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作文的语言灵动飞扬起来

2009-06-17 09:20周春华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09年11期
关键词:文采比喻文章

周春华

摘要:人们常说“言为心声”,那么在写作中如何使语言表达和思惟的发展协调一致,让语言灵动飞扬起来呢?本文针对学生作文语言缺乏文采的弊病,指出提高表达能力的方法:千锤百炼,语言灵动;巧用修辞,文采飞扬;活用诗词,摇曳生姿。语言训练不是朝夕之事,要能够持之以恒。

关键词:文采灵动飞扬千锤百炼巧用修辞活用诗词

中图分类号: G633.3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2-1578(2009)11-0129-02

孔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文章中灵动的语言,飞扬的文采,洋洋洒洒、信手拈来的诗词歌赋、名言警句,总会给人带来美的享受。那么,在作文中,如何让笔下文采飞扬呢?

1 千锤百炼,语言灵动

引导学生品析名家的经典语言,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知能力,学习写作名家运用语言的技巧,让学生作文的语言灵动起来。王安石《泊船瓜洲》诗中的第三句“春风又绿江南岸”多年来被称为佳句,作为认真锤炼语言的典范。他为什么不用“到”字,却选择了“绿”字呢?原来“绿”字写出了春天的活力,既有色彩,又有情态,给读者以广泛的联想和想象。而“到”字写出的只是春风本身的状态,比较平板,缺乏形象性。唐朝伟大的诗人杜甫说:“语不惊人死不休。” 这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推敲”诗人贾岛:传说唐朝诗人贾岛骑驴作诗:最初想出 “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这句诗时,对于到底用“推”还是用“敲”字好,一时决定不了,就反复琢磨开了。一会儿做推门的姿势,一会儿模拟敲门的动作,完全忘了自己是骑着毛驴走在大街上。后来碰上大文豪韩愈,韩愈说“‘敲字佳矣”,于是贾岛就改“推”为“敲”,留下“推敲”佳话。这说的就是“炼字”的问题。再如:朱自清先生《背影》中“他用两手搭着上面,两脚再往上收”;“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往上缩”。“搭”和“收”表示动作灵活,行动自如;而“攀”和“缩”显示出经过顽强努力,勉强能够实行的动作,突出父亲年事已高、行动不便,仍坚持去为我买橘子。父亲对我的关爱之情在这两个字中得到尽情体现了。讲究用词,一字传神,可使语意表达准确、形象、生动,语言因此而有文采。作文最精妙的感觉就是诗情画意,这样的词汇在文字之外暗含着一种非常迷人的画面感,使读者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仿佛眼前倏然映现出了美丽的场景,不仅文字优美,回味悠长,而且富于想象,感觉真切动人。

2 巧用修辞,文采飞扬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有一项训练,就是体会作者运用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学以致用,要学会知识的迁移,在写作中加以运用。巧妙运用各种修辞格式,会使你的语言文采焕然,瑰丽多姿,你的说话形象生动,令人信服。常用的效果明显的修辞格式有比喻、排比、拟人、仿拟等。

2.1巧用比喻

比喻是汉语运用最广泛、最普遍的一种修辞方法,也是一种形象化的表达方法,更是文学创作的重要手段。比喻能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难怪著名作家秦牧会说:“精彩的比喻是童话中的魔棒,碰到哪儿,哪儿就会发生神奇的变化。”在作文中,善用比喻能让你的作文生动形象,满文生辉。 如: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宗璞《紫藤萝瀑布》。在作者的笔下,藤萝花成了瀑布、紫色的条幅、水花、小小的帆、忍俊不禁的笑容,文章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这都是比喻的作用。

2.2善用排比

排比,可增强语言的气势。用来说理,可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来抒情,可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一旦将这一语言样式扩大使用,就会使自己的语言收到绝好的表达效果。适当运用排比,不仅可以增强语言的气势,更集中的表达某种意思或感情,而且可以造成结构形式的整齐美,增强文章的艺术美。用以叙述,则清晰深刻;用以描写,则形象生动;用以抒情,则情深意厚;用以说理,特别能让读者感受到一种鞭辟入里、理直气壮的强烈气氛。如:什么是最美的语文? 在牙牙学语的孩子眼里,妈妈脸上绽放的微笑是最美的语文;在失落惆怅的泪人耳边,朋友捎来的安慰是最美的语文;在含辛茹苦的农民心中,田间绘出的苗青稻黄是最美的语文……最美的语文不在璀璨的华章中,她在你我身边熟悉而陌生的生活里。一系列的排比句,使文章内容集中,节奏鲜明,酣畅淋漓,有气吞山河之雄伟,水泻千里之壮观。

如果说语言是壮丽的秋景,那么修辞就是天边飞过的大雁,为美丽的景色增添一丝灵动。常言说:“三分长相,七分打扮”,恰当地综合运用比喻、夸张、排比、引用、对偶、拟人等修辞使语言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把读者引入到一个美妙的境地,使读者通过联想、想象,达到身临其境的美妙境界。

3 活用诗词,摇曳生姿

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饱读诗书、知识渊博,就会显得谈吐不俗、气质高雅。同样的道理,中学生写作时,如果能够巧妙地引用或化用古诗文,就会使文章显示出丰厚的文化底蕴,处处透出文雅之气,从而吸引读者的眼球。因为古典诗词是华民族长达五千年的文化传承孕育出来的一朵美丽的奇葩。它是最凝练的语言,短短的几句话、一句话乃至几个字,就蕴含了丰富的内涵,就会让人产生无穷的联想;它又是最优美的语言,几个词甚至于一个字,就会境界全出,韵味悠长。如果一篇文章没有文采,就难以传扬开来。而文章要增添文采,最有效地途径,当首推古典诗词的运用了。笔者研读了大量中

满分作文,发现有相当数量的文章,就是由于恰当地运用了古诗文而文采飞扬,从而让阅卷老师青睐有加,获得了满分。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灵活的把古诗文运用到作文里去呢?

3.1直接引用,为文章增添几分亮色

生命就是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献身精神, 生命就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气,生命就是苏东坡“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的超脱与豁达,生命就是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无奈与感伤 (选自中考满分作文《生命的感悟》首段) 文章的首段直接引用古诗词,由龚自珍的奉献精神谈起,既而转向文天祥的浩然正气,苏东坡的超脱与豁达,再到杜甫的无奈与感伤。开篇就能展示作者的才情。

3.2串引写景,为景物涂抹几分靓彩

沉睡着的濠河被“红杏枝头春意闹”的吵声惊醒了。春姑娘,踏着音乐的节拍,扭动着婀娜的身姿,从唐诗宋词中走了出来,便织出了“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等五彩斑斓的锦缎,还梳绿了濠滨的两条长辫。 (选自学生习作《写意濠河》)引用一连串的古诗句写景,巧用他人的妙笔来生花,既描绘出“濠河”秀丽的风景,又让文章文采摇曳,还显示出小作者丰厚的文化底蕴。

3.3巧用仿写,为内容营造几分谐趣

夜里秉烛看书,梦中亦在解题,六十分遭老师骂,五十分挨父母打,我心乱如麻。

时间流逝飞快,作业如山心惊。了却初三中考事,赢得日后轻松身。可怜初三生。 (选自学生习作《初三的滋味》)一看就知道是仿辛弃疾的《破阵子》而作,字里行间还能依稀找到词句的影子。作者风趣的化用,不仅写出了初三生活的无奈,还从无奈中透出了几分调皮和自嘲,给文章增添了谐趣。

3.4巧用整合,为语言添加几分诗意

雨的语言是丰富的,它可以是漫卷诗书的喜悦,滋润着杜甫的绵绵春夜;它可以是映照玉壶的一片冰心,亮在王昌龄送别友人的挥手之间;它可以是鹦鹉洲上的萋萋芳草,绿在崔颢寻寻觅觅的乡关。 (选自中考满分作文《雨韵》)选段不仅化用了古诗词,而且能将诗意与同各自的作者境遇整合在一起,“春夜(喜雨)”、 “玉壶”、“冰心”、“鹦鹉洲”、“芳草”等这些诗化的语言点缀在文章的字里行间,让文章的语言韵味十足,清丽而秀美。

语言的锤炼非一朝一夕的事情,但是只要有意识的去培养、提高,相信你的语言也会情趣盎然、文采斐然,达到妙笔生花的地步。语言这朵奇葩永远属于生活中的有心人,永远会为勤奋者开出绚烂之花。

猜你喜欢
文采比喻文章
第二十二回 盘丝岭遇蜘蛛侠 苦学古文文采佳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比喻最爱
什么是比喻
再析比喻义的“像……似的”
军事志文采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