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炜
[摘 要]从会计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材选用和教学方法上探讨我国会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不足,提出积极有效的改革措施,进而为提高会计人才培养质量,适应国内外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提供参考。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方法
一、现阶段我国会计学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人才培养目标。不同的高校有着不同的培养目标,财经类院校把人才培养目标定义为“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需要,掌握经济管理基础知识,专业能力强、业务素质高,具有科学的组织会计工作的管理能力,在会计、审计领域胜任专业工作的高级应用性专门人才。”综合类院校把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为“培养高素质、宽口径、专业强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一般院校把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为“具备基本业务素质,熟练掌握会计工作程序、灵活运用会计软件的适应不同层次需求的高级专门人才”。可以看出,不同层次的院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是不尽相同的。
由于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不够准确,造成一方面会计本科毕业生人才大量闲置,而另一方面高级会计人才的严重短缺的局面。刘书兰(2006)通过实地调查得出结论,对新的财会知识的掌握,毕业生中 10%是自学,45%是职称考试,30%是学历进修,其他方式占 7%。由此我们可看出在本科阶段应重点放在培养会计专业的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才是我们会计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
2.人才培养措施。主要包括课程设置、教材選用、实践教学等三个方面。
(1)课程设置。目前我国会计学专业课程设置主要包括会计专业基础课、会计专业必修课、会计专业选修课,其他必修课和规定的限选课程等等。很多高校从学生大一就开始了《会计学原理》等基础课程,从大二开始到大四上学期开设专业课的限选课程和选修课程。根据笔者曾经做过的问卷调查,学生对课程设置基本满意,但被调查学生中无一人认为课程设置非常合理,说明课程设置结构需要调整的空间很大。
(2)教材的选用。我国会计人才培养所用教材大多数是教育部十五、十一五规划教材和名校所编著的系列教材或者是由任课教师所编著的教材。但由于会计专业本身学科性质要随经济形势的变化及时进行修改和更新。
(3)实践教学环节。一般来说,我国会计教育的校内实习设计的顺次:基础会计阶段的手工实习、企业会计阶段的电算化会计实习、财务管理和税收阶段的团队培训等多阶段实习。对于财务管理和税收阶段的团队培训往往集中在重点和名校之中,很多一般院校无法开展这样的实习活动。此外,大部分学校均把毕业论文作为实习的一个项目,同时要求即将毕业的学生根据毕业实习的情况撰写实习报告。
3.人才培养对象。由于我国会计教育根据国家规划,分为不同的教学层次。具体来说,高职高专以培养满足实务界操作的“专用型人才”为主;本科教育主要是培养中、高级会计管理人才,实施“通用型人才”教育;硕士研究生主要是培养高级会计人才,做到“既通又专”;博士研究生主要是培养高校教学与科研人才,对会计学领域和学术发展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并能够对其发展做出创新贡献。这个要求基本体现了我国对于会计各类型人才的需求。但是由于高校的扩招、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会计专业的学生不问自己的需求争着考硕士研究生和中级、高级、注册会计师,力求加大自己的就业砝码。这个需求从本身来看,并没有问题,但是造成的结果却是我国CPA考试的难度成为国内考试第一难考,会计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日趋集中,就业形势由于人数的集中,造成大量的硕士研究生无法顺利的找到工作,致使一部分学生继续求学,继而情况周而复始,造成整个会计专业就业难的问题。
二、应对措施
1.坚持人才培养目标的多元性。充分借鉴国外会计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思路,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上,重点把学生培养成为较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通才型人才,同时在突出重点的前提下,加强对学生的专业实践教育,尽量让学生的学习和今后的职业发展轨迹接轨,增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实践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广泛组织人文、社科、管理等专业知识讲座和模拟实验,让学生多接触虚拟的真实世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运作能力,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团队学习和分组学习,小组研讨等不同的形式,让学生养成自学能力,掌握学习方法,具有较强的人际协作和管理组织能力,体现古人所说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本文所提出的问题。
2.课程设置的灵活性。让学生在修满必须学分的基础上,允许学生广泛选择不同专业的专业课程,扩大自己的知识层面,掌握不同专业的学习方法,尤其是针对会计这个跨专业的行业来说,可以借鉴国外的成熟经验,加入我国目前在教学中忽视和不重视的几门对将来职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课程,如经济数量分析和数据分析技术、基础经济学、管理学和组织行为学、专业发展史等课程,同时增加法律及伦理方面的课程。在课程设置上必须保持学科的灵活性和后续性、先进性,不能片面根据用人单位的不切实际要求或学生急功近利的就业需要,设置一些专业面较窄的学科与专业,或者过早地让学生进入相对狭窄的专业领域。此外还必须重视专业课之间的关联性,适当借鉴西方经验,独立开设综合性专业课程,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了解相关专业知识之间的关系和影响。
3.尝试多种教学方式和方法。在授课方法尝试上修改以往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尝试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自我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学生则通过小组协作、案例研究、模拟操作、文章研讨等方式,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课堂教学达到锻炼能力的目的。□
(编辑/刘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