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董事会制度的概况及其对我国教育界的启发与影响

2009-06-15 02:40
管理观察 2009年11期
关键词:校董董事会学院

陈 烨

1.高校董事会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高校董事会制度——这种由校外人士组成学校最高决策机构来对高校进行管理的教育体制,在清末民初被移植进入中国私立高校之前,已经在西方国家发展了两个多世纪。它伴随着美国私立高等教育的产生而产生,经过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而最终确立,并被美国此后建立的几乎所有学校及其他国家的大学所相继效仿。这种高校管理体制虽然历经几百年的风雨,但几乎没有发生革命性变革,彰显了其高度的稳定性和顽强的生命力。

高校董事会制度始于美国殖民地时期建立的几所学校——哈佛学院、威廉·玛丽学院以及耶鲁学院。1642年,在美国殖民地时期所建的第一所高等学院——哈佛学院成立后的第六年,经州议会批准,美国第一个高校董事会在该校成立,从此开始了校外人士对学校的监管。1650年,根据马萨诸塞议会颁布的特许状,哈佛学院在董事会之外又成立了院务委员会,这种制度继承了欧洲中世纪“两院制”1管理体制,又称双重董事会。于1693年成立的威廉·玛丽学院效仿哈佛,成立之初就采用了由管理委员会和董事会组成的双重董事会的模式。

由于权力纷争等众多因素,在由校外人士组成的董事会与校内人士组成的委员会之间,时常存在着相互冲突、争斗的混乱现象。1754年获得殖民地政府颁发的特许状后,耶鲁大学2完全摒弃了其他模式,开始实行单一董事会这种一院制的管理体制3,随后建立的普林斯顿大学模仿移植了耶鲁的校董会模式。18世纪美国的高校董事会制度正是由此真正地确立下来。美国建国后,校董会的内部成员构成随着美国社会权力结构的变化,一直不断地做出调整。美国此后建立的几乎所有私立乃至公立高等学校也都沿袭了此种教育管理模式。

2.高校董事会的特征分析

缺乏像欧洲那样历史悠久的大学,也没有独立存在于社会上的强大学者群体,再加之当时十分薄弱的经济基础,美国早期的私立高等教育起步艰难。但它为何能在其不长的历史中后来居上,反超欧洲国家而遥遥领先,进而在世界上首屈一指。造成此种现象原因固非一端,但具有鲜明特色的的高校董事会制度无疑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2.1.高校董事会的角色定位:宏观调控下的分工协调

高校董事会在美国根据建校特许状或立法批准而建立,作为学校的决策与监督者处于整个管理系统的顶端。校董会的职责和权力包括任命校长,协助校长开展工作并对校长的工作进行评价;制定学校的长期发展计划;沟通学校与社会的关系等等。4校董会通过宏观调控来实现对高校的治理,又把对高校进行管理的职责与权力赋予校长。除董事会议之外校董会的运作还主要通过其下所设立的各种委员会来进行。校董会这种清晰的组织结构,有效的避免了权利的集中和重叠,并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校董会作为一个合议机关的缺陷。

2.2高校董事会的成员组成:广泛多样并具有代表性

鉴于其民主参与的观念,美国高校董事会的成员主要是由广泛多样并具有代表性的校外人士组成。能否担任校董,关键要看其能否为学校创造财源。校董们奉行着GIVE MONEY,GET MONEY OR GET OFF(捐钱,找钱,否则走人)的基本法则。他们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都用于资金筹措。不但自身要资助学校,并且还要通过游说,争取到个人、公司、基金会乃至政府部门的资助和捐款。董事的身份、地位和社会影响力在此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美国大学董事会成员大多是由社会知名人士构成。

2.3高校董事会的制度保障:完备的法律法规

在美国,高校董事会是根据特许状的有关规定为依据而成立的。法规内容明确规定了校董会是合法的法人组织。5而校董会章程则是校董会法规的具体化。高校董事会管理体制在美国发展历经三百多年,至今仍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根本原因就是当初产生的法律基础至今仍在发挥效力。又因政府的职权有严格的法律界线,使得校董会制度的实施不仅保有了高校的相对独立性,还在学校与社会之间起到了一定的缓冲作用。

3.高校董事会制度对我国近现代教育界的影响与启发

高校董事会制度的特点,形成于美国当时特殊的历史环境,又得益于这种制度的不断实践与发展。虽然作为美国高校在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产物,但它却可以与不断变换着的社会环境相契合。在不影响办校者初衷的前提之下,最大限度的调动外界社会的力量;而后,因校长负有管理之全权,遂又能将其与校内自身的严密管理相结合。合众人之所长,助一校之发展。这一切都无一不与我国清末民初之时,私立学校的办学诉求相契合。

二十世纪初尤其是进入民国之后,社会环境相对宽松与自由,民国历届政府对民间开办私立学校所持提倡和鼓励的态度,有识之士们开始将“教育救国”的思想慢慢由空谈付诸实践。然而作为民间私人创办的教育机构,必然不可能与国家所办的教育机构在同一起跑线上公平竞争。想要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就需要有更加先进的教育体制来克服办学经费、办学条件等诸多因素所产生的制约。此时,学习西方学校的先进办学管理经验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我国第一所私立大学的创办者马相伯曾说:“想当年创办震旦,我因游历欧美回国 ,决心想办新式的中国大学 ,和欧美大学教育并驾齐驱。”6厦门大学的创办者陈嘉庚也在受到欧美教育制度的启发后说:“试观美国大学校 ,约三百所 ,由商民捐资兴办者 ,占二百八九十所 ,小学亦然。欧洲列强,大都如是。”7 可见当时西方欧美等国的教育模式和体制,当然也包括“由商民捐资兴办”的这种校董会制度,不仅给予了他们极大的启发与触动,更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模仿范本。

1905年复旦创立之时,虽为公立学校却得到地方士绅的赞助。赞助者们虽无董事之名,其实已负有董事之责。辛亥革命后复旦校董会正式建立。1921年东南大学由高师改制成立。校长郭秉文考虑到“欧美各大学为求社会之赞助起见,往往设立董事会协助校务进行”,于学校成立之时就组织校董会8。20世纪20年代前后,厦大、南开、暨南等知名大学也都相继设立校董会。除此以外,当时成立校董会作为学校最高权力机关的同时还有上海美专、无锡国专这样的名牌专科学校。◆

注 释:

1.两院制是欧洲大学管理制度的起源,欧洲大学一般是由是由校内外人士组成的理事会与教授组成的校务评议会共同管理。

2.曾任耶鲁学院院长的托马斯·怀特认为双董事会制的主要弊病在于监视会只能否决而不能创造法规,这就容易导致优柔寡断和迁就妥协,因此,他认为单一董事会制优于双董事会制。

3.刘宝存,美国公私立高校董事会制度比较研究,吉林:吉林教育科学,2001,(6)

4.刘宝存,《美国私立高等学校的董事会制度评析》,比较教育研究,2000,(5)

5.美国研究高校董事会的著名专家盖德(M.L.Gade)指出“由董事组成的校外人士董事会是组成一所学院(大学)法人的一群人,他们是私立高校法律意义上的所有者,在一些情况下也是公立高校的所有者”。(见王绽蕊.美国高校董事会的法律地位.民办教育研究,2006,(1).)

6.陈乐素,相伯老人八十年之经过谈,(见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下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第117页

7.陈嘉庚,倡办厦门大学演说词,(见胡适,中国公学校史,潘懋元,刘海峰,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高等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第443页

8.东南大学校董会于1921年6月6日成立,第一届董事17人。根据1921年董事会简章,其职权仅有两条,一为扶助学校事业之进行;二是保管私人捐助之财产,同时不干预校内事务。

作者简介:陈烨,南京艺术学院艺术学研究所2006级学生。研究方向:艺术教育。

猜你喜欢
校董董事会学院
凝聚社会爱心力量助推老年教育发展
中国机械工程杂志社第四届董事会
中国机械工程杂志社第四届董事会
中国机械工程杂志社第四届董事会
初等教育学院
中国机械工程杂志社第四届董事会
学院掠影
100万买个点招指标:校董制度漏洞多
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思考
独立学院:“我该如何存在?”