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生的同一性教育

2009-06-17 03:00
文教资料 2009年36期
关键词:培育人生学校

金 荣

摘要: 学生与自我同一是学生成长为人的关键。从小对学生进行自我同一性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培育学生寡欲、静心、休闲的意识,在其稚嫩的心灵逐渐培育善的种子,可为其成为良好公民做好铺垫。

关键词: 学生同一性教育寡欲静心休闲

《清静经》说:“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着万物,既着万物,即生贪求。既生贪求,即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心身,便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1]学生与自我本应是灵肉的融合,同一无损的。但是事实上却并非如此,学生总是与自我有这样或那样的不同一。因此,学校教育应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从小培育学生自我同一性的意识,促进学生心理和谐发展。

一、寡欲

学校教育作为学生生活的重要阶段,如何引导学生形成合理的利益观呢?这的确值得深思。学校教育应该引导学生节制“欲望”,使其在内心之中明白,学生不应该有过度的贪欲,欲望过度必将损害自身的和谐发展。从而引导学生摆脱对物质的依赖,融入自然,本着“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的原则获取本该属于自我的权益。这样才能超越内心的痛苦,才能调整好自我的身心状态。

学校教育要培育学生敬重的心理,在内心中怀揣对至善、对自然正当的敬重。只有敬重才会用虔诚的心去对待、认可至善。敬重、而不是快乐或对幸福的享受,才是某种不可能有任何先行的情感为之给理性提供根据的东西(因为这种情感永远都会是感性的和病理学上的)。“它作为通过法则对意志直接强迫的意识,与愉快的情感几乎没有类比性,因为这种意识在与欲求能力的关系中恰好造成同样的东西,但却是出自另外的来源;但我们惟有通过这种表象方式才能达到我们所寻求的东西,即行动不仅仅是合乎义务(依照快适情感)地发生,而且是出自义务而发生的,这必须是一切道德教养的真正目的”。[2]

学校教育要培育学生的自律意识,塑造学生坚强的意志。“意志自律是一切道德律和与之相符合的义务的惟一原则:反之,任意的一切他律不仅根本不建立任何责任,而且反倒与责任的原则和意志的德性相对立”。[3]我们应该引导学生由他律走向自律,摒弃不利的私欲观,但不是压制他的合理欲望。《吕氏春秋·适音》认为:“欲寿而恶夭,欲安而恶危,欲荣而恶辱,欲逸而恶劳。四欲得,四恶除,则心适矣。四欲之得也,在于胜理。胜理以治身则生全,生全则寿长矣。……故适心之务在于胜理。”趋向四欲,回避四恶,这是学生的本性使然。

二、静心

一个人能否甘于寂寞,执着于一项事业,与其心态是否平和紧密相连。因此,学校教育应该注重对学生心灵的涤荡,使未来的公民怀揣一颗平和、赤诚的心,从小建构良好的心态,不为外物所累,真实地面对属于自我的美好生活。

如何保持学生的平和心态?道家早已设计了一条审美之路:虚己。类似的说法还有“涤除”、“心斋”、“坐忘”、“乘物以游心”、“贵生重己”、“见素抱朴”、“精神内守而神不外越”(《淮南子·精神训》)。在道家看来,只要做到心中无己,心又有何忧?正如老子所说:“吾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又有何患?”(《老子·十三章》)人的和谐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价值理想和价值追求。

“无情”也是学生之自然生态。各家各派都探讨过“情”的问题,大多数人把“无情”看成是人的心理结构的一个反面存在,当作心理失衡的表现。在道家,“情”指是世俗利禄之情,“无情”是纯常的自然之情,是人与生俱来的天性,如婴儿般纯洁、率真。所以,老子说要“复归于婴儿”、“复归于无”。这“无”字指无是非之心。“无”在道家著作中出现过无数次,“无”就是自然。所以,“无乐”、“无情”就是学生之真。恬适率真就是学生之本初,就是平常心。

学校教育应该重视对学生心理品质的塑造,应该通过开展宣传咨询活动,营造浓厚的氛围,使学生克服畏惧心理,重点培养其独立性、敢为性、合作性等优秀的心理品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激发其努力为明天拼搏的热望,从而使学生具备以下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自信心,能够使学生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对生活充满热情,具有积极向上的精神;丰富的情感,能够使学生懂得关心他人,善于与人沟通,有利于良好的合作;耐心、韧性、勇气、主见等良好心态。

学校教育要培育学生的道德秩序,使学生内心和谐,这样才能达致至善。人的幸福在哪里?卢梭这样问。在于他自己,在于他自己的在,且仅在于此;在其中,他自足于自我,仿佛神一样。学生的幸福在于把握自然的善,使自我内心达致最好的政治秩序。

三、休闲

休闲不是一种无意义的游戏人生或消极人生,而是人的一种高层次的生存需要和精神需要。以和谐的休闲方式,摆脱物欲的羁绊,世事的纷扰。对人生进行审美观照,不断提升生活品质,追求诗意人生,则能够在“不忧不惧”的人生境界当中,以“乐以忘忧”的休闲方式,进入人生的审美境界。

车尔尼雪夫斯基在论述生活与美学关系时曾打了一个比方:“生活之路往往是撒满了金币,可是人们却常常发现不了,其原因就是世俗的人们一心想着目的地,想着实际利益,不去关注自己所走的每一步。而在忙忙碌碌的人生当中,即使有人发现了路上的金币,也不能够弯下腰来拾起它们,因为‘生活的马车,制止不住地载着我们向前奔驰,——我们对现实的态度就是如此,但是,当我们到了驿站,寂寞地踱来踱去等待马匹的时候,我们就会注意地观看那也许根本不值得注意的每一块洋铁牌……。”[4]的确,世俗的人们总是容易为了实际目的、功利而忽视了生命的本质,忽视了人生的意义。我们在人生之路上,应适时地歇歇脚,欣赏绚丽多彩的自我人生。所以,当代学校教育应该从小引导学生具备自我休养生息的意识,拾起属于自己的那金光闪闪的“金币”。

人生至高境界“乐”的实现方式之一便是生命的休闲。孔子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第七》)他进一步强调:“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君子成人之美。”儒家文化将休闲置于人生的重要位置,使之成为人的一种独特的存在方式。一方面,强调将“乐”内化为人的一种人生品格,相对独立地存在于人的心智结构之中,另一方面,主张以此为出发点,影响人生的意义建构,使之贯穿在日常生活之中,表现在具体的言行、容貌、品格等方面,做到表里如一、言行一致,成君子之风范。为此,中国休闲文化对“心性和谐”的追求,就要求人做到:对内的欲求达到“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学生欲之私”的“至善”、“至乐”之境界,对外的追求达到心与天地万物归一的太虚大乐之境界,顺乎自然,构筑人生的美好境地。

未来的公民应该是学会休闲的人,学会生活的人,而不是工作的机器,成为生产的附庸。工作应该是快乐的,不是无奈的;是积极的,不是消极的;是有为的,不是无为的。执着于生命意义的探寻,达到对世俗生活的超越,进入“不忧不惧”和“乐以天下”,“乐以忘忧”的精神境界。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上,这才是二十一世纪学校教育的理想境界。

参考文献:

[1]张继禹.和谐社会:道教的人生祈愿[J].中国道教,2005.2.

[2][3]康德著.邓晓芒译.实践理性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4]车尔尼雪夫斯基.生活与美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猜你喜欢
培育人生学校
人生中的某一天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学校推介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开展『三扶』 培育新农民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
斜倚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