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梁
摘要:本文运用比较研究方法,通过对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版和2006版两本《人文地理学》教材的对比分析,阐述了《人文地理学》新、旧版本的四大区别以及新版《人文地理学》的四大特色。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校人文地理学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路。
关键词:《人文地理学》;教材评析;教学改革
在高校地理科学类专业中,人文地理学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于培养高质量的地理科学类专门人才意义重大。近十几年来。为了不断完善和规范高校人文地理学教学内容,教育部先后组织有关专家进行教材攻关,取得了丰硕成果。2000年7月,高等教育出版社推出了我国第一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人文地理学》(王恩涌、赵荣、张小林等编著),标志着我国人文地理学教材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是我国人文地理学教材建设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尽管该教材并非尽善尽美,但对完善高校地理科学类专业教材体系和规范人文地理学教学内容仍然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此后的几年中,我国绝大多数高校均选用该教材作为地理科学类专业的必修课教材,且在全国人文地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均以该教材作为首选参考教材。2006年5月,由同一课题组完成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人文地理学》(第二版)由高教出版社出版发行,使人文地理学教材建设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为了因材施教,本文将在分析新、旧教材的差别和新教材基本特色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教学改革思路,供广大高校同仁指正。
一、高教版《人文地理学》新、旧版本的四大区别
与第一版相比,新版教材在编写体系上做了重大调整,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章节减少,篇幅增大,内容上有较大幅度的充实。《人文地理学》第一版共设14章49节,第二版调整为13章48节,篇幅则由原来的41万字增至49万字,表明第二版在内容上有较大幅度的充实。
2部分章节合并,体系更加科学。第一版中将原本属于人口地理学的内容分列为三章,即第三章(人口分布与迁移)、第四章(人口与发展)和第七章(种族、民族、民俗)。在新版中将其合并为一章,使内容体系更加科学。
3新增“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一章,彰显了高校教材的基本要求。高校是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平台,要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研究方法无疑是十分必要的。旧教材中仅在第一章绪论中简单介绍了人文地理學研究的方法论,而对具体的研究方法则没有涉及,显得笼统和肤浅。新版中增设第三章“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并分别从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方法论及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三个方面进行介绍,既系统又科学,弥补了第一版教材的不足。
4在每一章最后增加了“思考题”,既体现了教材编写的基本规范,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新教材共精心设计了62个参考题,每章参考题数量最少的有3个,最多的为10个,绝大多数每章为4~6个不等。参考题不仅对学生了解重点难点内容起到了引导作用,而且通过作业可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新版《人文地理学》教材的基本特色
新版《人文地理学》教材,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
1以文化为主线阐述不同人文事象的时空特点是新教材的一大基本特色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人文事象归根结底是不同类型的文化现象。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全部物质财富和精神的总和。它是在人类长期以来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的过程中逐渐产生的,因此不同的自然环境和不同的历史时期总是和某一特定的文化联系在一起,从而构成不同文化的时空分布特点。研究和探讨文化的时空分布特点并预测其发展变化的规律始终是人文地理学的核心。为体现文化与人文地理学的内在联系,新教材在第二章——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与基本理论中,系统阐述了文化区、文化扩散、文化生态学、文化整合、文化景观、人地关系论以及其他学科对人地关系的探讨等内容,不仅强调了文化与人文地理学的密切联系,而且为教材中其他各章部门人文地理学内容的展开做了很好的铺垫。在其他各人文地理学分支学科的阐述中,也始终以文化的产生和扩散为主导,以历史脉络为纽带,将众多的不同类型的文化信息和繁杂的内容有机联系在一起,给读者以清晰的思路和丰富的联想。而以往的教材则按人文地理要素分别论述,各要素自成一体,缺少前后关联和历史脉络,在某种程度上未能充分体现人文地理学的文化主线,从而与新教材形成明显差别。
2进一步强化了《人文地理学》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自德国地理学家李特尔奠定了近代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基础以后,历经数百年的发展,人文地理学已形成了由经济地理学(包括农业地理学、工业地理学、交通运输地理学、邮电通讯地理学、商业地理学、消费地理学)、聚落地理学(包括城市地理学、乡村聚落地理学)、文化地理学(包括文化景观学、文化生态学、语言及民族地理学、宗教地理学)、人口地理学、政治地理学、军事地理学、行为地理学、旅游地理学、历史地理学、社会地理学等诸多部门组成的相对完整的科学体系。
人文地理学的各个分支共同组成了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其中人口是各种文化事象产生与发展的主体,生活在不同地理环境和不同历史时期的人口的增长、分布与迁移直接影响着人类文化的产生、分布与扩散;经济活动是人类为维持生存所必须进行的基本活动,是人们利用劳动工具和劳动技能对地理环境改造、利用的过程,不同的经济活动和不同的生产力水平产生不同的文化,如农业文化、工业文化、商业文化、信息文化等;政治、军事活动是国家诞生以来为治国安邦、巩固边防和拓展疆域所进行的必要活动,这些活动均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由此产生的一系列政治、军事事象理所当然成为人文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是人们为了休闲、娱乐等目的外出游览和观光,尽管旅游自古以来便有之,但旅游作为一种大规模的产业活动则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生活在不同地区和不同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人口创造了不同的旅游景观,且有着不同的旅游取向,这种旅游资源和旅游客流在空间上的组合与分布构成旅游地理研究的重要内容:人类的行为也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如城、乡居民的行为方式有很大的差异,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居民的行为也有很大不同,生活在岛屿和大陆上的居民的行为举止更是有着明显的差别,从而酿成不同的地域文化。此外,历史、社会等很多因素均对各种人文要素产生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各人文要素之间的相互渗透构筑了人文地理学的系统性和整体性,作为一部综述和概论性质的《人文地理学》,新教材比较完美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3突出了人文事象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体现了以人地关系为中心的基本特点
各种人文事象在地域上错综复杂的时空组合,除了与
诸多社会经济因素有关外,其最重要的一点是与自然地理条件即自然环境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被称为人地关系。人地关系是制约各种人文事象时空分布与组合的主要因素,不同的环境产生了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则构成不同的人文景观。因此,只有以人地关系为中心,才能正确理解不同人文事象地域分布特点的内涵,也只有以人地关系为中心,才能科学预测各种人文事象未来地域组合的基本走向。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先后爆发了第二、第三次产业革命以及目前正在经历的第四次产业革命,即信息革命,使人类文化获得了空间的发展,从而极大地促进了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在美国等西方国家,作为人文地理学的诸教材的名称,有的称之为“文化地理学”,有的称之为“文化景观学”,还有的在人文地理学主标题下辅以“人、文化、地”的副标题,充分体现了现代人文地理学突出人地关系、强调文化基础的基本特点。新版《人文地理学》教材的出版,更加突出了人文事象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体现了以人地关系为中心的基本特点。
4注重了对学生空间意识和全球意识的培养,对现实世界的重大问题给予了足够的重视
培养学生的空间意识和全球意识是现代地理科学专业的一项重要任务。二战以后,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有人称之为“环球村落”或“地球村”,世界各国由于面临越来越多的共同问题,使人们原来持有的以国家为基础的“狭域”观念发生了动摇。在这种情况下,强烈的空间意识和全球意识便成为解决现实世界所面临的重大问题的基本前提。新版《人文地理学》教材较好地把握了这一基本宗旨。分别在农业、工业、旅游、政治地理各章中新增了“世界农业生产布局”、“当前全球经济空间格局”、“世界旅游资源与旅游地理”和“布热津斯基的跨欧亚安全体系”。这些内容的增加,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意识和全球意识意义重大。
此外,新教材对现实世界的重大问题予以进一步充实和完善。在教材的最后一章“人文地理学所面临的问题”中,著者将现实问题分三个专题进行了阐述:一是可持续发展问题,通过对人口迅速增长引发的资源问题(包括土地资源退化、水资源短缺、生物资源破坏,矿产资源枯竭)、环境问题(包括空气污染、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水体防染、生态恶化)、社会问题(南北差距、住房紧张、交通拥挤、公用设施超负荷运转等)的分析,强化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对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进行了系统分析。二是世界政治多极化与经济一体化。冷战结束后,一个全新的世界政治地理格局正在形成之中,新教材在对世纪之交政治地理新现实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实了世界政治格局中的合与分以及合与分政治格局中的人地关系等内容,对于读者深刻理解世纪之交政治地理格局的演变特点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具有很大的启迪作用。三是全球化与本土化。教材中从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全球化的背景及内涵分析入手,系統介绍了文化本土化与全球化以及地理环境、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进一步强化了空间意识和全球意识。
三、人文地理学教学方法改革的几点思考
人文地理学是地理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开设本课的主要目的是:使学员初步掌握和了解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科学体系及研究方法,以及人文地理学面临的现实问题,为学员进一步学习部门人文地理和区域人文地理打好基础。因此,人文地理学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部门人文地理和区域人文地理的教学质量和效果。针对新世纪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趋势和培养合格地理专业人才的需要,笔者认为人文地理学的教学改革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讲授法与其他教学方法相结合
讲授法是教师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叙述和描绘教材内容的方式。长期以来,人文地理学的教学方法大多采用这种方式。这种方式使学员基本处于被动地位。教师夸夸其谈、学生云幛雾罩,难以启迪学生的发散性和创造性思维,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质量。每逢考试前,学员便死记硬背,试卷答案也多为教条式和“八股文式”,若遇发挥性题型,学员则“老虎吃天,无法下手”,充分暴露了单纯讲授法的弊端。为此,近年来我在讲授人文地理学课程时,变过去的单纯讲授为讲授法与谈话法、课堂讨论法、指导学生读书法以及发现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针对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组合,充分发挥学生认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强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
2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
人文地理学的传统教学手段往往是一本教科书、一盒粉笔和若干张专业地图,这种手段难以直观显示各种不同类型的人文景观,无法给同学们留下深刻印象,必然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新的教学手段相继被运用于教学过程之中,也为人文地理学教学提供了极大方便,这就要求教师具备运用现代教学手段从事教学工作的基本技能,在教学过程中有选择地使用电视机、影碟机以及多媒体教学设备,将不同类型的人文景观形象生动地展示于学生面前,促进学生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的有机结合,如在讲授宗教文化景观时,可将世界三大宗教和主要民族性宗教的教学片或通过电视录制剪辑的录像带在课堂上放映,并预先设置问题,通过组织课堂讨论,使学生掌握不同宗教景观的风格及地域分布特点:在讲授政治军事地理时,通过放映中东、朝鲜半岛、中印战争、中苏战争等音像教材,不仅可使学员直观感受交战区域的政治军事地理形势,而且使学员深入了解导致战争的政治军事地理因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课堂教学与实地考察相结合
同地理学的其他分支一样,人文地理学同样是一门集理论性与实践性为一体的学科。过去由于只重理论教学与课堂教学,忽视实地考察与教学实习,使人文地理学的教与学均局限于理论层面,在一定程度影响了教学目的实现和教学任务的完成。
实地考察或教学实习是人文地理学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结合课堂教学,组织学员到课外、校外的城市、工厂、农村、宗教圣地等实地考察各种人文事象和人文景观,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眼界,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强化学生对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实地考察可分为预备性考察和教学性考察。预备性考察又称预察,一般由教师对初步选定的人文事象和人文景观进行考察,从中筛选出与教学内容相符的一系列景观点,并制订科学的考察路线,为教学性考察做好准备。教学性考察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在每个考察点教师要先进行简要讲解,阐明考察主体,然后由学员进行认真观察,从中领悟其内涵。野外考察结束后,指导学员进行教学实习总结,从而完成教学过程。实践证明,课堂教学与实地考察相结合是学好人文地理学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4教材内容与最新研究成果相结合
我国高校教材出版周期一般较长,从组织编写到出版发行少则3年,多则5年,而人文地理学与现实联系密切,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如人口地理、政治地理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仅仅依靠教材,势必造成所讲内容与现实问题相脱节。这就要求教师处理教材时,在坚持教材所提供的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对新的研究成果和一些与现实联系密切、时效性强的资料信息进行必要的补充,并将教材和最新研究成果进行有机的结合。
把最新研究成果融入教学过程有两条途径:一是将自己的研究成果融入教学之中;二是通过新闻媒介以及著作、年鉴等收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信息和资料充实教学内容。只有这样,才能跟上世界人文地理研究和教学的潮流。使自己始终把握人文地理研究的前沿动态,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上述四个方面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相辅相成,不可或缺。它们在人文地理学教学中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共同构成完成人文地理教学的诸多环节。只有认真履行上述环节,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使人文地理学教学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为国家的建设事业培养出更多合格的地理专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