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琴
年初低温雨雪冰冻和汶川特大地震灾害,激发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社会捐赠热情。据初步统计,2008年社会捐赠接近1000亿。快速膨胀的慈善热情和公众对善款事业前所未有的关注。也将履新不久的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司长王振耀推到了幕前。
2008年,中国遭遇特大自然灾害的一年,同时,也是中国慈善事业进入高速发展的一年。
在2008年12月举行的第二届中华慈善论坛上,“我们的慈善事业如何做到真正让捐款人放心,让监管部门觉得容易监管”,“庞大善款的使用情况如果保证透明、公平与效率”、“快速发展的各类慈善组织之间如何进行有效合作”等备受社会各界及公众关心的话题,抛到了王振耀司长面前,“这实际上是对一个新司长的考题”王振耀坦言道。
在论坛上初步针对2008年慈善事业热点问题做出回应后,王振耀司长进一步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阐述了他心目中认为当前我国慈善发展值得关注的问题。
政策
《慈善》:2008是中国慈善捐助热情高涨的一年,为此,政府如何保证慈善事业良好健康的发展?
王振耀:今年特大灾害的另一面,就是让我们看到我国慈善事业春天的到来。对于慈善事业良好风气的开拓首先要有一种巨大的社会氛围。512引领了全民慈善,也让我们重新认识国人的善心、良心、道德,看到了80、90后成为有勇气、有担当的一代。而我们国家政府也更加崇尚慈善,表彰慈善。那么政府特别是我们新组建的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如何保证慈善发展的公平与效率?相信这不仅是你、也是社会大众和群体所关注的问题。
在我看来,政府要做的就是促进大公平、大效率。这个大公平、大效率应该是政府的责任,政府需要通过建立基本的体制来保证公平、效率。例如今年全社会都在关注《慈善法》,提到捐款免税,个人所得税免了30%,企业所得税从以前的3%免到12%,可以说是很大的进步了。当然,重要的是国家有这样的政策出台后,还面临着如何将相关政策进行宣传,从而通畅地执行,以真正推动社会慈善事业发展的问题。目前,法律政策的贯彻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慈善组织
《慈善》:在你看来,下一阶段慈善事业的发展还面临着哪些问题?
王振耀:今后发展慈善是政府推动、慈善组织运作、社会参与的形式。换言之,国家有了政策支持,接下来就要看你慈善组织如何运用,如何发挥筹款能力和技巧了。这也是考验我们慈善组织活动能力的时候。针对于此,除了需要慈善组织和广大的传媒、信息中心合作,推广普及公益慈善知识、传达政策举措之外,还对慈善组织的项目开发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国外很多比较成熟的慈善组织,在如何行使善款上,注重挖掘项目的效益、品位和导向,很多捐款的企业也会寻找和自身企业发展方向一致、符合企业品位的项目。而我们现在很多慈善组织开发新项目的能力还有待提高。他们不敢用钱,这实际上是不作为的表现。找钱是学问,用钱更是学问。开发新项目、吸纳善款、合理用钱,才是慈善行业建设的根本途径。说到底是因为慈善组织缺乏专业人才,基金会有钱、政府也有政策的支持,如何去用钱,花到值的的地方,如何取用才是关键。
慈善组织的创新能力,即能够开发出符合当前形势的慈善新项目的能力。拿抗震救灾来说,前一个应急施救阶段已经初步过去,现阶段已经有了新的重建需求。对于慈善事业、慈善组织,就要转变思路,从符合当前情形的角度考虑来开发项目。
企业
《慈善》:对于企业的慈善规划有怎样的建议?
王振耀:对于企业来说,应该具备更加战略化的眼光。如果说地震遭遇初期是出于激情和感动捐出财物,或者是老板一时兴起的带动,那么企业以后最好是能够建立专门的人事制度,来进行慈善事业的规划、发展,将它当作一项长期的战略来做,推荐像兰德基金许光年学习。慈善也是有规划的,特别是企业慈善,捐助的方向应具有导向性,体现企业的品位、方向。最好是将慈善的规划导向与公司愿景相关的领域,形成互利性模式,使公司资源产生一种互利互助的导向力量。
社会大众
《慈善》:现阶段对于社会大众在慈善观念的推进上还需要突破哪些瓶颈?
王振耀:对于社会大众,我们呼唤理智的热情。对慈善应该冷静思考,以善促善。比如在此次地震捐款中,公众对企业的检视眼光过于苛刻,我们应该体谅企业做大善事的行为,能够包容小错误,理性地对待,过于盲目的激烈言辞对慈善氛围是不利的。
另外汶川地震中,大家都知道,全社会都在讨论一个问题,说这次捐款很多,不能够实施原来的法律,不能再提取公共费用,我们要每一分钱都花在灾区。我的反问是每一分钱都花到灾民身上,不准有公共费用。你怎么到灾区服务?这实际上大家的热情有时候还需要纳入法律的规章里面,这对我们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我们首先应该肯定慈善是有成本的,这就需要面向大众普及公益常识。人们觉得自己捐的钱应该百分百的捐赠到灾区,一分也不能挪为它用,这个愿望是好的。但是作为慈善组织的成员,他们来行使慈善工作的成本是不可忽略的。只有承认了这种成本,才是慈善观念的进步。
最后,作为捐助者个体,无论是企业主还是普通大众,我都希望他们向“慈济人”学习,就是你要调整定位,不要过多地保有施舍心理和希望别人感谢你的心理。为此,在我看来,很多捐助讲究排场和仪式化都是不必要的。我们应该感激受助人,是他给了你行善的机会,要牢记施比受有福。
《慈善》杂志
《慈善》:本刊作为第一本整合媒体资源、并参与发起“灾后重建专项基金”的专业公益刊物,今年起将在几大城市举办“快乐阅读,快乐慈善”《慈善》杂志义读义卖活动,以及引进“灾后重建·绿色家园”竹质积木式抗震易居房在地震灾区的建设,对于这两项慈善项目的开展请给予指点。另外,对于本刊今后的报道有何建议?
王振耀:这两个项目很好,都找准了当下慈善事业的脉搏。《慈善》杂志的义读义卖相当于建立起了公民对慈善事业的沟通平台,我们通过它获得慈善信息,对于普及公众的公益知识、推动公众的慈善理念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可以长期、广泛地开展下去,从慈善观念和行业发展比较成熟的城市先推广开来,由点及面地普及下去,我相信影响力会非常大。
“绿色家园”融合了环保、公益、生态经济、灾后重建等几大价值点,涉及农业、林业、旅游业、工业、建筑业等完整生态产业链条,我看到了当前慈善人具备的全局观和可持续发展的眼光。对于它的推广和发展建议向日本人学习,先在灾区做,做得好了,所有人都会支持。正如前面我说到的,慈善的春天来了,沉下心戒骄戒躁地做,就会取得成功,
作为办刊本身,《慈善》是第一本面向全国发行的专业公益刊物,又立足于备受关注的四川,我希望我们的《慈善》杂志能将重点继续聚焦在灾区的动态,辅以传达其他方面的慈善信息。经历过5·12,我们老百姓的热情还没有冷下去,还有很多人都在关注灾区的情况,他们也愿意持续付出。
另外慈善工作者要研究新时期的战略,现在的时期应该继续保持对基层、对NPO组织的关怀。作为民间志愿者的一只核心力量,要多对他们进行扶持和关心,这样全民化的慈善事业才能走得更远。
行业建设
《慈善》:我们的慈善行为现在行动不方便,因为我们的慈善行业还没有建立起发达的行业机制。那么如何促进我国慈善事业的行业建设?
王振耀:我认为有两个方面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行业的工作平台。任何一个行业要发展壮大,首先是这个行业自身要有比较好的合作联合的工作平台,这个平台在国内的慈善界还相当薄弱。因为目前我国的慈善事业发展还处于缺乏行业联合会、行业标准协会的初级阶段,要制定相应的项目标准、职业标准来规划慈善事业的发展。
二是信息平台。目前很多慈善项目信息的规范和透明度还远远不够,包括政府在得到一些捐款后,在回应社会方面也存在着缺陷。今年持续高涨的捐助热情使得公众对慈善组织的信息透明度要求更高,目前迫切需要有这样一个平台来建立信息传达、查询的平台。
目前,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已经初步建立,主要是善款去向的信息披露。今年引进的1000亿善款中的300亿已经在该信心平台上找到了踪迹,已有21家基金会通过民政部系统加入了这个信息平台,进行了相关捐助信息的录入。但是还是有很大一部分慈善组织不愿意加入这个系统。主要的原因是需要消除观念瓶颈,实际上这还是要回到慈善成本问题。很多基金会有10%左右的管理运营成本,老百姓需要先承认慈善成本,而庞大的捐助数额下,老百姓对于这部分运营成本的接纳度有限。但只有承认了这个,信息的公开化才能得以更加透明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