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伊朗特约记者 包小龙 李彦 ●本报驻埃及特派记者 李 潇 ●本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尚未迟 ●本报记者 钟玉华
伊朗反对派抗议总统选举结果的示威17日仍在继续,大规模的街头示威选择了一种名为“沉默示威”的方式,以避免被外界称为“骚乱”。今天,伊朗改革派将为在选后动荡中死去的年轻人举行哀悼仪式;明天,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将在德黑兰大学率领众人做礼拜并发表演讲。哈梅内伊的威望能否再次发挥作用,最终平息这场罕见的大动荡,将成为对伊朗政教合一政治体制的重要考验。美联社17日写道,伊朗的伊斯兰政权经历过“毁灭性的两伊战争的考验”,经历过美国和国际社会“近30年制裁和孤立的考验”,“在改革派和强硬派总统轮流执政的独特道路上,这个政权从来没有退缩过”,但现在,它却面临一种“全新的”、“完全来自内部的”考验。发生在伊朗的宗教和民主政治的剧烈碰撞,甚至可能对整个中东地区的政局产生重要影响。
从群情激奋到无声抗议
据法新社17日报道,伊朗改革派领导人穆萨维说,他们准备17日在德黑兰发动一场被称为“沉默示威”的新运动。一封电子邮件正在网上传播,号召穆萨维的支持者17日13时30分到德黑兰广场集会,继续挑战伊朗政府前几天下发的不许公众集会的禁令。邮件中写道:“请通过电话和电子邮件传送这个消息,前来集会时,请保持沉默,不要喊口号。”穆萨维还呼吁支持者18日举行大规模和平示威游行或者在清真寺集会,以纪念在选后骚乱中死去的同胞。
《环球时报》记者17日在德黑兰看到,骚乱进入第5天,情形似乎有所改善。一大早,马路上车辆川流不息,街上人来人往。只有偶尔看见街头巡逻的治安警察,似乎在提醒人们动荡还没有结束。
13日到16日的骚乱几乎撼动了整个德黑兰。13日选举结果公布当晚,北城几乎每个街区都能听到人们在房顶上高呼“打倒独裁者”、“把选票还给我们”的口号,也有很多人冲出家门,在街上拍手喊叫。当穿着便装的巴斯基民兵和防暴警察举着警棍骑着摩托冲来时,人们四散逃开。等军警们一走,大家又聚集在一起高声抗议。接下来的情况更加严重,有民众说目击民兵对示威群众开枪射击、并喷射催泪瓦斯。甚至有穿便服的巴斯基民兵冲到德黑兰大学学生宿舍痛打学生。在最近的冲突中,官方发布的死亡人数是7人,但改革派人士说死亡人数已超过20人。局势发展似乎有些失控,迫使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16日出来调停,会见其他3位候选人代表,呼吁民众平息骚乱,并下令对大选是否舞弊进行调查。领袖的表态似乎起了作用。16日晚,虽然也出现了一些抗议者的身影,但人数比15日少了,抗议方式也从最初的群情激奋转变为无声的抗议,他们举着标语,不发一言,与对面的军警久久对峙。到了16日深夜,街上几乎就看不到一个人。
美国和伊朗的描述不一样
不过,伊朗出现的抗议局面是整个中东地区近年来十分罕见的,这里的宗教政治在很多国家发挥着特殊的作用。美联社17日认为德黑兰政权正面临“1979年伊斯兰革命以来的最大威胁”。美国有线新闻网16日报道说,伊朗两派的争斗难分胜负,乱局一时难以好转。美联社16日报道说,尽管政府表示要重新计票,以安抚反政府人士,但伊朗的危机进一步恶化,尽管政府要求民众维护稳定,但大批穆萨维的支持者却不予理睬,他们一些人头上缠着绿色头巾,另一些人戴着防毒气面具,游行队伍绵延1.5公里,而警察没有干预。美联社还对伊朗选举的合法性提出了质疑,援引穆萨维的话说,选举是一场“令人震惊的骗局”,必须取消和重新举行。
美媒还集中报道了伊朗政府的“镇压手段”。福克斯电视台16日报道说,有1500名示威者被逮捕,其中多数为年轻人。美联社称,伊朗政府对互联网进行了管制,并要求外国记者只能报道政府批准和宣布的游行活动。“记者无疆界”组织总书记对美联社说,自选举以来,至少有10名伊朗记者被逮捕,另外还有一些用手机拍照的人也被逮捕。
《环球时报》驻伊朗记者16日也接到伊朗伊斯兰指导部的命令,所有外国记者证暂时停用,外国记者不允许外出采访,只能在办公室里收看电视。而在13日—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