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龙 朱 健
2008年底,长兴县一举摘得“国际花园城市”桂冠。在经历了多年的阵痛之后,长兴,这个在马可•波罗眼中中国“美丽的地方”,终于重归“美丽”。为了找回这已经痛失的“美丽”,长兴县人大常委会对环境保护工作的监督持续了6年之久。
2008年11月10日晚,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凯悦酒店灯火辉煌。来自中国、日本、沙特阿拉伯、爱尔兰、澳大利亚等17个国家和地区的43个城市正在这里角逐有着“绿色奥斯卡”之誉的“国际花园城市”称号。
当晚21时25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专员、国际花园城市竞赛委员会秘书长阿兰•史密斯先生宣布:“本次国际花园城市大赛最高奖金奖获得者是中国长兴。”话音刚落,在场的长兴代表团全体成员拥抱在一起,留下了激动的眼泪。
可是,谁能想到,今天的国际花园城市,在6年前还经历着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不相协调的“阵痛”:各类污染物在这块美丽的土地上肆虐,碧蓝的天空蒙上了阴霾,酸雨频率上升到67.5%,河道不再清澈见底……
是什么力量使长兴县的生态环境在短短6年时间里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这是长兴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也与长兴县人大常委会对环境保护工作长达6年的持续监督密不可分。
“太湖明珠”光芒黯淡
长兴,地处苏、浙、皖三省交界之处,东临太湖、西倚天目,自然环境优越,被誉为“太湖明珠”,马可•波罗曾称之为中国“美丽的地方”。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依靠当地资源,长兴县的建材、纺织、耐火材料、蓄电池等产业相继兴起。但由于生产方式的落后和对环保的不重视,长兴人民也因此吃足了苦头:198家耐火材料企业,年总产值近6亿元,却带来了134座燃煤倒焰窑的污染问题;175家蓄电池及相关企业,2003年销售收入8.5亿元,每年排放的铅污染物却高达10余吨;2万多台喷水织机日排放污水3万多吨;10多家水泥厂更是浓烟滚滚。
而在长兴洪桥镇水产村,由于横山港等5425亩外荡遭到了严重污染,1998年以来他们养殖的名优特水产品每年都会出现大批死亡的现象,在全县农民人均收入逐年增长的同时,以捕鱼为主要生产方式的渔民收入却在不断下降。2006年,全村渔民人均年收入仅约3000元,大部分渔民出现了返贫现象,生活艰辛。
“那么多的水泥厂、蓄电池企业和喷水织机,虽然为长兴赚了不少钱,但也将长兴的美丽给毁了。”
“一提到长兴,就让人联想到灰蒙蒙的天,脏兮兮的水。”
“这哪还是‘太湖明珠啊,都暗淡无光了。政府应该采取措施加以整顿和改善。”长兴市民要求改善环境质量的呼声越来越高。
2004年长兴县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沈勇代表就长兴内河水受喷水织机废水污染的问题,领衔向大会提交了“关于开展喷水织机水污染专项整治,切实保护水资源的议案”,在代表团讨论时,引起了其他代表的热议,有29位代表在议案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使之成为长兴历次人代会上代表联名最多的议案。
“我们的生态环境欠账已经很多了,再也不能继续拖下去。”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国富指出。
也正是从那时起,长兴县人大常委会每年都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列为监督工作的重要内容,进行持续监督。
以铁的决心治理污染
2004年5月,长兴县人大常委会组成执法检查组,兵分3路,对环保法在全县的贯彻实施情况开展检查。
在长兴县的轻纺大镇夹浦镇,检查组发现,全镇8000多台喷水织机和12家印染企业的污水大都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溪涧河港之中,水面上漂浮起一层白乎乎的污染物。其中,有着“浙北白洋淀”之称的盛家漾,在3家印染厂和周边家家户户喷水织机废水的肆意污染下,河水发臭,芦苇枯死,杂草丛生。夹浦镇的水污染更是给紧邻的长兴城区20多万人的饮用水源——包漾河,带来了严重威胁。包漾河的水质从上世纪80年代的Ⅰ类水下降到2003年的Ⅳ类水,在少雨的季节,居民甚至能在自来水中闻到异味。
“乡镇没有环保执法权,对企业的排污行为无法查处。即使向县环保局举报,也往往无济于事,因为等执法人员赶到的时候,企业已经停止偷排了。”在走访和夹浦镇有着相似情况的虹星桥镇时,该镇人大副主席黄阿水道出了环境执法的困局。
针对执法检查情况,常委会会议上,常委会组成人员发言掷地有声,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和建议。
“一些领导干部重开发建设、轻环境保护,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的认识需要改观。”
“生态考核和补偿机制不合理,乡镇对环境保护的积极性不高。”
“全县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管网建设不到位,城区污水处理率只有58%。”
根据县人大常委会的审议意见,县政府迅速实施了一系列整改措施:制定长兴生态县建设规划;建立环保监督网络,设立了乡镇环保所;加大对企业偷排行为的查处力度;出台了《长兴县包漾河饮用水源保护区管理规定》和《喷水织机长效管理办法》等等。
在此后的审议意见跟踪督查中,县人大常委会督查组也欣喜地看到了治理成果:全县喷水织机正按照“相对集中治理与零星分散治理”相结合的原则有序推进,印染企业也已新建了废水预处理设施;125家污染重、规模小、管理乱的蓄电池企业被关闭,顺利摘掉了铅酸蓄电池省级环保重点监管区的“帽子”。
2005年6月,督查组来到盛家漾,远远看去,大片的水面,摇曳的芦苇,督查组依稀看到了“浙北白洋淀”昔日的风采。可待走到河边,督查组人员的脸色又沉了:河水依然白乎乎的一片,水质并没有得到改善。原来,为了降低成本,部分企业虽已配备治污设备,可依然偷排漏排污水。
对此,督查组迅速向县政府及环保部门再次提出建议,要求进一步加大对污水偷排、漏排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不久,偷排污水的夹铺镇长兴永鑫纺织印染有限公司、湖州志鑫纺织印染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分别被环保执法部门处以10万元罚款,并在长兴报刊上公开道歉;50多家喷水织机户因超标排放被处罚;全县13家印染企业安装了在线监控系统,实现24小时全天候监控。同时,县政府还出台政策鼓励群众对喷水织机进行改造升级,至2008年底共淘汰喷水织机6678台。
万顷碧波、满目绿野,经过四五年的持续整治,夹浦镇的湖泊河道终于又恢复了以往的秀美,细腿鹭鸟、长嘴斑鸠、黄嘴野鸭、花羽鸳鸯等野生鸟类也都纷纷迁徙到了这里。
先治“水”再治“天”
在治理水污染的同时,县人大常委会也紧紧盯着长兴灰蒙蒙的天空。
华能长兴电厂和长兴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是两家省属企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占全县总量的80%左右,直接影响到全县的空气质量。
早在2004年的环保执法检查中,县人大常委会已要求政府采取措施,督促两家企业尽快启动脱硫工程建设。但由于种种原因,工程进展缓慢。
2005年省人代会上,省人大代表杨益民提出了《关于要求按期完成长兴两电厂烟气脱硫工程的建议》。
2006年8月,长兴县人大常委会组成检查组,深入李家巷镇、洪桥镇、雉城镇、煤山镇、吴山乡等9个乡镇和开发区,检查贯彻实施大气污染防治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情况,再次将目光锁定在了两家省属企业上。此次检查还专门邀请省人大代表对脱硫工程建设情况进行视察。“省属企业应为长兴的节能减排工作作出典范。县环保局要根据企业签订的脱硫工程建设进度表,加强监管,督促其按期完工。”县人大常委会再次提出要求。
长牛公路,这一粉尘污染的重灾区,也成了县人大常委会的关注重点。
沿途的煤山、槐坎等乡镇,是长兴县重要的建材生产地,小浦镇是建材生产原料和成品的中转站,货物都从小浦镇合溪港沿岸的码头运往上海等地,一路上运输车辆“跑冒滴漏”留下的石子、煤炭、水泥随处可见,路边的树木都披上了一层灰白的外衣。在合溪港边林立的码头上,随着石子、水泥卸载,冒起了一朵朵小蘑菇云……
针对这些现状,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纷纷提出了意见,要求政府坚决关停“治而无望”、“限而无期”的企业;进一步加大对矿山、耐火等企业的整治力度,减少粉尘排放;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加快清洁能源推广步伐,从源头上做好污染防治工作。
在县人大常委会的强力监督下,两家省属电厂的脱硫工程建设终于按期完工并投入运行,每年减少二氧化硫排放2.52万吨;全县运输车辆也都加盖密闭,全部码头加装了喷淋装置;关停矿山68家,拆除耐火企业黑烟囱223个;555辆出租车改装为天然气、汽油双燃料车。
结果,2008年,长兴县全年空气质量优良以上天数竟达335天。
“美丽的地方”又展新颜
2006年底,长兴县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了在2008年创建国际花园城市的奋斗目标。根据这一目标,长兴县人大常委会抓住生态环境建设中的薄弱环节开展跟踪检查。
根据县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意见,长兴县政府在前几年环境整治的基础上,又启动了生态县建设八大工程、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十三项工程、清水入湖等工程。2008年10月,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建制镇污水处理厂的全覆盖,并计划到2010年新建污水管网214公里,实现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100%。
一条条宽阔的街道穿插在林木花草间,一幢幢风格各异的居民楼被绿树环绕,一大批街头小型广场和开放式公园点缀其中,在长兴县城龙山新区的湿地旁,行人稍不留神,便惊起白鹭一片,呈现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卷。
更可喜的是,整治行动不仅大大改善了长兴的生态环境,同时也推动了长兴的产业转型升级。长兴蓄电池行业被打造成了“中国绿色动力能源中心”,企业数由175家减至50家,产值却从2003年的8亿元提升到2007年的80多亿元,1家企业成功上市。耐火行业改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产品也向高附加值的电子工业用耐火材料转移,长兴铁狮耐火材料有限公司伴随着耐火行业的整治,从家庭企业发展成为耐火行业的纳税大户。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跷跷板的两端,我们人大的工作就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让这块跷跷板平衡。对此,我们绝不懈怠,会继续监督政府朝着建设山水园林型现代化新兴城市的目标不断迈进。”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朱根山在谈到今后的人大监督工作时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