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老师:
您好,我是李坚瑞。很高兴能够认识您,对您也十分崇拜。
在去年的经济危机时期,我们公司也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艰难的抉择。最后我们选择转轨★★业,使企业又重新焕发了生命力,并进入了再创业的阶段。
选择★★作为市场的主打产品,是因为:
一、★★的巨大市场空白和其可发展的无限空间。
二、在国内市场中,针对★★行业还没有一个“响当当”“朗朗上口”的知名品牌。
三、整个★★行业也没有从★★行业中细分出来,很少有人去专业的做★★的品牌。
四、★★是一个人人都需要的生活必需品,同时★★所具有的文化内涵是其他物品都无法取代的。
所以,我们的目标是将“★★”培养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知名品牌。让人们在想到★★的同时自然而然地就想到“★★”,让“★★”成为“★★”的代名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
同时,中央电视台二套《财富故事会》栏目,也播出了关于我们的长达半小时的专题报道,在行业内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但是,我们毕竟刚刚起步,还需要更多的朋友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给予更多的指导和帮助。所以,我真诚的希望得到您的指导和帮助。
祝:身体健康!
李坚瑞
2009年4月8日
李先生:您好!
首先感谢您对我的信任,崇拜的话请千万不要再提,我们还是有效沟通和相互学习吧。因为不了解您所在行业的深层情况,所以我将您提到的自有品牌和行业用“*”隐去,意在保护您当下的行业位置和思路。相信您是理解的。
我们已经电话沟通过两次,很抱歉,每次我都是在外出差或者正在谈事,并没有十分深入的了解您的想法和您企业的真实情况,因此对您在信中提到的几点问题我会寻找合适的专业公司与您对接,还望等待。
您说很希望我可以亲自动手为你做一些建议,我在电话中已经和您详细的解释过为什么我不愿意或者说不能的原因,因为如您这样的情况比较多,在此,我统一回答吧。
首先我想说的是一个专注的问题。
我的职业和兴趣是营销管理类的期刊主编,所以我的日常工作固然要接触很多营销管理方面的业务和专家,既有企业中的营销总监,也有咨询服务行业的专家和教授,同时还有此类专业的院校教授讲师。可以不谦虚地说,从理论的角度来讲,相比普通从业者而言接触的范围和深度是更为广泛和深入的,但是,针对营销咨询这个门类而言我是生疏的,毕竟,理论和市场实际有着很大的区别,我可以以营销典籍为基础给你提出建议,但这些建议只能用于参考未必适合用于操作,原因有三:
1、隔行如隔山。虽然营销管理的基本原则都是4P,并且坊间有言隔行不隔理,但作为一个长期从事杂志编辑出版的人而言,说的好,做的未必好,我还是有自知之明的。对你的行业没有足够的调研,深入学习,从广度和深度上进行了解,我是不能也不会为你提供任何服务的。因为杂志的编辑和出版工作是我当前的本职工作,所以,我显然不具备为你提供服务的时司和精力,一旦我们签订合作协议就意味着我和我的团队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去调查研究你的行业和你的企业。也许有一天我离开这个行业去从事实际操作的建议和服务工作,但当下,我是无法完成这个任务的。
2、责任。对任何阅读我文字来求得沟通的读者我都诚惶诚恐地抱着相互学习的态度来沟通。尽管我的文字传播范围有限,但这些文字一旦成为一种影响别人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的东西都应该是有道理和正确的吧?所以,作为一个并非了解一切行业的人,我建议看我文字的人,请你们保持清醒,不仅是对我的文字还有你们自有品牌与行业的清醒,如果我的文字有借鉴意义和价值,我十分荣幸,如果因为喜欢而一定要运用和实际操作,那是不理性的,本着对读者负责的态度,我建议您喜欢归喜欢,采用实施还需要慎行不要盲目。
3、专注。所谓“专注”,就是集中精力、全神贯注、专心致志。一个专注的人,往往能够把自己的时间、精力和智慧凝聚到所要干的事情上,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作为一个有着4年营销管理类期刊编辑出版经验的人,我首先感谢您对我的信任,但是我仍然想要提醒您,寻找那些专注于营销管理咨询并且是长期或者对您,您所在行业有经验、有研究的研究者进行沟通和寻求服务,这很重要。他们因为专注所以专业,因为专业所以对你提供的服务和你付出的成本更为匹配,即更有价值。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即使慢,驰而不息,纵会落后,纵会失败,但一定可以达到他所想的目标。专注的人,只要方向正确,方法正确他一定也是专业的,说了专注之后我想和您谈谈我所认为的专业。
如果你和我一样喜欢百度,你会发现百度上有这样的解释:专业是指人类社会科学技术进步、生活生产实践中,用来描述职业生涯某阶段、某一人群,用来谋生、长时期从事的具体业务作业规范。也指高等学校或中等专业学校根据社会专业分工的需要设立的学业类别。中国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根据国家建设需要和学校性质设置各种专业。各专业都有独立的教学计划,以实现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
人类的漫长进化历史告诉我们,人类的不同进化历史阶段,比如:蛮荒时代、直立行走、火燧氏钻木取火,分别的分化出狩猎族、驯化族等。
社会科学技术的高度迅猛发展,人类在享受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传统的专业的发展变化,伴随高科技化的逐步前进,不断的分化出新的专业,并且转变为大量的社会和企业职业需求,人们呼唤更加专业的服务,并且提高专业的科技含量。神农氏的专业就是初始的农业专业,而狩猎族则是狩猎专业和驯化专业的初始。上古时代的《黄帝内经》表明,黄帝是上古中国的专业医学工作者。
人类的石器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直到古代中国著名的四大发明,原始的石匠、铜匠、铁匠、木匠等,作为原始的专业雏形,至今仍然流行于家庭作坊。以蒸汽机为代表的工业革命开创了人类现代专业的先河。
人和人之间的区别是非常大的。这就造就了不同的领域的专家学者和科学家,以及顶尖的国际科学大师、专业大师。
营销管理也是一样,这是一个十分有意义并且具有挑战性的专业,在这个行业中出现了很多精英人士带领商业一日千里突飞猛进的发展,可以说他们是技术的推动者,是需求的引导者和发现者,是人类商业社会发展的一个不可或缺的伟大环节。
中国改革开放30年,经济大环境和小环境都有着惊人的发展,在中国这个高速发展的新兴市场上形成了十分具有中国特色的一套系统,中国的市场具有不可复制性和不可重复性的高速发展。而中国的营销管理也是样。这里有专业也有滥竽充数的庸人,需要认真识别和判断。
西方的营销典籍尽管为我们开启了一扇通向商业辉煌殿堂的窗户让我们看到了别处的旖旎风光,但
并没有能够提供一条坦途,原因十分简单,因为中国的市场是一个独特的市场,是有着多层级,多区域,多文化的综合性十分强的市场。
无疑,对企业而言这是一片有着丰厚资源的沃土,但这里也是很多企业的葬身之地。
那么,该如何让自己发展的更好呢?
专注和专业是不能缺少的两个特定因素。
您非常理性,懂得在自己不够专业的时候寻找专业人士的服务。这是您的明智之处,遗憾的是,您找到了我,我是专注的,也可堪称是专业的,但我专注的领域和您所在的领域有着区隔,有所为有所不为,为的是我擅长的,不为是我不擅长的,合作意味着责任,不能尽力的为你提供服务显然是不负责任的行为。所以,我不能为您提供服务。
同时感谢温州的工业中司品制造商乔先生、南京的纸巾商王先生、广州的服装辅料经销商白先生、黑龙江省的农副产品加工商徐先生、小李飞雨、等待羽化、智慧交易商等读者的信任,存此一并回复你们并再次感谢你们对我的信任。
我会根据你们的要求为你们寻找较为适合的团队并给予推荐。
当然十分欢迎你们在我所涉及和擅长的领域要求服务,比如企业新闻管理,公关危机管理,内训以及在我所编辑的杂志上投放广告等,我们的业务范围和刊例将随信发送给你们。谢谢!
祝:生意兴隆!
杨小洁
因《美的“忽悠”了谁?》一文回复鄢帅成先生
深刻学习!
先抬价,后打折。已经成为很多商家惯用的伎俩。从这个角度来讲,中国的部分企业的确缺乏诚信和对消费者必要的尊重。很多商家仍然在运用信息的不对称进行营销,但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获取信息越来越容易,于是,这些企业的营销力量也越发显得薄弱,生存难度加大,促使企业铤而走险,另外一个方面,消费者对于“打折”是很敏感的,很少有消费者像案例中的这位女士一样,会时常调研并记录价格,有媒体就曾经曝光过各种超市促销的策略:将不畅销的产品贴上特价的标签(实际上价格还是原来的价格),快要坏的蔬菜用保鲜膜包起来看起来更新鲜,冷藏柜里靠外的奶制品都是库存里的,靠里面的才是最新鲜的……看来,这种对消费者不太尊重的做法,并不局限于家电行业,各行各业都在演绎和泛滥。此外,我们国家还缺乏严格的价格管理体系,也缺乏科学的价格监督系统,因此,这个问题尽管很迫切,却是一个系统的问题,需要一整套系统的解决方案,在全方位解决之前,这些问题会继续演绎下去……
谢谢楼主的美文,感触很深!
鄢帅成
首先感谢您看完了全文才有此次评论留言。
并非因为您对我观点的赞同我才回复您的评论,而是因为您提到的几个观点让我对中国企业的“营销前途”感到尚有希望。
归纳您提到的问题大概有以下5点
1、中国的部分企业的确缺乏诚信和对消费者必要的尊重。
2、很多商家仍然在运用信息的不对称进行营销,在获取信息越来越容易的时代,这些企业的营销力量也越发显得薄弱,生存难度加大,促使企业铤而走险。
3、消费者对于“打折”更加敏感。
4、并不局限于家电行业,各行各业都在演绎和泛滥。
5、国家还缺乏严格的价格管理体系,也缺乏科学的价格监督系统,因此,这个问题尽管很迫切,却是一个系统的问题,需要一整套系统的解决方案,在全方位解决之前,这些问题会继续演绎下去……
毫无疑问您所提到的问题都是目前市场上很多企业不愿意正视的问题,尤其是对消费者的尊重和诚信问题。
我还记得在《一个广告人的自白》中,奥格威说过小企业因为需要生存可以不择手段,甚至不道德的去争取存在的可能,当一个企业长大了就需要对整个社会反哺一点。当一个企业足够强大的时候,他不仅需要反哺这个社会,他还要坚守道德,因为,他已经成为很多企业很多人的楷模……
这当然不是原话,但大概意思是不会错的。
尽管奥格威“批准”了小企业可以采用一些非常规的手段谋求生存,也确实在市场上有这样的论调——“适者生存”——为了生存不择手段抢夺生存资源和生存能量,但一个事实却是消费者对于“打折”更加敏感。为什么更加敏感呢?因为“打折不新鲜,新鲜不打折”,这不仅是家电行业而是很多行业。同时也有另外一个原因,您也提到了,信息已经越来越透明,想要作假太难。同时消费者的维权意识也越来越强,在一个信息更加透明的社会环境中塑造一个品牌不可能一蹴而就,毁坏一个品牌却可以是瞬间的,但并非全部的企业能够了解这种品牌损伤的危险和可怕。
无疑,这是令人伤感和情绪受损的一种现象。
看到国内很多行业的企业天天在打折促销,不时做点此类所谓“营销”大概是一个营销观察者或者营销行业内专家都为之“面红耳赤”的难堪了吧?让我们套用奥格威的经典语言,我们会发现,原来,即便是很多消费者以为的国产“大品牌”、“有名企业”竟然也在做一些违背道德、欺骗消费者的事情,难道他们还在为生存挣扎?
是的,他们确实在为了生存挣扎。
用小沈阳般柔美的语气弱弱的问一句:为什么呢?
用先生您的回答大声再说一遍:“中国的部分企业的确缺乏诚信和对消费者必要的尊重。”
这就是此类事件发生的深层原因,在向研发,产品创新,需求引导上推导之后我们不难发现,中国的一些爱好如此营销的营销者都是基于企业利益的角度思考问题,而非基于消费者的角度。
再引用美国营销“九阳真经”——《营销管理》中的话来剖析一下;企业的工作是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盈利是满足需求之后的副产品。
但,中国企业上至领导的红利要求、岗位时效,下至基层员工的绩效考核、上级问责所要求的都是短期利益而非长期市场培养。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企业找到营销专家首要的合作要求就是:要立刻的销售业绩上升,要销售暴涨,要现金,要利益,要自我利益的巨大回报。
于是,我们也看到很多营销管理策划专家们的自我团队介绍中都会有对之前服务企业销售业绩上涨评估的惊人数字……
于是,我们看到,在这种大环境小环境个人团体整体利益的要求之下,一切企业发展,品牌建设、品牌维护、研发、产品创新、需求探讨引导都退后在利润利益的要求之后……
再于是的结果就是为了利益为了利润不择手段、损毁道德、损毁责任、损毁企业声望,透支品牌力量,使得品牌势能在一个强势的透支和挤压之下大量消解,像久病的人,既没有固本也不求扶正,而是火补催命样的压榨最后的精华……
当我们看到那些并非完美的外资花费几十年的时间、财力、物力、人力培养市场,共同繁荣的时候,我们能看到的却是抱怨我们财力欠缺,人力匮乏,资源能力弱小等等做不好的原因。
再问一次为什么呢?
难道中国有着几千年商业文明史的国度的企业和商人都是脑残的人?
显然这是胡说八道,放屁的话。
究其根本和原因,先生您说的是一个方面;另外的一些原因有历史的,也有当下的,有内部的也有外部的,有大环境的,也有小环境的;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有事为的也有人为的……
是什么?
我想身在企业中,您比我更为了解。
感谢您的到访和留言。
祝好!
本刊编辑部
更正
《现代营销一营销学苑》2009年3月(总第51期)出现几处错误,现更正如下,并向读者致歉:
1、本刊封面:P64华为vS慈星:不同行业的逐者
更正为:P64华为VS慈星:不同行业的逐日者
2、封面人物第28页,图片压字,原文为:我不知道他们之间究竟是怎样的一段灵魂约定,他们是不是真的见过?为什么她要在死去之后仍然希图见到这个西北农村中成长的既不洋气也不时尚的绝对中国土生土长的“土文人”?
本刊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