虫触角相同,虫体较修长。
卵:淡黄色、椭圆形,一头梢尖,长0.8mm。
幼虫:初孵乳白色渐变淡黄色,前胸较宽广,虫体前半部各节略呈扁平,老熟幼虫体长8-9mm;预蛹时前胸两侧膨大,虫体呈长条形9-9.5mm。
蛹:初化蛹乳白色,后渐变黄褐色有光亮。蛹体长7-8mm。
2.2 生物学特性
2.2.1 生活史
经近2年的室内外观察该虫在朝阳市郊每年发生一代,以蛹在寄主内越冬。越冬蛹翌年3-4月羽化成虫;预蛹期在气温18-21℃时需11-13天,蛹期18-20天;成虫羽化后即进行交尾,成虫喜爬行,在早春高温的中午做短距离飞翔,该虫世代整齐。
2.2.2 生活习性
此虫在辽宁朝阳境内是每年发生一代,以老熟幼虫及4龄幼虫在被害枝干内越冬。翌年4月越冬老熟幼虫开始化蛹。4龄幼虫始继续危害。5月份4龄幼虫老熟蛀入木质部“L”预蛹室。成虫羽化后在预蛹室内停留3-5天,蛀一穴孔爬出,于5月下旬始见成虫。羽化后雄成虫追逐雌成虫交尾,雄成虫可多次交尾。交尾后雌成虫寻找树木的主干皮缝及疤痕处,将产卵器伸入木栓层与韧皮部产卵。卵经5-7天孵化幼虫,初孵幼虫蛀入形成层危害,幼虫蛀的隧道由细渐宽,呈不规则的“S”形,在隧道末端蛀入木部隧道比虫体宽出近1-2倍,但蛀入木质部的蛀孔与虫体基本相等,所有隧道内堵满木屑及虫粪。至10月下旬老熟幼虫蛀室越冬,幼虫头向出孔。4龄幼虫在隧道内越冬,翌年气温上升始危害,经一次蜕皮进入老熟。初化蛹乳白色,羽化前渐变黑褐色。一株寄主有30-50条幼虫。卵期约5-8天,老熟幼虫预蛹虫体前胸及腹部长条状,头两侧稍膨大,预蛹期11-13天。待羽化时蛹的眼部变为黑色。头、胸背、翅芽部渐变黑褐色,此时腹部及离足不停的微动将蛹皮蜕掉,胸背蛹皮渐破裂,足部先伸出后全蛹皮随翅芽蜕出,此时腹背黑褐色有明县白色纹,翅鞘渐伸出伏于腹背,蛹皮最后在翅鞘端部蜕出,成虫羽化后在树干蛀道中停留待体翅钙化3-5天后,将堵蛹室的木屑蛀开爬出。成虫以爬行为主遇惊扰即逃,时有飞翔。雄成虫在室外温度较高时追逐雌成虫交尾。雌虫寿命6-10天,雄虫寿命比雌虫短。
幼虫孵化后沿树皮缝隙向韧皮部蛀食,当年幼虫体长7-8mm,到秋季蛀入木质部,将所蛀的木屑、粪便堵塞于虫道内,不排出隧道外,但被害树枯萎,受害严重的虫道纵横交错树势衰弱,树干表皮与木质部分离,以至于枯死。
该虫在朝阳除危害白蜡外,也危害枫树。翌年4月幼虫恢复活动,继续蛀食木质部,完成生活史。先由蛀道尽头蛀入木质部深处,可蛀入木质部1-2.3cm。幼虫期历时1年的时间,越冬在蛀道内。蛹室在蛀道的末端,老熟幼虫蛀一“L”室预蛹。幼虫越冬前就做好通向外界的羽化孔,未羽化外出前,树皮仍保持完好。幼虫由上而下蛀食,可蛀入树木根径地表以下3-5cm。幼虫一生钻蛀隧道全长18-2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