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小苗
[摘 要] 职业能力是指个体履行岗位职责,承担本职工作,完成各项任务的能力,由专业能力和非专业能力组成。大学英语教学应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一方面要改变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以培养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另一方面要增设专业英语课以提升学生专业能力。
[关键词] 高职大学英语;职业能力;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0 [HT5H][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4738(2009)03010503
一、加强高职大学英语职业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1.加强高职大学英语职业能力培养是由职业教育的本质决定的
根据199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我国的学术教育和工程教育由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实施,技术教育在我国现为大学专科层次,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技能教育则由中等职业教育为主来实施。目前,人们把学术教育和工程教育(即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层次的教育)称为专业教育,技术和技能教育称为职业教育。高职教育和专业教育最大的区别就是:高职教育以职业能力为基础,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培养的是“技术型”人才;专业教育则突出教育的研究性、复合性,培养的是“研究型”和“复合型”的人才。职业能力是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内容,是职业教育区别于其他各类教育的本质特征,它决定了提高高职教育质量、深化高职教育改革、进行高职课程建设都必须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
2.加强高职大学英语职业能力培养是当前高职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任务
2006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16号文件),文件提出 “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 ,“要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该文件强调,要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助,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就业能力。在高职院校,大学英语虽然不具专业优势,但也要注重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自主创业和更换工作岗位打好坚实的基础。
二、英语职业能力分析
职业能力是指个体履行岗位职责,承担本职工作,完成各项任务的能力。关于职业能力及其构成,西方职教界主要有两种看法。(1)德国企业家和职教界认为职业能力由专业能力和关键能力组成。“关键能力指专业能力以外的能力,是从事任何职业都应具备的能力,主要包括组织和执行任务的能力、交往与合作能力、学习能力、解决问题和判断能力、承受能力、创造性和适应能力、独立性与参与能力、反省能力以及责任感,以及获取和使用信息的能力、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等内容。”[3]46(2)英国职教界大多把专业能力与通用能力作为职业资格标准。“通用能力分为7个领域共18个方面,7个领域为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与他人合作共事、交往与联系、安排任务和解决问题、数字运用、科技应用、设计和创新”[3]46,其中通用能力与关键能力所包括的内容大同小异。受西方职业教育的影响,我国教育界对职业能力的理解和认识存在着差异。姜大源先生率先提出职业能力由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组成。专业能力指职业活动中运用专业知识、技能的能力。方法能力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工作方法、学习方法的能力。社会能力指在从事职业活动时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能力。综上所述,无论哪一种职业能力观,职业能力都分为专业能力和非专业能力。专业能力是指人从事某种专业活动所需要的能力,也就是从事特殊领域的活动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它又分为核心专业能力和基本专业能力。非专业能力是指从事各种职业、各种岗位和各项任务都必须具有的共同能力,诸如自主学习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社交活动能力、社会责任能力等。由此可见,与英语相关的职业能力主要有英语交际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专业英语能力等。
1. 英语交际能力是高职学生非专业能力的基本要求
英语交际能力是指人们之间运用英语这一工具相互了解、相互往来的能力。对高职生来讲,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不是进行语言研究,而是运用它与世界上其他民族进行文化、科技交流,吸收其他各民族的文化和科技精华,发展我们的科学技术,使中华民族经济繁荣昌盛。因此,在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显得极为重要,同时它也是对高职学生非专业能力的最基本要求。
2. 英语自主学习能力为高职学生非专业能力的培养提供保证
高职学生在校期间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专业知识,培养实践技能。对于作为公共基础课的大学英语来讲,教师的教学时间、教学内容是非常有限的,所以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爱学、会学、主动地学、创造性地学、持续发展地学,使学生获得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学习、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和提供保证。
3. 专业英语能力是高职学生专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专业英语,即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简称ESP),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它强调从专业需求出发,探求一种英语与专业相结合的方式。Stevens(1988)提出了专门用途英语的四个特征:(1)需求上满足特定的学习者;(2)内容上与特定专业和职业相关;(3)词汇、句法和语篇放在与特定专业、职业相关活动的语言运用上;(4)与普通英语形成对照。ESP着重分析将来使用英语的场景,以及此场景下的交际内容、方式、途径及语言特点,即将语言与职业需求结合起来。常见的ESP有电子商务英语、外贸英语、国际金融英语、新闻英语、医学英语、法律英语、旅游英语、计算机英语等,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在所学专业领域的英语运用能力及在一定工作环境中运用英语开展工作的交际能力,为发展、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服务,它是高职学生基本的专业能力。
三、大学英语职业能力的培养方法和途径
高职大学英语的培养方式和内容要让学生和用人单位满意,必须从学生就业需求出发,以就业为导向,着力塑造学生良好的职业能力。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职业能力,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内容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都必须围绕就业需求这个目标展开。笔者认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
1.将教学重点从传授理论知识转移到着重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就是要减少理论知识讲解时间,多给学生开口说英语的机会。在听说课上,除了按照课本要求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教师还可选择一些与学生日常生活或未来工作密切相关的话题,如求医求学、爱情友谊、公共道德、人际关系、生活经历、体育运动、学习方法、种族歧视、代沟问题、人口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等,多组织讨论、辩论、演讲和临摹采访之类的活动,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听说活动。在精读课上,导入环节中可以就课文内容提出相关问题,分组讨论,最后总结发言;在课文讲解过程中遇到的生词,多让学生举例、做汉译英或英译汉方面的练习;讲解结束后,组织学生对课文内容讨论,然后口头作文,这样不仅能加强学生现场口头表达能力,还能使未发言的同学接受听力技能训练。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指导学生运用多种途径学习,提高其学习兴趣。
2.改革教学模式和方法,指导学生多途径学习,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首先要将“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改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主动式的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其在课堂活动中勤于思考、善于参与。其次,要注重课内和课外的有机结合,因人而异有意识地给他们布置一些任务,训练学生独自计划、实施和完成一项语言任务,如准备值日生汇报、编对话、讲故事、制作名片贺卡、给好朋友或老师打英文电话、学唱英文歌曲、讲英文幽默故事、自制圣诞和新年贺卡、编英文报、参加英语角、英语竞赛等。再次,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建立英语论坛,英语聊天室,进行师生间、同学间的交流和提问答疑。建议学生在网上寻找以英语为母语的国际朋友,与他们进行打字、语音和视频等多种聊天方式。多元化的学习方式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英语,还能帮助他们实现从依赖学习到自主学习的过渡。
3.改革课程体系,在普通英语的基础上增设专门用途英语
高职英语教学应与职业和专业需求紧密结合,课程体系要形成职业特色, 课程设置要围绕职业教育进行。例如,旅游、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经常要与顾客做旅游、酒店服务等方面的口语交流,就可以选用侧重“听说”的旅游、酒店服务英语课程,注重对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的培养。汽车修理、计算机等专业可以增设侧重“读译”说明书的汽修、计算机英语等,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如怎样根据指示代词把阅读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遇到长句时应如何分割句子结构,找出内在逻辑联系,更好地连接整个篇章等。电子商务和营销之类的专业可以开设商务英语课程,注重对学生英语交流能力和商务信函阅读、写作技能的培养。把英语教学与所学专业紧密结合,融入职业教育中,学生就有了学习英语的持久动力,学习兴趣也必将提高。
4.鼓励英语教师参与专业课改,提高英语服务专业的水平
教师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也是高职教育改革成功的关键。我国高职课教师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专业基础,对知识传授有较强的适应性,但是面对以就业为导向,服务并服从专业技术的大学英语课程改革时,由于缺少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许多老师则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英语作为一种工具,将来一定会越来越多地与专业知识相结合,专门用途英语也将成为21世纪英语教学的主流。因此,大学英语教师要了解一定的专业知识,了解专业对大学英语课的要求,提高语言服务专业的水平。同时,各院校还应鼓励英语教师做外销员、商务师、导游、翻译等,以提高自己实践能力和整体素质,从而适应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