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站里人声鼎沸,喧闹熙攘,我站在候车室里,带着满身的疲惫,即将踏上回家的旅程。
到达小城时,夜色笼罩下来了,我抬眼望去,火柴盒一样的楼房中,点点橘黄色的光从窗中透出来,像一滴滴墨,在不经意间落在雪白的宣纸上。其中有一点橘黄的光在我心底晕染开来,那是我的家。
才踏进家门,饥饿的胃就兴奋起来,我走进厨房,妈妈居然丝毫未察觉我的归来。淡淡的灯光洒下来,她的银丝若隐若现。地面上映着的那团瘦影,让我不觉想起那些她佝偻着脊背,站在寒风凛冽的桥头接放学的我的日子。
经过一个晚上的睡眠,旅途的疲劳已消失了。阳光照在我身上,暖暖的很舒服。走到阳台上,我看见晒着的被子,我的被子晒在阳光里,妈妈的被子却缩在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
我走过去想把妈妈的被子拉到有阳光的地方,但遗憾的是阳光能够照到的地方很有限。当我的手指触到那床被子时,冰冷的感觉霎时传到我的心底。我再摸摸自己的被子,软软的,温暖瞬间荡漾开来,就像母亲的怀抱。
第二天晚上,我踏上了归途。转过头来,我从后车窗里望过去,再看一眼那些窗户,我知道,总有一盏灯为我而亮。
点评:本文记录了一个很普通的生活场景。作者很细心地注意到了阳光下的被子,通过这个细节来表现母爱的伟大。第二段的环境描写,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比较出彩。画线的两处。是文章的中心,但是作者没写出神采来,缺少了提炼与升华。建议在第一个画线处运用修辞手法增加其生动性,在第二个画线处则增加一点哲理。
(点评夏云陶)
总有一盏灯为我而亮(修改稿)
杨晓明
车站里人声鼎沸,喧闹熙攘,我站在候车室里,带着满身的疲惫,即将踏上回家的旅程。
到达小城时,夜色笼罩下来了,我抬眼望去,火柴盒一样的楼房中,点点橘黄色的光从窗中透出来,像一滴滴墨,在不经意间落在雪白的宣纸上。其中有一点橘黄的光在我心底晕染开来,那是我的家。
才踏进家门,饥饿的胃就兴奋起来,我走进厨房,妈妈居然丝毫未察觉我的归来。淡淡的灯光洒下来,她的银丝若隐若现。地面上映着的那团瘦影,让我不觉想起那些她佝偻着脊背,站在寒风凛冽的桥头接放学的我的日子。
经过一个晚上的睡眠,旅途的疲劳已消失了。温暖的阳光从窗外射进来,跃上人的皮肤,照得人痒痒的。我走到阳台上去呼吸新鲜空气,偶然瞥见了晾衣绳上那床有些年头了的被子,它仿佛受了委屈似的,蜷缩在阴冷的角落里,那是妈妈的被子。而此刻,我的被子仿佛享有特权的贵族,正洋洋得意地徜徉在阳光里。
我走过去想把妈妈的被子拉到有阳光照射的地方。当我的手指触到那床被子时,被子上的寒冷立刻由指尖传到我的心底。那种感觉正是杜甫所说的“布衾多年冷似铁”。我不禁嗅了嗅被子,妈妈说过,太阳晒过的被子会有暖暖香香的味道,但这条被子由于冬日太阳少而极少晒过,等好不容易有太阳的日子,仅有的一块晾晒地又被我的被子占领了。
第二天晚上,我踏上了归途。转过头来,我从后车窗里望出去,再看一眼那些窗户,我知道,总有一盏灯为我而亮。
(修改/夏云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