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洁
曾经有人问过我很多次:你为什么要到那么“落后”的地方生活?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银行够不够多,商店够不够多,全球连锁够不够多是评价一个地方是否先进不落后的标准,因为这意味着经济地位在全国乃至全球的排行,当我们将经济指标作为恒定一切的时候,落后和先进就显而易见了。
这里,我不想讨论这个问题,因为我文字的标题是“听风”,所以我想说说风和听风人的事。
北方的春天比南方来的晚一些,2009年桃花开的比往年早,再过两天就是满街丁香花的怒放,太长的冬天让这些花朵积聚了足够的力量,似乎只要一个瞬间,整个城市就沦陷在花海之中。
关于风,和花朵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我很喜欢作家麦家的文字,因为麦家的谐音是卖家和买家,只要和商业有关的元素往往容易引起我的注意,这个人的文字中有一本随笔叫作《捕风者说》,如果我说麦家你不知道他是谁,以为仅仅是谐音我就喜欢,那么你把我想的太潦草了,实际上,这个人就是《暗算》的作者。是的,他是一个很会写谜语的人,在他的作品中充满了隐喻和庸常人才等难以理解的暗语,于是暗算中的男主角用英俊的男人相貌解读了一种冷静到冷滞的冰冷理性。
并非所有的男性都如同柳云龙饰演的角色那么清醒和清晰的知道自己要什么。
所以,并非所有的企业都经营的不拖泥带水和清醒理性。
捕风者是谁?
麦家自己是不是一个捕捉风的人?
答案如果10分,回答麦家是捕捉风的人可以得5分。
麦家是一个捕捉风的人,那些人和人交往中的蛛丝马迹,淹没在历史尘烟中的旧事如同稍纵即逝的风,没有好的捕捉能力怎么能掀开那些烟尘缭绕的神秘面纱,怎么能写出一个完整的故事愉悦读者在海量信息面前已经麻木的神经?不能愉悦又怎么能获得他们庸常但见多识广的眼睛?
消费者的挑剔是最具有科技含量的需求之风,想有好的销售业绩,是否应该问问:你捉得住这“风”吗?
此风非彼风,在企业经营中,这只是该关注的元素之一而已。
在北方居住的时间长了渐渐懂得欣赏北方之美。无疑,一个一年有半年都是冬天的城市对于很多温暖地带的人想来是可怕的。
经历了寒冷带来的挫折之后是渐渐心灵的平息,因为寒冷更让人冷静和清醒并保持对生活活力的追求,这是寒冷在用冰的利刃刺杀过弱小敏感娇柔的神经后赋予的礼物。
每年春节过后是两个月持续的春寒时段,因为雪飘依然,寒冷依然。北方的人和树木等待着,等待着大风来临的日子,当风开始呼啸的时候,人们知道,春天这次真的要来了。
有个南方人问我:你们那里有什么?他生活在温暖的合肥,那里距离美丽的黄山不远。
我说:“你印象中的北方有什么?”
“饺子,酸菜,二人转,大雪,寒冷”他的回答和无数没有到过北方的人一样一致。
我说,北方有风。到了北方你才知道风的声音,你才知道文学作品中形容风的那些词汇,你才知道什么是怒吼,什么是呼啸,什么是呜咽,什么是鸣叫,什么是迂回,什么是缠绵,什么是轰鸣,什么是尖叫……
他呵呵笑过之后表示了莫大的怀疑。说,哪有那么神奇?
是的,就是这么神奇,一个善于听风捕风的农者听过春天的风之后他就知道这一年的收成;一个善于听风和捕风的老人听过春天的风之后他就知道这一年的夏天是不是炎热
风并非仅仅是空气的流动,它裹夹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灰尘,那些尘灰中隐藏着世界的秘密。
一个好的捕风者因为职业的差异,未必是一个好的公众领域传播者。但,他(她、它)一定是一个好的善于收集信息发现秘密的人。
有一个真实案例说,大庆油田被发现并开采后,日本人凭借着《人民日报》上发表的一张“铁人”王进喜的照片推论出大庆油田的位置,产油量,成本,油贮量……
风的信息在似有似无中带给你想知道的一切行业秘密,只是,你是好的听风人和捕风手吗?或者,你有好的听风人和捕风手吗?像麦家的小说中的那个听力敏感的能知道哪只鸡下了什么蛋的瞎子阿炳,俗世的声音哪个白如针落地对他而言也如同万钧之雷鸣,所以他除了安静的桑园之外,再没有一个地方可以让他睡眠。
阿炳有天赋,这样的天赋用于破解敌方(竞争对手)的秘密显得难能可贵。
现代企业中,你的前端——那些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归纳信息、分类信息、剔除信息、发现有效信息的触角正常吗?没有触角,市场对你而言就是盲区,一个盲区你如何了解?如何和竞争对手对抗?如何强大?如何发展?如何保命?如何防止被暗算?被刺杀?被遏制?
现代商战,明确的正面对抗之外也有你必须参与的暗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