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玩具出口遭遇贸易壁垒

2009-06-25 02:20丰亚辉曾乐琛
大经贸 2009年3期
关键词:保护主义玩具贸易

丰亚辉 曾乐琛

继去年11月美国《消费品安全改进法案》规定对美出口的儿童产品须实行强制性第三方检测,欧盟将于2009年春季实施《新玩具安全指令》,其内容包括:禁止在玩具中使用一切过敏物质及任何可能诱变或危害人类生殖能力的物质。近日,印度又以“有毒物质”为由单方面禁止进口我国玩具。随后,禁令虽然取消了,但门槛却提高了,贸易保护的意图依然凸显。

去年年底至今,中国出口产品频遭贸易争端。业界警示,一件件孤立的个案正逐渐串起一条贸易保护主义的铁链。金融危机笼罩之下,如果贸易保护主义像60年前一样卷土重来,将引发一场更深重的全球性灾难。

树立“中国信心”

在对中国玩具下达六个月禁令的一个多月后,印度政府3月2日发表通告说,将允许获得全球安全机构认证的中国玩具进入印度市场。此前的1月23日,印度政府宣布,为保证消费者健康安全,决定停止进口中国玩具六个月。这条禁令引起中国方面的强烈不满,也加深了人们对全球金融危机情况下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的担心。据《印度时报》日前报道,自从1月印度对中国玩具实施进口禁令,印度进口商和批发商的玩具库存大量减少,玩具价格因此上涨30%到100%不等。

“中国必然成为世界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攻击对象,发生在中国身上的贸易摩擦与其他国家不同。”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博士后、中国WTO研究会常务理事陈泰锋略显忧虑,他说,中国的贸易总量、经济总量如此之大,世界经济出现危机时中国受到的冲击又相对较小,其他国家会有一种“仇富”心态。“因为你比较坚强,所以就会让你承担更多。”

温家宝总理日前结束欧洲之行,成功宣传中国应对金融危机的核心策略——扩大内需,以打消各国对中国外贸动向的猜疑和敌意,与各国联手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此行得到各国领导人的积极回应。

从瑞士达沃斯到德国柏林,从比利时布鲁塞尔到西班牙马德里,再到英国伦敦,虽处经济危机悲观气氛的笼罩之下,但温总理此次欧洲之行全面而生动地诠释出“中国信心”。欧洲媒体纷纷表示,中国总理所到之处受到欢迎,说明世界对中国经济基本面的科学认识,这不啻给“经济心虚”的西方世界吃了一颗定心丸。

温家宝总理与英国首相布朗在伦敦共同出席中英工商峰会时曾提出提议,中国将迅即组织采购团赴欧洲采购中国需要的设备、商品和技术。在当前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时候,中国这样做有利于提升市场信心——有了信心,企业家可以大胆投资;有了信心,人们可以大胆消费;有了信心,世界就有了克服苦难的勇气和希望。

“在当前全球面临金融危机的情况下,最大的威胁是退回到贸易保护主义,英中两国将致力于反对贸易保护主义。”访问期间,英国首相布朗做出积极回应,称贸易保护是“走向毁灭的道路”。他还表示,英国是欧盟国家中最大的对华投资国,中国则是英国增长速度最快的出口市场,使英国企业有许多重要的商机。

行业洗牌,优胜劣汰

玩具产品出口受阻,受挫的是小企业,大中型企业正在欣然接受这场洗礼。不少规模较大、产品质量较好的玩具企业反而从危机中赢得了更多的订单。一家大型玩具企业负责人说:“以往小企业靠低价格、低质量无序竞争,危机一来,他们必然扛不住,这太正常了。”

近两年来,欧洲市场提高了玩具产品的技术门槛,行业内原材料、劳动力、水电资源、厂房租金等各种成本都在上涨,行业利润越压越薄。国外的中间采购商更愿意购买小企业提供的价格低廉的玩具,留足自己的利润空间。虽然各国进口产品标准日益严格,但在经济环境较宽松的时期,零售企业和当地海关对此并不十分严格,反倒是严格按照标准采购较贵原材料进行生产的玩具企业损失了订单。

危机当前,各国收紧进口市场,海关检查严格,高竖技术屏障,采购商不敢“顶风作案”,更愿意把订单交给信誉好、质量过关的大中型制造企业。因为一旦他们采购的玩具在本国过不了关或者因质量问题被退回,将得不偿失。部分小企业的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影响了我国整个玩具行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声誉,实际上大多数负责任的企业其产品质量上乘,技术含量也不低。小企业开始为自身信誉问题“买单”。

“面对当前严峻的出口形势,转向国内市场销售成为企业应对压力的主要途径,但我国尚不完善的玩具产品认证制度成为制约玩具由出口转向内销的主要障碍。”业内分析人士称。由于国内玩具市场的整体需求量有限,很难承载海外市场受阻的全部订单。这意味着,出口转内销在玩具行业不太行得通。

玩具出口企业目前应该充分利用相关扶持政策,尽快转变贴牌生产的模式,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并根据国际标准,进一步提高玩具的安全性、健康性和环保性,以免被出口门槛“绊倒”。

以史为鉴,杜绝贸易保护主义

历史证明,经济萧条时期,各国经济各自为战,贸易保护主义一旦占据上风,将成为加剧全球经济危机的祸根。

1929年10月29日,美国股市暴跌曾引发一场全球性金融危机,相关各国遭遇了漫长的经济大萧条。这一天则被称为“黑色星期二”。随后的1930年6月17日,美国国会通过《斯姆特-霍利关税法》,大幅提高超过2万种外国商品的进口关税。

原本是出口大国的美国,在自身拒绝其他国家进口之后,顺理成章地成为邻国贸易保护的靶心。其结果是引发世界各国之间的贸易大战,加剧世界经济陷入萧条。1932年,全球贸易总额从1929年的360亿美元缩水为120亿美元。美国本国出口总额则从1929年的52亿美元左右缩减到12亿美元。

任何一个国际化的国家都面临同样的问题,外贸涉及大量劳动力就业,一旦失业过多可能造成社会不稳定。对中国而言,外贸增长约拉动中国经济增长近3个百分点,失去这一驾马车将严重影响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

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和不景气势必导致国际贸易保护的加剧和贸易争端的增多。业内多位专家预测,2009年将是国际贸易摩擦加剧年。贸易摩擦的方式将呈现多样化、综合化和隐蔽化的特点,这对企业来说都是前所未遇的严峻挑战。

中国玩具业面临三大考验

有关专家表示,在新的经济形势下中国玩具业面临信心、成本、责任三大考验:

第一,信心考验。欧、美新玩具法规在玩具安全标准方面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而且由于法规(法令)与测试方法标准的接轨不到位,因此在执行法规时存在有很多不确定性。特别在化学安全方面,欧美都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并且没有及时出台配套的检测方法。中国绝大部分玩具企业感到难以满足欧、美新法规的要求,玩具业界信心普遍受挫。因此,中国玩具想要提质增效,必须先过这一关。

第二,成本考验。中国玩具要想进入欧、美市场,必须满足新指令的严苛要求并进行第三方检测。由于目前有很多符合要求的原辅材料很难在国内采购到,我国玩具企业将被迫向欧、美等发达国家进口符合新指令规定的卫生、健康、环保要求的原材料,并且要引进更精密的检测仪器设备,从事原辅材料和成品的检测工作。专家预测,未来玩具产品制造成本至少将增加三成以上。

第三,责任考验。欧盟玩具安全新指令,强调了玩具制造商在生产玩具前要进行玩具安全评估,要建立产品的技术档案,包括所用的化学品,以便监管当局追踪。美国消费品安全改进法案则要求出口到美国的玩具及儿童用品,在进入美国时应提供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企业的自我质量声明等资料,经核查后货物才能顺利进关。欧美新玩具指令的这些规定一方面提高了中国玩具出口欧美的门槛,更为重要的是将加大中国玩具制造商的责任风险。

专家认为,欧美新的玩具安全法规(法令)是欧美国家设置的新技术壁垒,也是迄今最高、最难以跨越的技术壁垒。中国玩具企业正面临着全球金融风暴带来贸易保护主义、原材料、劳动力和生产成本大幅上升带来的竞争优势削弱等考验,欧美新玩具安全法令的发布,将使合格评估程序要求大幅提高,使中国出口玩具生产企业面临新的挑战,玩具行业将再次面临严峻的生存考验。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政府相关部门,特别是质检部门要着力扶持玩具行业,积极应对欧美玩具法规的变化,与玩具产业链的所有环节紧密合作,共同渡过难关。

猜你喜欢
保护主义玩具贸易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WTO规则的缺陷和贸易保护主义新特点
中国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方案要旨
贸易统计
贸易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