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旅途当课堂

2009-06-23 07:07
数字家庭 2009年2期
关键词:纳木措佳佳台阶

红 杏

你的孩子是否知道:这个世界除了满街的汽车和高高的楼房外,还有高山和森林;除了快餐店里金黄色的少校鸡块和鸡腿外,公鸡和母鸡是有五彩的羽毛,可以满处跑的;除了小熊维尼和机器猫外,自然界里,还存在无数的牛羊和飞鸟……

我们是否还记得,童年时曾经淌着口水在旷野中吹着蒲公英,想像着它能飞到哪里去……已经为人父母的我们,终日奔波在城市的钢筋水泥丛林之中,我们美其名曰:在奋斗,为了下一代……

面对快节奏的都市生活,我们不能每天与孩子游戏10分钟,我们的理由是:忙碌和疲惫……

我们为他们买来变形金刚和芭比娃娃,觉得这是:“现代”……

我们抢下他们拾到的石子和树枝,斥责他们:“太脏”……

你是否留意过孩子眼中的渴望和失望……

你是否留意过孩子脸上的感激和无奈……

因为这样,所以旅行

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婴幼儿时期,我们如何给他(她)们一个多彩的世界呢?从都市的车水马龙、到村野的小溪流水,旅行会给他(她)们感知世界、发现世界的机会。当我们面对孩子时,是否偶尔想起自己的童年,孤独地坐在村口的小溪边,面对落日夕阳,想像着山那边的世界,想像着山那边的人们是如何生活的。看看外面的世界,曾经是我们孩提时代的梦想,幻想,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样的,那就是看到更多,知道更多,得到更多……

一切我们童年时经历的情感,已经被我们淡忘,曾经的豪言壮语已经被无数次更新。随着时代的变迁,我们的亲子关系与规则正以不同的形式一代一代地传承着。

从怀孕开始,我们就给孩子听音乐、听英语,祈望他能比别人跑得快一点,那时我们说“那是胎教,是科学”。而孩子出生后,一箱箱奶粉、一包包尿不湿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我们又开始朝九晚五,早已将所谓的早教放到一边,我们的人生目标开始变为“让宝宝吃好、穿好。”我们把教育的课题放在了上学之后——说孩子太小不懂什么(可为什么又如此痴迷胎教?):说不要给孩子压力(但是听到别的小孩冒出的单词,干嘛埋怨自己孩子笨?);说宝宝的健康很重要(可有太阳时怕他晒,没太阳时怕他冷,流个鼻涕就往医院跑,发高烧了还捂着棉被使劲包…):说孩子小时候的任务就是玩(而你真正带他玩了吗?你会带他玩吗?)

长——让他健康地成长;学——让他快乐地学习:玩——让他尽情地疯玩……所以,请自己想一想,对于孩子的教育你真的做好了吗?真的做到位了吗?

于是,从佳佳出生不久,我便带她踏上了旅程,用“在路上”的体验式教育方式,让孩子学习更多,得到更多。

从孩子出生开始,每一家就在筹划孩子的各种纪念日,满月、百天、周岁、六一……从此家里就多了很多的庆典。转眼间,我们的佳佳已经快一岁了。她的第一个生日,我们特别重视,非常想给她一个特别的礼物。经过一番策划,我们准备带她进行一次长途旅行——云南。

一岁:160级台阶的爬行

在云南的旅行中,我们准备把她的生日安排在鸡足山度过。我们选择了步行上山,我戴了一个可以让孩子坐在里面的背带,这样能解放双手,孩子也能比较舒服,背起孩子来也减少了负重感。在离迦叶殿还有2公里左右的地方,我们弃马继续徒步。大约1个小时后,我们到达迦叶殿。迦叶殿的下方有122层陡峭的台阶,而且中间没有缓步台,一口气爬上去有些困难。我们把佳佳放在地上坐着,准备歇一会后再背她上去。

这个时候已经是傍晚6点多了。金秋10月,在云南海拔3000多米的山里面,温度还是很低的。正想赶紧带佳佳上去,好早点到达金顶,只见佳佳已经转身往台阶的上方爬行了。那段时间,刚好是佳佳爬行得最好的一个阶段,我干脆让她尝试自己爬这些台阶。在得到鼓励之后,她更加兴奋。她中途一点没有要停下来的意思,实在累了就稍微停留一小会,然后看看上方,继续爬。

我们始终有至少一个人在她的身后,也就是在她所爬的台阶的下方、大约是一米左右的位置,在安全距离内给她做着保护,以免她失手摔下。但是我们始终没有去扶她,让她自己完全独立地去爬行。我一直在自责当时没有给她戴手套,如果戴一个手套她可能会更舒服一点。那石头台阶非常地冰冷,她在爬行过程中偶尔会抬起一只小手看看,再爬几步又看看自己的另一只手,有时候还对着小手吹一吹。我过去拉起她的手一摸,冰凉的小手:至于抬起手吹,是因为在爬行中咯上了很多的小沙粒,可能是把手给咯疼了。我赶紧帮她把小沙粒全都拍掉,拍掉之后她就继续爬,那坚定的眼神让我不得不打心眼里佩服她。

当时周围也有很多人在观看,觉得这个孩子太了不得,因为那个台阶又高又陡,不要说这么小的孩子,作为成人,一口气能把这个台阶上完都不太容易。但是她就一直在那儿一步一步地爬,爬得很辛苦。她的精神让我真的很吃惊,这么小的孩子能有这种意志力和体能来完成这些动作,我从怀疑到肯定、到确认、到自豪,作为家长,此时此刻无比骄傲。

经过了大约半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她终于自己爬完了这一组台阶,爬到顶上去了。爬到顶上去之后,我清楚地记得她的一个动作,回头看了看,又往上看了看。实际上从那个台阶上面回头往下看,因为太陡,大人都会有眼晕的感觉。我不知道她当时心里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她几乎没有休息,继续又爬向几个转弯处的几十级台阶,完成了总共160多级台阶的爬行。

两岁:携战西藏

一转眼,佳佳两岁了。我们又给她设计了一次行程去西藏。2006年正好青藏铁路线开通,从北京到西藏可以坐火车直达,对于我们来说能坐着火车去西藏也是一个全新的感受。对于一个两岁的孩子,这将是一个耐力与体力的挑战:而对于我们,带着孩子在火车上度过48个小时也是一个挑战。孩子会不会闹,会不会不适应,都将是一个课题,包括到西藏以后要经历的高海拔会不会对孩子的健康有影响,都是我们面临的问题。

让孩子自己学会交流

在大昭寺,佳佳还交上了自己的朋友:一个六、七岁的藏族姐姐。从进了大门相遇到我们离开大昭寺,她们两个人一直在一起。她抱着佳佳进到大殿里去参观那些佛像,然后又抱着佳佳到处去转,在大殿外面的院子里,送给佳佳一本书,还有一个小转经筒。由于语言差异,她们没法用语言去交流,但是孩子之间的那种默契,是我们大人所望尘莫及的。她们之间似乎彼此都能听得懂对方的肢体语言和表情,大家都明白对方的意思,而且在几分钟之内就相处得很融洽了。

孩子其实是有交往本能的,我们并不会因为那个小姐姐可能身上比较脏,手也比较黑,而限制孩子跟她的交往。我觉得孩子之间彼此是不设防的,大家都是平等的,我们不能用一种不平等的心态去对待很多不认识的“陌生人”。何必封闭我们的心扉呢,让我们用微笑,去善待身边的人。

父母的“崇拜”

到拉萨不可能不去布达拉宫。这次带着佳

佳,又有了一个特殊的意义。我发现她从一进布达拉宫大门开始就非常兴奋,一直在小路上快速跑动。给她拍摄的时候,她也非常配合。在准备上台阶的时候,她冒出了一句让我至今非常感激的话:“妈妈、爸爸,我不用你们抱,我要自己爬上去。”

我们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跟在她后面。她爬上了一组台阶、又爬上了一组台阶。就这样,从布达拉宫脚下一直到顶上,所有的路程都是她自己独立完成的。大殿内,有很多非常陡、非常窄的楼梯,楼梯有的地方还没有灯光,特别暗。

在那种状况下,她都是坚持自己走上去,我们只要在旁边跟得比较近一点做个安全保护就行了。一旦到了一个平台,她又会在平台上撒着欢地玩。当看到她那小小的身体,坐在布达拉宫的某一个大门口的台阶上休息、晒太阳的时候,你真的会为她的毅力而感动。你会觉得“我的孩子太棒了,”说真的,我们一直是怀着对她的一种“崇拜”心理跟在她的后面的。

提高孩子的适应力

在西藏我们有一个很重要的行程就是去纳木措。去纳木措的路上要经过海拔5190米的纳根拉山口,这个海拔高度对于所有人来说都绝对是一个心理界线。随着海拔的升高,我们随时观察着佳佳身体状况的变化。孩子真的是有一种天生的能力,在海拔超过4500米左右的时候,佳佳说她困了要睡觉。嗜睡可以说是高原反应的一种,同时也是孩子应付高原反应的一种本能的自我保护行为。在佳佳睡着了之后,我时常摸她的脉搏、观察她嘴唇的颜色、包括感受她的呼吸状况,一路上感觉还没有什么异常现象。在经过海拔5190米的纳根拉山口的时候,她也仍然是在非常平稳的状态下经过的。

车子开到了纳木措湖边上,我说:“佳佳,到纳木措了,我们该下车了”。她马上就清醒过来,快速看了一眼窗外的风景。一下子就坐起来,起来以后眼睛还没完全睁开,就直接跳下座位奔向车门方向,整个一小特种兵风格。

我紧紧地跟着她,观察她的一切。在纳木措这个海拔4700米的地方,她走路的频率、步伐明显缓慢了很多,脚步抬得也低了一些,这是一种本能。如果到这个地方仍然像是在其他地方那样淘气地奔跑、大运动量地活动的话,会加深高原反应的程度。在这个地方一定要缓步行走,不论是孩子还是我们成人都是这样。佳佳在这儿就很自然地放慢了脚步,她所有的行为都变得比较平稳,自我保护可能是一种本能。

与动物们亲近

在纳木措一下车她就看到了马,同时又看到了牦牛,面对这些都是自己很喜欢的动物,她一度已经兴奋得有点不知所措,“有马也有牦牛,我到底先骑什么好呢?”对于佳佳这种很喜欢动物的孩子来说,无论在何时何地,只要有动物,她的快乐度就会增加不少。

我们找了一头白牦牛让她骑,一直让她骑到湖边打个来回。到了纳木措湖边又让她去摸湖水。在湖边,遇到一个牵着—只装饰得非常漂亮的白色小羊的藏族小姑娘。远处蓝天白云下是唐古拉山,身边是碧蓝无暇的纳木措湖,此情此景,我们无比陶醉。佳佳和那个小羊玩得很慌快,她非常喜欢温顺的羊,同时也喜欢看起来很凶猛的藏狗,佳佳抱着藏狗还玩了半天。

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将孩子与这些动物隔离开呢?佳佳这种热爱动物的天性在纳木措边上得到充分的释放,抱着藏狗亲热了半天,又抱着小羊抚摸了半天,牦牛也骑了,以至于我们到了离开的时间,她还舍不得下来。后来牵马的牧民又牵着马带着佳佳走了一圈,走得很远,佳佳很过瘾。我们远远地观望着,在视线范围内关注着她的安全。

三岁:沙漠里的狂欢

佳佳三岁的时候,我们驾车在西北划了一条南北贯穿的小竖线,跨越青海、甘肃、银川和内蒙西北4省区,总行程2680公里。而在沙漠里的经历,是我们最难忘的。

这是一次疯狂的旅行,进入沙漠深处,我们的吉普车开始疯狂舞蹈,人在上面就像坐过山车,很多沙丘有几十米高,近90度斜角。我在绑着安全带的情况下,身体还不时与车的所有部位“零距离接触”,时时感到沙漠在头顶而蓝天却在脚下。15公里,完全是这样的极限挑战。这里没有什么参照物,沙丘的高度和外形也不断变化,驾驶员难道仅仅凭那几面小旗子定位?

我的那头小“野驴”或许是她从小旅行惯了,这次带她出来,是她上了将近半年的幼儿园后,第一次出远门,她显得特别高兴,一路欢歌,每到一个地方,总是第一个下车,最后一个上车。在沙漠冲浪时,别人都紧张得不敢动,她居然抓着扶手,大声唱歌。用我们向导的话说,她可能是其见到的,最会玩的中国小孩了。在盐碱地、沙丘上、湖边,她都能自己发现乐趣,发现可以玩的东西。在沙丘上行走比较困难,她居然自己摸索出了规律,坐在沙子上滑动。在滑沙场,她还敢自己坐在滑板上往下滑,可惜她的体重太轻了,滑行速度始终快起不来,有时还会停在半路,着实令她郁闷,后来她基本掌握了,滑下来后,又一次次地顺着梯子向沙丘上爬。甚至有一次,她几乎要被大风吹下坡了,可她都顽强地爬了上去。

风很大,耳朵、嘴巴里灌满了沙子,而风又恰好让沙漠冲浪更精彩。一辆辆吉普车呼啸着飞驰而过,搅起阵阵沙浪,借助风力,黄沙扬向天空,飞舞的沙尘好像幻化成千百万蒙古铁骑,排山倒海,横扫大陆……风停了,一切复归平静,黄沙覆盖了一切,人和车似乎也成了千万粒黄沙中的几粒沙尘。一路上,佳佳激动得疯了似的大喊:“太好玩了,哈哈,太快啦!啊……哈哈!”

通过几年来经常带孩子出门的经历,我们感觉到实际上是我们和孩子在一起成长。两岁前,是我们带着孩子旅行,两岁之后,孩子就有了自己的主张,旅行中,她不再是个从属者,而是我们的旅伴了。佳佳就是这样在旅行中成长着,我们也在旅行中更加真切地感受着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变化。

旅行备忘录

1乘飞机,绝对不能把孩子常用的东西办理托运,否则一旦出现意外情况就会非常不便。

2进西藏可以带着葡萄糖和丹参滴丸,一旦孩子出现心率不齐或者是呼吸困难的情况,可以给孩子吃一粒丹参滴丸(成人同样适用此方法)。无论是坐飞机还是到高原地带,最好是在小孩3个月以上的时候再去,否则压差变化会压迫孩子的耳膜,影响孩子听力。

3青藏线上的火车到高原地带之后是全程加氧的,人在车上感觉不到海拔高度的变化。如何让孩子逐渐适应高海拔的缺氧状态呢?在火车每一个火车停靠站时带着孩子到站台上去透透风,呼吸—下当地的海拔高度的空气,适应当地空气中的含氧量,逐渐应对海拔高度的攀升。

4无论进行长途旅行、还是短途度假休闲,一定要给孩子带一些她平时最熟悉、最喜欢的玩具和食品:比如说一块枕巾,或者她平时喜欢在睡觉的时候拿的一个小娃娃……让她通过这些带有熟悉味道的物品把和家庭分离的焦虑尽可能地减少到最低限度。

5成人在高海拔地区的心跳比在内地要快,而孩子的脉搏本身就比成人跳动的速度快,如果孩子的脉搏有增加,呼吸也比内地时稍微急促了一些,是正常的。

6儿童出行,装备也很重要。要为孩子准备足够防风的冲锋衣,还有鞋底纹和橡胶质量比较好、鞋子柔软度适中的登山鞋。它们可以有效地保护孩子稚嫩的身体,避免孩子受到运动伤害。另外,孩子的裤子一定要既柔软又耐磨,不要太瘦,太瘦的裤子不便于行走,裤裆也不要太紧。

7孩子皮肤的护养也要非常注意,尤其是到西部地区,紫外线会比较强,对孩子稚嫩的皮肤会有伤害。一定要给孩子抹上SPFl 5左右的防晒霜和护肤霜去进行双重的保护,防晒霜大约3~4小时就要抹一次,同时要给孩子戴上有帽檐的宽檐太阳帽。

8不要以为小孩不怕太阳晒,尤其是在旅行时,像高原、海边、沙漠这些紫外线较强的地方,是最容易晒伤眼睛的。要给孩子戴上太阳镜加以保护,而孩子使用的太阳镜一定要注意质量。

猜你喜欢
纳木措佳佳台阶
欢乐的歌
南瓜灯
高原“绿色明珠”——纳木措
我的校园
选择
视觉中国之纳木措
走在除法的台阶上
西藏圣境 神女天湖纳木措
台阶
77级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