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大学教学体系转型研究及其实践

2009-06-19 04:26任玉珊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2009年3期
关键词:应用型体系专业

任玉珊

[摘要]教学体系是教学活动各要素形成的有机整体。不同类型的教育拥有不同的教学体系,培养不同类型的人才。应用型本科教育是不同于传统本科教育和高职高专教育的新教育类型,如何创建适合应用型本科教育特色的教学体系,实现应用型本科大学教学体系的成功转型,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本科教育应用型教学体系转型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09)03-0075-04

近年来,我国出现了一种新型的高等教育形式——应用型本科教育,它是介于研究生教育和高职高专教育之间的本科层次专业教育。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以来,一大批新建本科院校纷纷竖起应用型大学的旗帜,积极探索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规律和特征,以培养为地方和行业服务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教育目标。因此,新建本科院校在内涵提升过程中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如何达到本科专业标准、培养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本科人才。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清楚应用型本科教育是有别于传统本科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一种新的教育类型,必须创建富有特色的应用型本科教学体系,促进教学所在学院体系的成功转型。笔者所在学院借鉴德国应用型科技大学的教育思想,研究并创建了应用型本科教学体系,在改革与实践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成功地实现了应用型本科大学的转型。

一、德国“FH”教育思想和教学特点

德国应用型科技大学(Fachhochschule,简称FL)出现于20世纪60~70年代,现已发展成为德国高校的重要类型之一。FH面向实践、面向应用、面向未来,培养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基础和较强实践能力、能够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应用型高级人才,已经拥有了一套适应于德国实际情况、特色明显的教学体系。

德国FH教学体系的特点具体表现为:在办学理念上,直接指向市场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始终坚持“为职业实践而进行科学教育”;在培养目标上,突出技术应用与开发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并十分重视职业导向;在师资要求上,不仅要求教师有很强的实践能力,而且还要有很高的专业理论素养、科技开发和应用能力;在课程体系上,不仅构建了学术、技术与职业有机结合的课程结构,而且模块化了的课程改革“较好地解决了课程设置的体系化问题、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衔接问题、素质教育与专业教学的关系问题以及自学能力的培养问题”;在实践教学上,FH的实习有三大特点:一是时间长,不但新生入学前要有一个预实习,而且在FH学习期间,通常安排2个完整学期的实习。二是实习功能多,实习内容较为综合,不仅包括知识性、技能性的学习,还包括社会性知识、能力的学习。三是实习内容来自于现场实际。从课时分配来看,实践性教学环节约占总课时的40~60%,教学过程的实践环节一般都多于理论知识传授。所以,德国FH教学体系明显强调面向实际、面向应用,体现了“实践到理论”、“实践先于理论”、“实践多于理论”的思想,是典型的职业导向型教学体系。

二、应用型本科大学教学体系的理论研究

(一)有关概念

1.应用型本科教育是应用型与本科教育的复合概念。从字面上理解,是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高等教育。笔者通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总结为:应用型本科教育是指面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能够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现场工程师或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专业教育。学生在学校时进行获得工程师资格所必须的基本训练,毕业后在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从事科技含量高、综合性强的技术工作和经营管理工作,利用已具备的知识与能力解决工程或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成为企业一线技术工作和经营管理工作的骨干和中坚。应用型本科教育在学科布局、专业设置、教学体系、教学模式、质量评价、科学研究等方面直接指向专门领域发展的实际需求,具有“应用导向性”特征。

2.应用型本科教学体系是从系统论的思想出发,由完成教学活动的各个要素通过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的,是实现一定教育功能或目标的有机整体。它涵盖了教育思想、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教学管理与质量评价、教学环境、教师、学生等七个要素。应用型本科教学体系是以“应用为导向”的专业教育教学体系,是以实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为宗旨,统筹相关学科知识要素和专业实践能力要素为一个有机整体的教学体系。在教学体系涵盖的七个要素中,贯穿着“面向应用、面向实际”的教育理念,强调以工程技术科学为主要专业基础,以面向实际、先进适用的工程技术为主要专业教学内容,注重人文、经济、管理和法律等非技术知识教育;以学生应用能力和工程素质培养为主线,以真实与模拟相结合的工程环境为依托,以“双师型”教师队伍为保障,着力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面向应用”教学体系的创建

“面向应用”是指倡导与应用相结合的学习(Application—Integrated Learning,简称AIL),即把学校的学习与工作实际、知识应用结合起来。这不仅符合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定位和教学理念,而且符合学习的最终目的——应用。在20世纪80年代,国际上成立了一个世界合作教育协会,倡导“合作教育”模式。近年来,该组织提出将“合作教育”改成“与工作相结合的学习”(Work—In-tegrated Learning,简称WIL),倡导“将课堂上的学习与真实的工作结合起来”,其实质在于强调学习的应用性。

应用型本科教学体系将中国传统本科教学体系(“通识教育”理念重于“专业教育”理念)与德国“FH”教学体系(“实践到理论”、“实践先于理论”、“实践多于理论”)进行全面整合,强调传授知识的过程是学习,实践的过程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通过应用提升能力,把学习与应用结合起来,强调学校学习中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强调面向实际、面向未来发展的知识应用。该体系具有以下特点;

1.全面发展性。应用型本科教育在创建教学体系时,注重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诸方面教育的有机统一,重视德育教育,保证人文科学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和学科专业基础教育,强化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2.整体优化性。教学体系是一个涵盖影响人才培养质量七大要素的有机整体,需要系统分析,统筹规划,从整体上科学地处理好公共知识基础、技术基础、专业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处理好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相互关系,处理好课内教学与课外教育的相互关系,构建起最佳的教学体系。

3.突出应用能力培养。在构建教学体系时,要面向专业领域,以应用为导向,注重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综合运用;注意引进新知识、新技术、

新工艺、新规范,吸纳执业工程师认证标准;增加独立设置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倡导以开发、设计、实现和运行测试为一体,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校内和校外相结合的应用能力培养模式。

4.适应性与发展性结合。随着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行业和岗位需求也在变化,教学体系的内容也应随之变化,因而需要随时跟踪行业的发展,及时改革与区域经济或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专业结构、课程结构和教学方法,使整个课程体系具有动态发展的特性。

5.规范性与特色性结合。教学体系的规范性(统一性)是指应用型本科教学体系必须符合国家关于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统一标准,包括业务培养目标和要求、专业设置、课程内容与体系、修业年限、授予学位等方面的原则和要求。在规范性原则基础上,要反映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教学特征,体现自身特色,反映人才培养的多样性特点。

“面向应用”教学体系的创建,为向应用型本科大学教学体系的转型提供了“标的”,使大学转型具有了可操作性的前提。

三、应用型本科大学教学体系的实践

几年来,长春工程学院始终坚持应用型本科教育办学定位,在创建应用型本科教学体系实践中,深化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教学管理改革、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形成了体现应用型本科教育特征和本校特色的“面向应用”的本科教学体系,成功地实现了教学体系的转型。经过2001年、2004年和2006年三次对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确立了“一条主线、三个平台、五项结合,能力和素质递进式提高”的应用型本科教学体系:以应用能力和工程素质培养为主线,在三个平台(深广适度的公共基础平台、较宽厚扎实的技术基础平台、先进适用的专业平台)的基础上,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生个性发展需要设置专业方向模块;横向上实现了技术基础与突出实践能力的有机结合、专业知识教育与工程素质培养的有机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外教育的有机结合、专业教育与执业工程师认证的有机结合、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形成了知识、能力、素质教育纵向贯通,横向结合,递进式提高的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学校规定:“各专业实践教学占教学活动总周数的比例要达到40%左右”,并要求“在保证专业基础教育的前提下,科学安排三、四学年教育内容,通过设置专业特色选修模块和专业拓展选修课程,体现专业特色。”构建起的应用型本科教学体系,符合人才培养规律,体现“重基础、重实践、重能力、重素质”的人才培养特征,突出应用型本科教育特色。

(一)在实践教学组织上,通过“三严”、“四实”措施保证应用型本科教学体系的有效落实。

1、“三严”,就是坚持严密组织、严格管理和严格考核实践教学。严密组织:实行实践教学组织分工负责制,校内公共基础实习实训计划由教务处统筹安排;其他实践教学计划由具体教学院系(部)负责落实。全校所有课内实验、校内实训和课程设计必须要“有计划、有课表、有教材(指导书)、有考核、有记录”。校外实习要求做到“时间保证、地点落实、安排紧凑、内容充实、指导积极、考核经常”,使各项实践教学准备充分、任务落实到位。严格管理:健全和完善了实践教学管理制度体系,制定并颁发了各个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各教学单位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和专业特点,制定具体措施。全校上下坚持用规章制度和质量标准规范、管理、检查和评价实践教学,形成了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从严治学的良好风气。严格考核:学校对实践教学质量的考核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针对实践教学过程质量的考核评价,主要通过检查和总结对实践教学组织安排、任务落实完成情况、师生教学精力投入状态给予客观评价,并将考核结果记人相关档案;另一方面是对实践教学效果进行评价,一般通过对学生实践成果(报告、论文、作品、制品等)的鉴定和基本技能与能力的严格考核得出结论。

2.“四实”,即在实践教学中坚持实际、实地、实干、实效。实际,就是力求实践教学内容、任务真实具体,基本技能与能力训练目标明确。实验教学以操作性、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为主,强调学生独立动手操作;实训教学内容贴近生产实际,对强化学生技能有明显作用。例如,机制专业按照机械制造的实际生产流程,将产品设计、工艺编制、产品加工及检验优化整合为一个完整的实践教学链,强化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工程意识的培养。实地,就是实践教学要在真实工程环境或逼真模拟环境中完成,使学生在实地实境的亲身实践中强化技能,提高能力,增长才干。实干,就是在实践教学中保证学生自己动手、独立完成任务。在学校大多数专业的校外实习中,学生深入企业基层,在真实的工程环境中顶岗实习,接触了解新设备、新工艺和新技术;在校内金工、电工电子、计算机、化学分析等基本技能实训中,切实保证每位学生有具体的操作对象和实训任务,杜绝“旁观者”,保证全体学生独立完成规定操作和训练内容。实效,就是精心组织、严格考核,确保实现实践教学目标。学校制定重要基本技能与能力项目考核纲要、实施方案和评分标准,避免了实践教学考试考核的随意性和片面性,并通过对考核结果的分析、评价、反馈与调控持续改进实践教学质量。

(二)在保障措施上,从“面向应用”的教学理念出发,重点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和真实工程环境的营造

在教师队伍建设上着力突出教师应用能力的提高。一方面,专业教师要有到企业进行两年实践训练的经历,新教师要在校内训练中心或实验室进行坐班一年的训练,开展“双师型”教师遴选;另一方面,按照专业需要,从企业引进操作能力强的教授级高工,积极引进和培养博士或博士后高级人才,打造各专业的领军人物。目前,学校主干专业都培植起了实践能力强、学术水平高的专业带头人和“双师型”教师过半的专业教师队伍。

(三)在工程环境建设上加大投入

五年来,我们投资近1亿元对校内原有实验室进行改造、扩建,并新建了一批“现场”模式的实践教学基地。建筑面积为2万平方米的工程实训中心从厂房设计到设备选购都采用了完全现场模式的建设。我国制造业正在应用的最先进数控系列加工设备、工业化生产流水线按照功能区域化布局,根据国家标准设计安全和环保措施,以工程训练项目为核心,实行功能、设备集约化管理,造就了完全真实的工程环境。通过打造校内真实或逼近真实的工程训练环境,与企业建立实质性合作教育,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八年来对应用型本科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已经取得显著成效,学生实践能力明显提高,在全国各类大学生竞赛中,取得了可喜成绩。从2000年至今,在国家、省、市的各类科技赛事中,我校学生获奖频次逐年提高,目前累计已达320余项,计660余人次;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显著加强,英语四级过级率提高到59%,计算机等级过级率达60%;应用型本科教学体系的实施,使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毕业生就业率逐年提升,2008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到96.9%,高于吉林省和全国平均就业率;教育部专家组于2007年10月来我校现场评估考察时,对我校“面向应用”的本科教学体系给予了高度评价,对学校应用型本科教育教学工作以“优秀”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

四、体会

一个新的教学体系的建构,只对教学条件、课程、教学内容等要素进行局部的调整和量的增大是不能实现的。要发挥教学体系的整体功能,必须系统化思考整个教学流程,使教学体系的所有要素整体优化。事实证明,教学理念、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师资队伍、教学环境、教学管理与质量评价等要素的变革及各要素之间的合理组合,能够直接提高教学体系的整体功能。如果说教学体系创新是高校培养创新性人才的根本途径的话,那么“面向应用”教学体系的创建则是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向应用型本科大学转型的一个重要标志。

(责任编辑:刘新才)

猜你喜欢
应用型体系专业
应用型本科院校机械控制工程实验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部分专业介绍
仁爱至和 笃行达慧——至和教育的理念体系与实践体系构建
专业修脚店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广西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成立
应用型本科高校《旅游文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